第1199节
日期:2015-05-1100:13:36
2015-05-10
[基辅罗斯的兴衰]
在斯堪的纳维亚人进入东欧平原时,曾经繁荣的哈扎尔“犹太国”就已经出现衰弱的迹象了。这很大程度与安史之乱后(公元755——763年),唐王朝逐渐放弃对西域的经营有关。当丛林法则重新在中亚地区盛行后,哈扎尔人的处境最起码发生了两个明显变化:一方面中亚的动荡,再次欣起了新一轮的西迁浪潮。佩切涅格人就是因此,才出现南俄草原之上的;另一方面,东方商品数量的减少,使得哈扎尔人的经济重心,更加向欧洲本土倾斜。这也意味着,基辅罗斯的做大,将影响到哈扎尔汗国的核心利益。
在渗透东欧平原一个世纪后(公元10世纪下半叶),羽翼丰满的基辅罗斯,终于在伏尔加下游,对哈扎尔人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将哈扎尔人建立在顿河下游(萨克尔)、刻赤海峡两岸、以及第聂伯河河口(今赫尔松市)的贸易城市,变成了“瓦希商路”的一环。这也意味着,基辅罗斯真正控制了一条,从波罗的海到君士坦丁堡的商路。至于悲剧的哈扎尔人,则只能退守于伏尔加河下游、高加索一带,并逐渐淡出地缘政治舞台。
相比之前出现在东欧平原南部的民族,罗斯人的优势在于他们所拥有的“海洋基因”。这使得基辅罗斯能够透过黑海,与拜占庭帝国直接对话。并且在与哈扎尔人的竞争中,逐渐取得优势。从哈扎尔人不再成为前进道路上的障碍时。多瑙河下游折保加利亚人,成为了罗斯人的新目标。如果能够进一步征服保加利亚王国,即使那些瓦良格贵族暂时没有想做“沙皇”的想法,也能够把想象空间,延伸到整个南斯拉夫地区。为此,基辅罗斯在战胜哈扎尔人后,马上就挥师西进,向保加利亚人发起攻势。事实上罗斯人并非孤军作战,为了消除保加利亚王国所带来的压力,拜占庭帝国与基辅罗斯结成了同盟。至于到最后谁被对方当枪使了,就要谁能够得到保加利亚的领土了。
从地缘关系上看,拜占庭人占据明显的优势。保加利亚王国所控之地,本来就是拜占庭的北部边区,无论从海路还是陆地,二者都可以无缝对接。至于基辅罗斯要想在多瑙河下游立足,一个绕不过去的坎就是南俄草原。尽管控制了第聂伯河——黑海、顿河——亚述海——黑海的水上运输线,但出身于森林气候区的罗斯人,并没有力量真正控制这片草原。也就是说,基辅罗斯控制的只是贯穿南俄草原的几条水上运输线,以及支撑这条运输线的几个重要据点。这一切,只有等到东斯拉夫人诞生出一个独特民系——哥萨克人来,才算有所转机。在此之前,这片草原一直都是来自亚洲的,阿尔泰语系游牧民族的天下。
战略上的先天不足,使得罗斯人的军队在击败保加利亚人之后,旋即被拜占庭人赶出了多瑙河下游(保加利亚人在上马其顿重新建国,史称“西保加利亚王国”。公元1018年为拜占庭帝国所灭)。他们最大的收获,也许就是俘获了保加利亚人的“沙皇”。悲剧的是,南俄草原上的突厥人(佩涅切格人),可不会放过这个落井下石的好机会。基辅罗斯历史上武力最强大的君主,哈扎尔汗国、保加利亚王国的征服者(斯维亚托斯拉夫?伊戈列维奇),在退回基辅的途中,自己也成为了别人的战利品。甚至连头骨也被依照游牧民族对的风俗制成了酒杯,成为胜利者显示力量的象征(就像1000多年前,匈奴单于对大月氏王所做的那样)。
残酷事实让基辅罗斯意识到,在没有办法征服草原之前,南下多瑙河下游,甚至图谋拜占庭帝国的皇冠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基辅罗斯新的君主(弗拉基米尔一世?斯维亚托斯拉维奇)把扩张版图的方向,放在了南俄草原之北。除了对内继续完成东斯拉夫人的整合工作,并与西线的波罗的人、西斯拉夫人(波兰人)、北线的乌拉尔人发生摩擦之外,更试图在伏尔加河流域有所突破。
早在渗透伊尔门平原时,这些为东斯拉夫人注入商业基因,然后以“罗斯”形象示人的北方人,就已经开始对伏尔加河流域的探索工作了。最初的目的,当然只是从乌拉尔人那里收集皮毛了。不过在入主基辅,与哈扎尔人发生利益摩擦后,对伏尔加河中、上流的渗透工作,战略意义就更为重大了。要知道,东方而来的奢侈品尽管利润巨大,但在量上毕竟有限,供给也不稳定。产生东欧森林中的毛皮、蜂蜜,乃至奴隶等初级产品,才是占据物流通道的主要商品。对于已经控制了第聂伯河中上游的基辅罗斯来说,如果他们能够向东扩张,控制伏尔加河流域中、上游的资源,就有机会把哈扎尔人逼上绝路。同时从战术上看,如果能从伏尔加河顺流而下的话,罗斯人将有机会直取哈扎尔人在伏尔加河下游的都城。
在对伏尔加河流域的征服中,基辅罗斯所遇到的最大障碍,并非是土著的乌拉尔人,而是公元7世纪就已经被哈扎尔人,迫入伏尔加河中游的那部分保加尔人。为了区别多瑙河下游那些斯拉夫化保加尔人,这部分同样由草原气候区,转入森林气候区的保加尔人,被称之为“伏尔加保加尔人”,所建立的国家史称“伏尔加保加利亚”。汗国的首都,就是今天的“喀山”(时名“保加尔城”)。公元9世纪中叶,哈扎尔人曾经将“伏尔加保加利亚”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这些身处欧洲边缘的保加尔人,也开始为欧洲人所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