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1节

    日期:2014-10-0923:32:22
    2014/10/8
    [阿劳西奥战役]
    里昂以东的罗讷河谷,被称之为“上罗讷河”;以南则为称之为“下罗讷河”。罗马在法国南部建立的行省“那旁高卢”
    (GalliaNarbonensis),就是以下罗讷河为核心的。现在受到几次完胜的鼓舞,日耳曼人和他们的凯尔特盟友,又一次集结到了上罗讷河及索恩河一带,准备入侵里昂以南的罗讷河中下游地区了。
    对于公元前105年的罗马来说,终于能够不再为北非战事而烦恼,并且集中兵力来应对高卢战事了。为了消灭这帮从北欧而来的野蛮人,罗马动员了一支8万人的军队。自坎尼会战后,罗马还不曾为一次会战集结那么多的兵力。需要注意的是,这8万人仅仅是指战斗人员,如果加上非战斗人员,罗马军队的总数达到了空前的12万。总数约占罗马预备役人员(财产和年龄符合入役条件的公民)的三分之一。
    公元前105年10月,空前规模的“阿劳西奥战役”在下罗纳河谷爆发。对于罗马来说,他们应当是很自信能够取得最终的胜利的,因为这样规模的罗马军队,即使是汉尼拔再世也未必能够阻挡。然而貌似强大的罗马军团在战术上却犯了一个大错,那就是没有集中兵力。一位执政官带领部分主力及非战斗人员驻扎在罗讷河下游(东岸)的阿劳西奥(现名奥朗日(Arausio);另两位将领则分别驻扎在里昂南部、罗讷河东岸的维埃纳(Vienne);阿劳西奥与维埃纳之间,罗讷河西岸的普里瓦(Privas)。
    参考附图或者直接在谷歌地图上定位,我们会发现罗马的这三支军队,分别位于罗讷河中、下游河谷,以及二者之间的连接点。位于中点的普里瓦与南、北两军的路程都在90——100公里。做为罗讷河谷防御体系的一部分,上述城市沿河线性均匀分布的方式并没有问题。然而对于一场决战来说,把兵力分散在三个距离如此遥远的独立战场,无异于自杀。很简单的通过除法运算我们就能知道,罗马分配在每一个战场上的兵力,都只会在2——3万人。
    罗马人之所以这样布阵,应该是希望在北部(维埃纳)的前锋部队吸引住日耳曼人,然后另两支部队沿罗纳河两侧北上,包抄前线的日耳曼人。然而各个击破这样规模的罗马军团,即使只有凯尔特人也已经完全没有心理障碍了。至于数量,日耳曼人和他们的凯尔特盟友更是没有问题。由于连续的胜利,愿意加入日耳曼人阵营的凯尔特人越来越多。最夸张的说法是,早在进入法国之前,这些野蛮人的数量就已如滚雪球般的扩充到了百万之巨。
    当罗马人还在按自己的想法布局时,日耳曼人却已经率先对维埃纳发起了攻击。在派去下游地区求援的罗马使者还未到达目的地时,日耳曼人就高效的完成了对罗马人的第一次屠杀。更为致命的是,听闻前锋部队覆灭消息之后,下游地区的两支罗马军队并没有因此而迅速集中兵力。这是因为民主共和的罗马一直实行的是两位执政官共掌军、政事的制度,以避免权力过于集中。一般情况下,在战时两位执政官会各领一支军队,在不同的战场上作战。在之前需要同时应对北非、法国两个战场时,就是这样的模式。
    问题是现在,罗马已经把所有机动力量调到了同一战场。现在分列于罗讷河两岸的两支军队,就分属于两位执政官统领。在内部权力关系没有理清的情况下,两位执政官在是否要合兵于阿劳西奥一事上出现了争执,两支军队直至日耳曼人发起攻击时,还被分割在罗讷河两岸。然后日耳曼人开始从两翼包抄罗马军队,被动“背水一战”的罗马人完全没有了退路………………再然后就是一场更大规模的屠杀了。
    罗马人这次的损失几乎是致命的,据说12万人当中只有10人得以生还,一半的元老院成员殒命于罗讷河谷。可以说,如果日尔曼人和凯尔特人此时攻入波河平原的话,罗马几乎已经没有能与之一战的部队了。当然有了第二次布匿战争的经验,我们不应该怀疑罗马的自我调解能力。最起码阿劳西奥战役的失败,还不至于让罗马人完全丧失信心。如果这些野蛮人此时如水银泄地般涌入意大利半岛,虽然的农村地区势必会遭受洗劫,但凭借坚固的城池、沿海能够与外界相通的港口,罗马人并不至于就此被蛮族所征服。只是一如汉尼拔入侵时的情况,罗马为此而大伤元气是肯定的了。
    然而尽管取得了大胜,日耳曼人却并没有乘势进攻意大利本土,而是沿着当年汉尼拔入侵意大利的线路,反方向的向伊比利亚半岛方向运动。日耳曼人之所以这样做,与当年汉尼拔没有选择以波河平原为基地的原因类似。当年汉尼拔之所以坚持向南运动,除了希望把希腊人捆绑上自己的战车之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农业技术落后的的凯尔特人无法为额外多出来的几万人提供补给。就一句电影里的台词来形容,就是“地主家也没有余粮”。
    现在日耳曼人如果此时要进攻意大利半岛的话,所面临倒不是生产力的问题,而是只能暂时被动防守的罗马人,一定会采取坚壁清野的战术,将所有的物资和人员集中在城市之中。我们知道,即使是亚历山大和汉尼拔,对于围城战的态度也是十分慎重了。日耳曼人在森林、旷野上亡命式的野蛮冲锋,对于坚固的城防工事来说更是作用有限。这种情况下,日耳曼人(包括其凯尔特盟友)庞大的数量反而会成为拖累,罗马人只需坚持城市,就能够很快看到城下的野蛮人,因为饥饿而自相残杀了。
    当即将面临冬天的日尔曼人意识到,他们接下来所面临的最大敌人不是罗马人,而是饥饿时,那些处在意大利半岛之外凯尔特人部落分布区,就再一次成为了日耳曼人劫掠的对象了。沿法国南部运动到比利牛斯山脉北部的日耳曼三部,此后分成了两路。一路(条顿人和阿姆布昂人)北上,象上一次西征一样,横扫西欧平原;另一路(辛布里人)则翻越比利牛斯山脉,试图从伊比利亚半岛西北部的凯尔特人(也包括部分伊比利亚人)地区补充给养。
    事实上,对于日耳曼人来说,罗马从来不是他们的既定攻击目标,饥饿才是他们离开北欧、四处征战的唯一理由。从这点来看,哪里更容易收集到粮食,哪里就是日耳曼人的方向。至于罗马人,他们应该感到庆幸的是,这一次遇到的不是又一个“战略之父”,而是一群漫无目的、四处“渔猎”的野蛮人。这也为罗马下一步重整旗鼓争取了时间。然而罗马军队在下罗讷河谷的惨痛教训,真的只是将帅失和、指挥不力所造成的吗?情况当然不是这样的。罗马需要的是一场彻底的改革,才能够把暴露出来的问题解决掉。否则即使再接下来的时间里战胜那些北方的野蛮人,罗马也会因为内部问题而被其他对手乘虚而入。至于罗马到底做出了哪些改变,又有什么深远影响,我们明天再接着解读。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