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7节

    日期:2014-10-0223:54:51
    2014/10/2
    罗马人是在沿河谷穿越阿尔卑斯山时遭遇日耳曼人的,战争的地点在一个叫做“诺里亚”(Noreia)的地点。有记录表明日耳曼人并不是战争的发起者。相反,他们最开始答应了罗马人让其离开奥地利的要求。然而罗马人实际上认为并没有必要和这些野蛮人讲什么道理,谈判只是让对方松懈,好让自己有机会发起攻击。只是不管谁更想用战争的手段解决问题,结果都是罗马人遭遇了惨败。除了指挥官和少数人逃回去了外,已经外强中干的罗马军团算的上是全军覆没了。
    罗马和罗马军团此时所面临的问题,我们在前面已经分析过了。罗马人之所以在这些年,还能在战场上保有优势,很大程度是因为罗马军队曾经的战斗力,让地中海周边的邻居们印象深刻,以至于会有未战先怯的心理。同时,无论是对付希腊人还是凯尔特人,洞悉其内部矛盾的罗马,都很容易采取外交方式分化他们,让一部人成为自己的盟友。然而这些心理优势、外交手段在尚未开化的日耳曼人面前全然失去了作用,所谓“乱拳打死老师傅”,当一个所谓的武林宗师已经习惯在规则之下取得胜利时,一个不讲规则的愣头青很可能就会成为你的终结者。
    不过尽管日耳曼人取得了诺里亚战役的胜利,但他们也却并没有乘胜攻入意大利半岛,也没有继续再深入多瑙河中游平原,而是转而溯多瑙河而上,进入了巴伐利亚高原。日耳曼人没有在多瑙河中游平原深耕的原因,除了担心罗马的报复以外,可能还与多瑙河中游平原此时的地缘结构有关,因为这片平原并非全部是凯尔特人的天下,在平原的东部,还有一支令人望而生畏的力量——斯基泰人。
    由喀尔巴阡山脉——阿尔卑斯山脉西端——迪纳拉山脉北部包围而成为多瑙河中游平原,也被称之为“喀尔巴阡盆地”,盆地之东就是摩尔多瓦丘陵以及南俄草原。正常情况下,南俄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如果想到邻居家打草谷的话,会沿黑海边缘而下,进入多瑙河下游平原。事实上这条路线也的确是游牧民族进入南欧,特别是巴尔干半岛的主线。今天占据半个多瑙河下游平原的保加利亚,其主体民族“保加尔人”就是这样来的。至于多瑙河中游平原,看起来喀尔巴阡山脉倒是很适合能够成为一道天然屏障的。
    然而对于游牧民族来说,山脉从来不是真正的障碍,游牧民族的机动性,在穿越山谷时同样能够显露优势。另外草原内部、边缘的山地对于游牧生活也非常重要,不仅能够为之提供生活所需的木材,更能够为游牧民族提供躲避寒冷冬牧场。至于南俄草原的游牧民族,有没有兴趣入驻喀尔巴阡盆地,就要看有没有足够的动机了。
    在人类尚未大规模开发而又降水充足的土地上(当然,温度也不能太低了),森林都会是主角。对于温带地区的农业民族来说,森林本身并不是障碍。原始的刀耕火种手段,就能够一步步的消灭这些森林,使之成为一片片农田。不过对于任何一个想在多瑙河中游平原靠农业立足的民族来说,游牧民族的威胁都是现实存在的。因为在喀尔巴阡山脉庇护的东部平原,并不是森林地貌为主,而是生成了大片草原。
    草原与森林地貌的差异形成,主要与降水量有关。一般降水量低于400毫米的地区,乔木就无法成林了,取而代之的是更耐旱的草本植物(包括灌木)。由于山地的包围以及风向的原因,喀尔巴阡盆地内的降水量,呈现自西向东递减的走势。位于盆地中线的多瑙河本身,曾经长时间充当这样一条地缘分割线。其西部较多丘陵相杂的平原区,可以被单独称之为“潘诺尼亚平原”;而东部地势更为平坦的区域则被称之为“匈牙利大平原”。
    匈牙利大平原也被称之为匈牙利大草原,其主体在今天的匈牙利东部,也包括塞尔维亚、罗马尼亚、斯洛伐克的部分领土。其核心水系是发源于北部西喀尔巴阡山脉的“蒂萨河”,这条多瑙河左岸支流的中游地区,也是匈牙利大平原最为干旱的区域。不过发展农业并不是只能依靠降雨,如果有山地为之集水的话,运用灌溉技术,草原甚至荒漠也能成为农业区(比如中亚的绿洲农业区)。正是由于这一点,今天匈牙利大平原的农牧分割线已经向腹地有所收缩。而为了保护匈牙利的东北部还未进行农业开发的干草原地带,匈牙利政府甚至在此成立了保护区性质“霍尔托巴吉国家公园”。
    事实上,匈牙利人的族源也与草原游牧民族有着直接关系。流传最广的说法,是匈牙利人源自西迁的匈奴人。公元5世纪初,自称“匈人”的游牧民族在首领阿提拉的带领之下,曾经对欧洲大陆进行过一次征服,让欧洲人首尝到亚洲游牧民族的战力。“上帝之鞭”、“黄祸”,这些被用来形容亚洲威胁的字眼,都是源自于这次征服。由于匈奴曾经败于汉帝国之后,中国人也更愿意接受匈奴受到汉帝国打压被迫西迁,进而入主匈牙利草原的说法。当然,这种说法还是存在很大疑问的,最大的问题是,匈人在欧洲横行时,汉帝国早已成为过去式了。即使阿提拉真是匈奴之后,其实也与中国无关了。
    不管匈人、匈奴、匈牙利人之间到底有什么样的关系,喀尔巴阡山脉之西,多瑙河之东存在大片草原地带,并且在古典时期一直为游牧民族所渗透却是不争的事实。任何一个定居潘诺尼亚平原的族群,都会陷入两面受敌的境内。正常情况下,不管是凯尔特人,还是后来脱亚入欧洲的匈牙利人,都不会选择和游牧民族做盟友的。这也是为什么,后来在罗马帝国的版图上,多瑙河在这一地区成为边境内的原因所在。至于公元前113年的日耳曼人,看起来并不太想在二者之间做出选择。相比之下,从稍微“文明”一点的凯尔特人身上获取利益,会更为简单些。
    由于与罗马脱离了接触,日耳曼人在巴伐利亚高原上的征服过程并没有被详细记录下来。不过日耳曼人既然已经把劫掠目标锁定在了凯尔特人身上,那么阿尔卑斯山以西的外高卢地区,就不可能被无视了。在罗马已经直接控制外高卢地区南部(建立行省),介入北部凯尔特人部落事务的时候,日耳曼人在西线开辟战场的企图,也一定会象在东部那样,影响到罗马的利益。至于这种潜在的冲突最终有没有转化为战争,又对罗马造成了什么样的深远影响,我们下一节再接着解读。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