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0节

    日期:2013-11-0400:41:25
    2013/11/3
    与匈奴经常在秋季对汉帝国边郡发起攻击有所不同,汉帝国反击匈奴之战,往往选择在春季。这一点并不难理解,我们上节也说了,此时匈奴的人力、畜力都处于最弱的时期,这个时候前去攻击匈奴,可以算得上是乘虚而入了。当然,气候对双方都是公平的,汉军所倚仗的马匹,也同样不可能在冬季吃到优良的牧草,以保持体力。也就是说,如果只是象游牧民族那样,靠天吃饭的话,汉军此时也并没有比较优势,主动出击匈奴。
    然而对于农耕民族来说,却并非完全靠天吃饭。与匈奴逐水草而居的方式不同,汉地的战马来说,可以依靠由粮食作物所调配而成的“精饲料”,来常年保持体力。当然,这样做的花费也是巨大的,仅从饲料成本来看,一匹战马所耗费的粮食,就会是单兵的四——五倍。而在长途奔袭中,为了保证机动性,往往一名骑兵需要配备不止一匹战马。这样算下来,如果没有强大的农业基础与储备,中央之国是很难有足够的本钱,对游牧民族展开反击的。也正因为如此,汉帝国才在六十多年后,才有足够的力量对匈奴展开战略反击(汉帝国甚至会专门种植供战马食用的大麦)。
    事实上,发生在公元前129年的春季的这场反击战,并非是汉军第一次对匈奴发起春季攻势。尽管在之前的60多年中,汉帝国整体处于战略防御状态,但也并非在军事上,一味处于防御状态。只不过,那时的进攻,更应该被视为防守的手段,或者说以攻守,战略上并没有指望把匈奴人赶回老家去。偶尔发起的反击,一般是在匈奴发起秋季攻势之后,次年的春季主动出击一下,以显示自己在汉匈对抗中,也有一定的主动权。真正以匈奴发起攻击之后,迅速反应,向对手纵深攻击前进的,这算是第一次了。
    从宏观角度看,这当然是因为此时的帝国,已经决心掌握汉匈之战的节奏了(撑握战场的主动权);微观一点看,也可以理解为汉武帝在马邑之围失败后,急于寻找匈奴主力决战。不过单从技术上看,这种迅速反应也有它的道理。前面我们也说了,秋高马肥才是匈奴南下的最佳时机,如果他们在初春就急于入寇帝国边郡的话,十有八九表明此时的匈奴,正因为气候原因,遭受了难以承受的损失。如果汉帝国此时正处于蓄势待发的状态,没有理由放过这个“帮助”匈奴雪上加霜的机会。
    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帝国并无可能集结太多的军队。所能调动的,是那些常驻边郡的常备军。从战役部署上看,出击的汉军共分为四路,每路一万骑兵。由东至西,分从上谷、代郡、雁门、云中,四郡出击,各自为战,寻找匈奴人接战。结合地理结构来看,这相当于燕山西南角的宣化盆地,到河套东部的前套平原一线,对阴山一线的匈奴力量发起全面反击。
    在一些军事爱好者看来,汉军这种分兵出击的方式,无异于“找死”,在他们看来,集中优势兵力,一路出击才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尤其是在地理、环境情况复杂的区域)。问题是,此时的汉军,并无法明确匈奴主力在哪,也无法短时间集结足够的兵力,排兵布阵下战书与匈奴决战(这还得对方愿意)。他们也能判断出的信息,就是那些分散在山谷之中越冬的匈奴部落,此时正遇到了大困难。如果此时出击的话,他们分别所要面对的匈奴人,无论从数量还是战力来看,都不大可能有优势。
    实际上对于汉军来说,判断匈奴主力的位置,永远是一个难以做到的问题。因为这些逐水草而居的游牧部落,并非象农耕民族那样,定居于一片土地上。也正因为如此,在战前根据匈奴各部的大致游牧区域分划战区、数路出击,成为了汉匈之战中,汉军所最常使用的战术。而战役的目的(尤其是在帝国无法立足草原地区),也并非攻城掠地。斩获敌人首级的数量,几乎成为了记功的唯一标准(同时也要考虑己方的损失)。只不过,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公平。对于象李广这样守土有功,能够威慑对手不敢轻易南侵的将领来看,就未必有足够的斩获来加官进爵了。
    说到汉匈战争,除了卫青、霍去病这两个幸运儿之外,悲情英雄的代表——李广也是绝对不能绕过的人物。通常情况下,发生在公元129年春的这场战役,会称之为“龙城之战”。然后,真正发生在匈奴信仰中心——龙城的这场战斗,只是整个战役的一小部分,也是唯一取得胜绩的战斗。
    我们刚才也说了,这是一场四路出击,各自为战的战役。除了卫青之外的另外三路,都没有获胜。其中一路未遇匈奴部,无功而返;另两路则折损大半兵力之后,落败而归。不过,从个人英雄主义的角度来看,率军从雁门出击的李广,却写下了神奇的一笔。在兵败、负伤被匈奴俘获之后,李广成功的从押送他的匈奴骑兵手中逃脱,并且在摆脱数百追兵之后回到了汉朝领土。
    尽管李广这次的超人这举,实际上也为汉军立威,并间接为汉朝边郡的安全贡献了力量(“匈奴畏服,称之为飞将军,数年不敢来犯”)。然而这场战役的主角,注定是直捣龙城的卫青。那些卫青所攻击的“龙城”到底在哪,这场战役对于汉匈战争地缘结构的影响究竟又在哪里,我们明天再接着解读。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