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8节
日期:2014-04-1123:33:16
2014/4/11
鉴于历史上发生了那么多场战争,我们肯定不能第一场都解读的。不过作为西方历史上,有信史可查的第一场战争,也是东、西方文明大碰撞的开始,希波战争还是值得花些笔墨的。
波斯与希腊人的战争,始自小亚细亚半岛西南海岸地区,也就是爱奥尼亚人建立殖民地的区域。实际上,在战胜吕底亚之后,波斯就已经取得了这些希腊殖民地的宗主权了。做为商人来说,希腊人也并不介意向波斯人交“保护费”,就象他们与同为商人的吕底亚人之间,达成的交易一样。问题是,崛起于大陆腹地,以农、牧经济为基础波斯帝国,显然无法理解希腊那种全民参政的城邦结构了(当然指的是有公民权的人了)。
事实上,希腊式(或者说“雅典式”)的“民主”与史前那种部落民主有着颇多相似之处。如果波斯人认为,从大陆文明中吸收集权因子的他们,在体制上应该优于希腊,也是可以理解的。这也许是他们试图让那些希腊殖民地,采取君主制的原因之一。当然,说一千,道一万,经济才是一切的基因。既然波斯已经成为了史上最强大的帝国,坐拥美索不达米亚、埃及两大文明之地的利益,对自己眼皮底下的希腊人,似乎也没有理由让他们成为化外之民。
对于那些登陆小亚细亚的希腊人来说,波斯人对他们的改造,无异于断其根本。公元前500年,爱奥尼亚地区的希腊城邦结成军事同盟,开始反抗波斯的统治。单纯从实力对比来看,这是一场看不到胜利曙光的战争。爱奥尼亚人唯一的希望,就是得到希腊本土城邦的支援。然而在这个时候,“民主”的城邦结构开始显露出它的弊端来了(在战争状态下,集权体系会效率更高),纵然爱琴海两岸的这些希腊人,都认同自己同属一族,但彼此之间并没有政治上的义务。最起码斯巴达人和它的盟友们,并不认为海洋那边的战争,会对自己的利益有太大影响。
最终为爱奥尼亚人提供支援的,是与之有密切贸易关系,且政治体制相同的雅典和埃维亚两个城邦,前者的位置就在希腊半岛中部的“阿提卡半岛”东南部,后者则位于与半岛紧密相连的,爱琴海第二大岛“埃维亚岛“(优卑亚岛)上。我们很容易从地理关系上看出,雅典和埃维亚是爱琴海贸易的最大受益者。救援爱奥尼亚城邦,实际上并非出于同族或者”民主“的理由,而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
作为“希波战争“的序曲,这场发生在小亚细亚半岛的“希腊保卫战“,在坚持了六年之后终告失败。公元前494年,波斯人完全攻占了爱奥尼亚地区,真正完成了对小亚细亚半岛的征服。对于这个结果,相信波斯人和希腊人都不会感到意外,毕竟地缘优势完全在波斯人这边。不过接下来,波斯人如果再想进一步的话,地缘的天平就将要倒向希腊人那边了。
如果波斯人想进攻希腊本土的话,可以选择海、陆两条线路。在波斯帝国尚未熟悉海洋之前,陆地推进自然是首选了。这意味着波斯军队,将先沿着小亚细亚半岛海岸线北上,然后渡过特洛伊边上的达达尼尔海峡。在征服色雷斯、马其顿两板块之后,再切入希腊本土。
公元前492年,波斯帝国开始了他们的第一次欧洲之旅。尽管此时的波斯,对于海战还并不熟悉,但他们从爱奥尼亚地区所得到的,已经足以准备一支辅助陆军作战的海军了。我们所怀疑的,是这支新生的波斯海军,到底有多大战斗力。因为在波斯陆军沿海岸线n字型的向希腊半岛南部进发时,波斯海军实际上并没有独自横穿爱琴海,而是沿海岸线与之同行。从这点来看,波斯海上力量所承担的,更多是对陆军的辅助作用(帮助陆军携带辎重补给)。
在渡过达达尼尔海峡后,尚处于原始部落体系的色雷斯人,并没有给波斯人的征服制造太大障碍。不过色雷斯人那种松散的部落结构,也为日后波斯帝国的管理工作,造成了很大麻烦,他们甚至会反过来偷、抢波斯人的补给。其实也不光是色雷斯人了,在后来波斯那数以百万计的所谓军队中,那些来自边缘地区的部落军队,大都没有真正发挥战斗力。波斯帝国真正能依靠,还是波斯人、米底人所组成的常备军。
在征服色雷斯之后,波斯的这支海陆联合部队,将要遇到文明程度稍高,但还不被认为是希腊人的“马其顿人“了。从地缘属性上看,此时的马其顿人,并不会去帮希腊人强出头。波斯军队看起来,很快就能横穿整个马其顿地区,到达奥斯匹斯山了。以希腊,尤其是雅典人的优势来看,不管波斯人愿不愿意,他们的海军也将遭受重大考验。
然而新生的波斯海军,并没有机会在战场上证明自己。象后来蒙古两次攻击日本,都被一股“神风“搅黄了一样,波斯帝国代表亚洲,对欧洲的第一次远征,也被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给破坏了。我们在马其顿地区中部,也就是爱琴海的西北角上,可以看到一个”手掌“形的半岛突出部。这个”手掌“向爱琴海方向,一共沿伸了三根”手指“,分别是:阿陀斯半岛、锡索尼亚半岛,以及卡桑德拉半岛。如果波斯海军要想沿海岸线,进入希腊地区的话,就必须从这三个半岛顶端掠过。
在海洋中,没有比沿海岸线航行更安全的了。可惜的是,波斯人看起来时运不佳,他们的海军在绕过马其顿地区的第一根“手指“——阿陀斯半岛时,就遇到了导致全军覆没的大风暴。准备以陆地攻坚取胜的波斯人,也许并没有指望海军能够决定最后的胜负,但他们不可能不在意船上所承载的那些辎重的。正因为如此,在”阿陀斯风暴“过后,波斯帝国的第一次欧洲之旅行宣告结束。
这场无果远征,最起码造成了两个影响:一是在后来的希波战争中,波斯人再一次采取相似路线时,对绕过阿陀斯半岛产生了心理阴影。为此,波斯人甚至在阿陀斯半岛与大陆相连处,开凿了一条运河(薛西斯运河),以避开这个不祥之地。反过来,波斯人的不幸,就是希腊人的幸运了。第二个影响,也正是发生在希腊人身上。在后来希腊地区成为东正教中心后,阿陀斯半岛顶端那片坐视波斯海军覆灭的山地——阿陀斯山,也成为了东正教的圣山(阿陀斯半岛也因此被称之为“圣山半岛“)。为了全天候承担向上帝祈祷、膜拜的任务,圣山半岛和岛上的数十座修道院甚至不允许任何女性及雌性动物入内(二战后为了吃上新鲜鸡蛋,可以养母鸡了),并禁止一切娱乐活动。
不管阿陀斯半岛后来成为“圣地“,与波斯海军覆灭之间,存在多大关联。波斯人都必须重新准备下一次远征了。而这一次,我们也终于可以看到真正的”希波战争“开打,以及我们耳熟能详的另一个地缘标签——马拉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