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以游牧民族的自然属性而言,他们对农耕民族的压力也还是现实存在的。毕竟军民一体,机动能力极强的他们,产生从“渔猎”农耕民族想法的可能性,要远大于定居的农耕民族。就塔里木盆地的绿洲国家来说,这种游牧压力更多的是来自天山以北的,强大的乌孙人和匈奴人。至于那些活动在自己周边,人口从数百至数千不等的游牧部落,一般并不会有特别的威胁。比如依耐国,他们所食用的粮食,就必须从疏勒、莎车两国进口。鉴于双方的人口差异悬殊,为了交易的稳定,这些小型游牧部落往往还会选择依附于某个农业“大国”。这种情况,在中央之国的历史中也比比皆是(用互市之利,来诱使游牧部落依附)。
以依耐国的体量来看,这个国家并不具备影响西域地缘政治结构稳定的能力。引发我们兴趣的,是这个部落的种族属性。根据历史记载,依耐族人并非是从北方而来的欧洲游牧民族后代,而是来自于东部的羌系游牧部落。在之前的内容中,我们也了解到,丝绸之路北线之上的捐毒、休循、尉头等部,是与“乌孙同俗”的高加索裔游牧部落;而东帕米尔高原的蒲犁国则属于羌系游牧部落(西帕的无雷国则是受两边影响的混合性部落)。
当我们在地图上,标定这些游牧部落的分布区域之后,一条以南、北丝绸之路为核心的,中分塔里木盆和和帕米尔高原的黄白种族分割线,似乎已经昭然若揭了。然而问题在于,分割游牧民族的这条地缘分割线,并不一定能够推断出莎车等南线绿洲国家的种族归属。因为以塔里木盆地的地缘位置来看,农业文明无疑最先是从中亚方面而非东亚方向传入了。那些从天山北麓翻越而来,带着高加索血统的部族,更可能拥有率先开发那些绿洲的技术。
尽管我们并不能确定莎车人的种族问题,但在二千多年前,游牧于喀什噶尔河以南,塔里木河边缘的是羌系部落却是可以肯定的。这其中起到重要参考作用的,并非是我们刚才提到的“依耐国”,而是另两个与莎车国地理关系更加紧密的国家:西夜、子合。
在历史记载中,西夜、子合是两个非常特殊的国家。他们的特殊之处有二点:首先是史书明确记载他们属于黄种的羌系游牧部落(依耐、蒲犁等国都被形容为“种俗与子合同”,或“皆西夜类”);其实是当时的观察者,并不十分清楚他们到底是一个“国家”还是两个“国家”。在后汉书中,历史记录者声称这是两个相邻的游牧国家。其中子合国的人口为四千,而西夜国则人口过万;而在汉书的记载中,只记录有西夜国。然而这个国家的“王”,却又被记录为“子合王”。
这种看起来有些混乱的记录不禁让人疑惑,他们之间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实际上,结合游牧部落的生存状态来看,这也并不难理解。实际上绝大部分游牧民族,并没有国家这个概念的。游牧地接近的部族,在政治上结成同盟,以共同的政治标签示人;或者在某一暑期,更愿意彰显自己的独立性,都是很平常的事。不过象西夜、子合这种,给帝国使者造成甄别困难的情况,还是比较少见的。不管他们对外是否声称是一个国家,他们应该被分割为两个相对独立的部族,应该是可以肯定的。
既然西夜和子合应该是两个部族,那么这两个部族也应该各自有相对独立的牧地了。那么二者的牧地分别指向哪里呢?其实仔细观察叶尔羌河在塔里木盆地的流向,我们就可以找到答案了。
在中亚、西域这片干旱的土地上,一条从高山峡谷奔涌而出的河流,很难在它的下游地区接受补给了。然而叶尔羌河却是一个例外,它在深入沙漠腹地之后,还在右岸接受了一条年流量达到7亿立方米的河流——提孜那甫河的补给。与叶尔羌河中上游地区,主要在昆仑——西昆仑山脉西、南收集淡水不同。提孜那甫河是一条发源于昆仑山北坡,单纯收集昆仑之水的河流。
古莎车国的位置,应该就是在以“叶尔羌河——提孜纳甫河三角洲平原”为核心的绿洲带上。而子合、西夜国,则是依附于绿洲以南的河谷之中的。由于两河出昆仑山的谷口之间的距离有六、七十公里,在流出昆仑山之后并没有很快融合到一起。因此两条下游交融,中游又保持一定距离的河流之间,也就有了各自的地缘独立性。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子合、西夜两部一开始同属一族,但在分据两条河谷发展之后,也很有可能会分裂成两个国家;反过来,即使一开始就是两个不同部族分据两条河谷,但由于地理接近,也很有可能统一为一个“国家”。
叶尔羌流域中游的这种若即若离的地缘关系,在上游地区也同样存在。在西汉时期还分别为蒲犁、乌秅两国所领有的叶尔羌河上游河谷,在唐朝时期就统一成为了“朅盘陀国”。相比地形复杂,流域面积更大的上游地区。叶尔羌河中游的两条谷地之间统一难度要小些。一般认为,子合是在西夜的西面。因此我们也可以认定,子合对应叶尔羌河;西夜对应提孜纳甫河。
从河水的流量来看,叶尔羌河明显要大于后期成为自己支流的提孜纳甫河。不过这并不代表,叶尔羌河的游牧潜力要比提孜纳甫河更大。因为叶尔羌河深入沙漠腹地,水流渐缓的下游冲积扇,已经被莎车人进行了农业开发。留给子合人的,是水流湍急,容易受自然灾害影响的河谷地区。相比之下,流量较小的提孜纳甫河却可以从容的在山麓前经营出一片属于自己的水草交融之地,然后再将部分多余的河水汇入叶尔羌河(提孜纳甫河的意思就是“平缓的河”)。
不管怎么样,比起那些湮灭于历史当中的游牧部落,子合、西夜都还是幸运的。由于身处叶尔羌河中游地区,能够扼守丝绸南道出塔里木盆地大门。这些羌系部落,不仅能够额外获取商业利益,更能被中央之国的历史所记录下来。
拥有这份幸运的,并不只有子合、西夜两部,当我们沿着昆仑山北麓,顺着张骞东归的脚步眺望远方时,一系列或“城”或“牧”的国家,将陆续呈现在我们眼前。
注:本节内容参考《汉.西域地缘结构图(南疆部分)》。高清下载地址:
http://pan.baidu.com/share/link?shareid=1147566876&uk=268777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