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6节
日期:2014-02-0900:00:26
2014/2/8
除了强大的汉帝国以外,之前或直接或间接,受匈奴节制的乌孙、乌桓、丁零三部,也成为了匈奴人的对手。就匈奴所面临的地缘形势而言,就象一个关在笼子里的困兽一样。唯一存在的扩张空间,还是在于塔里木盆地的绿洲小国。
塔里木盆地对于匈奴的重要性,我们前面已经多次提及了。匈奴人势在必得的主要原因,很大程度在于这些绿洲的粮食储备,能够帮助匈奴度过天灾人祸所造成的饥荒。其实相同的需要乌孙也同样存在,不过乌孙西境与大宛接壤,完全可以从中亚农业区交换、掠夺补给。
争夺塔里木盆地的关键,依然在于车师。对于这点,汉朝自然也是心知肚明的。因此尽管车师本身不在丝绸之路(汉)的线路上,帝国在公元前68年又一次攻占车师后,还是尝试在车师屯田,以备匈奴。然而匈奴对于汉朝试图建立的这个突出部,自然也是视为眼中钉,用他们的话说就是:“车师地肥美,近匈奴,使汉得之,多田积谷,必害人国,不可不争也。”。
对于是否要争夺车师这个据点,汉帝国内部也存在很大争议。反对方认为,在孔雀河一带的渠犁屯田驻军,就已经足够庇护丝绸之路了;而赞成方则认为,车师位置关键,匈奴一旦侵占,从孔雀河派兵相救就太远了。
说起来,不管汉、匈两边到底准备怎么控制吐鲁番盆地的,车师都不可避免的成为了那个倒霉的一方。在汉帝国一开始决定放弃吐鲁番盆地,并将车师之民尽迁于汉军屯田的孔雀河中游时(公元前68年),对于他们来说其实是一种解脱。靠近汉军屯垦之处安居,又能远离匈奴人,何乐而不为呢?
车师人的这种心情,十年前从孔雀河下游,南迁至车尔臣河下游的“楼兰”人,应该最为理解了。与南迁之后的楼兰人,更改国名为“鄯善”一样,车师人孔雀河中游所建立的国家,也被重新命名为了“渠犁”。正因为如此,大家在西域的地缘政治版图上,发现一个奇特的现象,就是在铁门关南的孔雀河中游,除了人口九千六百的“尉犁国”之外,还有一个与之相邻的,人口四千八百的“渠犁国”(自然选择下,同一地缘板块,很难并存两个性质相同的国家或部族的)。
车师之民被迁往吐鲁番盆地,并不代表车师国就此不存在了。在汉迁车师之民于渠犁之后,匈奴马上就重新另立了一个车师王,并帮其收集余部复国。然而汉朝很快就意识到,将吐鲁番绿洲交给匈奴是一个错误。因为这片绿洲,及其出产的粮食将会成为匈奴渗透塔里木盆地的跳板和补给。所以在第二年(公元67年),汉朝又组织了塔里木盆地诸绿洲城国共击车师,再一次将车师王和他的国民带离了这片土地。
再次进入吐鲁番盆地的汉军,终于开始依托吐鲁番绿洲开始屯田了。至于匈奴方面,当然还是又再找一个车师贵族(车师王的弟弟)做车师王了。只不过再次成立的车师国,却是只能迁往博格达山以北,并没办法留在故土了。
汉匈两国对于吐鲁番盆地乃至整个南疆的争夺,并没有就此结束。公元前66年,匈奴方面再次在博格达山以北集结了两万兵马,以威胁乌孙和塔里木盆地诸国。需要说明的是,此时的匈奴人已经意识到农业的重要性,这次囤于博格达山以北的匈奴人,甚至也象汉军一样尝试了囤田。当然,让这些习惯草原生活的游牧者下地种田,一时是很难做到的。真正帮匈奴尝试种植业的,应该是那些投入匈奴的车师人(也可能还包括从西域、汉朝劫掠的农业人口)。
后世入主中原的那些游牧、渔猎民族,都有在经济生活中,融入农业因素的过程,而他们进入中央之国越深,农业所占的比例也会越大。当然,为了保持本民族的战斗力,这些马上民族一般都会刻意划清自己与农业民族的界限。从这一点来说,匈奴人屯田倒算得上是顺应历史潮流了。
如果匈奴人能够重夺河西走廊的话,他们应该并不会重新把汉朝开垦的那些农田变回草原的。不对现在的话,博格达山北麓的气候注定了这种农业尝试并不会取得太大效果(只能小环境尚可的山谷中种植少许作物)。有鉴于此,两年后匈奴派出六千骑兵南攻驻扎于车师城的汉军,试图夺取博格达山南麓那些成熟的绿洲。只不过结果,还是以失败而告终。而汉匈之间争夺吐鲁番盆地的战争,也就此宣告结束。
汉匈反复争夺吐鲁番盆地的直接后果,就是短时间内出现了四、五个车师王。这也使得在西域的地缘政治版图上,很快出现了五个系出车师的王国:后来被迫分裂为了五个国家:车师前国、车师都尉国、车师后国、车师后城长国,以及孔雀河畔的渠犁国。对于汉帝国来说,顺势将车师分而治之是有好处的,毕竟这个位置最北的绿洲国家,离草原的距离远小于汉朝直接驻军的其它绿洲。
日期:2014-02-0900:01:28
问题是,如果匈奴人还是一直在天山北麓虎视眈眈,无论驻军吐鲁番与否,根本性威胁都没有解决。事实上,在匈奴屯军两万于博格达山之北,誓言报复西域诸国合兵攻击车师之事时,身处塔里木盆地南线的莎车国,就因此而出现了变故(公元前65年)。亲匈奴的势力在刺杀了汉朝扶立的莎车王之后,一方面扬言匈奴已经控制了北道诸国;一方面攻击南道诸国,以建立反汉联盟。当然,莎车的叛乱很快便被帝国所扑灭了,战术上也还是征调了西域各国之兵。只是要想彻底让西域安宁,还是要看匈奴本部何时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