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8节

    日期:2013-03-0623:30:01
    补充一点,核武器已经出现快70年了。朝鲜目前所掌握的核技术,并不是什么高深的技术,不要看得太复杂,认为一定要有核大国主动帮忙才做得到。现在大多数国家不做,最主要是大国不让做,或者本身认为没必要做,而不是搜集不到足够的技术支撑。另外巴基斯坦的核技术,也不是象很多朋友所想象的那样,是从中国导入的(虽然很多巴基斯坦民众也这样认为)
    日期:2013-03-0702:06:07
    蓝氏城的位置在现在阿富汗的巴尔赫(参照《伊朗——中亚地缘关系图》
)。在地图上我们很容易看到,它的位置是在吐火罗盆地的西侧,兴都库什山脉的北麓。如果用阿姆河为参照定位的话,蓝氏城的位置恰好就是在阿姆河流域中、下游的分割点上。在蓝氏城与铁门关两点之间连一条直线的话,就可以将吐火罗盆地通往波斯、中亚方向的通道给封堵住了。当然,在实际操作中,试图做到这一点的政权并不会去费心在二者之间建筑一道长城。在中亚这种环境之下,你能够控制住那些在沙漠之中点状分布的绿洲,就可以做到这点了。
    蓝氏城所处的绿洲,所依附的河流叫作巴尔赫河。这是一条发源于兴都库什山脉中段的河流,而蓝氏城所处的位置,是在巴尔赫河的山前冲击扇。这一点与对岸的泰尔梅兹城有所不同,后者的位置是在支、干相交(苏尔汉河、阿姆河)的三角洲平原上。实际上我们仔细观察吐火罗盆地两岸的城市分布,就会发现一个特点。阿姆河北岸地区,在阿姆河沿岸多有城镇分布。反观南岸这种情况就几乎看不到了,现在阿富汗境内的城镇几乎都是分布于兴都库什山脉北麓。
    造成这种地缘格局的根源,在于吐火罗盆地的地理结构,以及图兰低地整个荒漠化的环境。我们可以看到,天山西端(阿赖山)在最后阶段向南延伸了一段山体,与阿姆河几乎无缝对接。这使得吐火罗盆地北部与图兰低地最南部的“卡拉库姆沙漠之间”多了一道屏障,有效的防止的沙漠对谷地的侵袭。另一方面,吐火罗盆地北部被多条山体纵向切割,也增加了阿姆河上游北岸河流的补水区(一直到阿姆河口,都能补水)。这些地理特点最终反映到河流结果上,就是现在被划入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境内的阿姆河上游地区,每一条从高地下来的河流,都有机会汇入阿姆河,并在沿河形成三角洲形式的绿洲。
    反观阿姆河南岸,情况就不那么乐观了。地质运动在抬升兴都库什山脉时,太在意它的轮廓完美了。以至于它没能延伸一条支脉为吐火罗盆地南部地区封口。当然,你也可以认为阿赖山做的不够,要是能再往南延伸些,贴近兴都库什山脉,也能为整个吐火罗盆地封口,就象费尔干纳的地理结构一样。问题在于,现实情况就是吐火罗盆地南部几乎一览无余的暴露在卡拉库姆沙漠面前。并且兴都库什山脉不光没有延伸出支脉帮助盆地封口,也没有象北岸地区那样,延伸出其他山地来帮助经营南岸地区来。最终造成的结果就是,卡拉库姆沙漠得以深度渗透吐火罗盆地南部低地,逼迫吐火罗盆地南部的居民,定居于兴都库什山脉北麓。其对于河流走向的影响就是,目前没有一条河流能够有机会从兴都库什山脉方向,跨越盆地南部这片低地荒漠注入阿姆河。也正因为如此,将整个吐火罗盆地整合成一个整体的努力,做得无比困难(北方是被山地条状分割的独立河谷带,南方是沿山麓点状线性连接的绿洲带)。
    尽管迫于结构原因,吐火罗盆地腹地那些低地,并没有象费尔干纳盆地那样,成为连片的农业区。但对于已经习惯在沙漠中穿行的中亚民族来说,只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从泰尔梅兹到蓝氏城之间这片沙漠,还不会成为生命的禁地。我们现在的问题是,为什么蓝氏城所属的巴尔赫下游绿洲,能够在兴都库什山脉北部诸多绿洲之中脱颖而出,成为巴克特里亚以及大夏的都城呢?根据我们以往的经验来看,根本原因很可能还是在于它的地缘位置。如果征服者或者商旅,是来自伊朗高原方向的波斯人、希腊人,那么在选择沿着伊朗高原——兴都库什山脉北麓东行进入吐火罗盆地时,他们就会在盆地入口看到巴尔赫河冲扇。而在这些征服者入主蓝氏城之后,会发现可以有多种战略选择:一是可以转向北方,渡过阿姆河,通过控制苏尔汉河谷完成对吐火罗盆地的战略围堵,迫使盆地内其他绿洲土著归附。等到你能够拥有了整个吐火罗盆地之时,整个粟特、费尔干纳盆地等中亚农业区的精华地区,就都会有机会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了。
    以吐火罗盆地为起点,向北征服整个中亚农业区固然是一个选择,然而对于将势力范围延伸至此的族群来说,能否保有或者渗透粟特地区,却并不是最重要了(或者说不是最有吸引力的)。真正能诱惑到他们的是:兴都库什山脉东南部的南亚次大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