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4节

    日期:2012-10-0223:35:22
    从地理形态上来看,并排排列的吐鲁番、哈密盆地非常相似,所不同的无非是,吐鲁番盆地更深一些,而哈密盆地略大一些罢了。然而在干旱的天山南路,这两项指标都不是影响板块地缘潜力的重要指标。唯一重要的要素只有来自高山的雪水,谁能够更多的从天山之上获得更多的雪水,谁就能够在竞争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就位置和周边山地纵深而言,占据优势的显然是吐鲁番盆地。紧邻焉耆盆地的它,和焉耆盆地一样,可以从西、北两侧的天山主脉上得到天山雪的润泽。至于哈密盆地,情况就要悲观的多了。它唯一能依靠的,只是北部被称之为巴里坤山——哈尔里克山的两段山体。这两段东西相接的狭长山体,算得上是最后一段山顶有积雪的天山主脉了。再往东的话,就是天山山脉的最后一段山体——北山了。而这个身兼西域与河西走廊地理分割线,以及为东疆盆地区封口双重任务的山体,平均海拔不到两千米。能够为那些顽强生存于此的游牧民,提供水源的,除了那每年仅仅80多毫米的降水以外,就只有低洼处才能一见的泉水了。
    这样看来,吐鲁番盆地最有可能,具备和焉耆盆地一样的地理条件,即由于能够承接来自西、北两侧天山雪水的补给,而在盆地腹地形成半个水草丰美之地。事实果然如此吗?情况似乎并不那么乐观。问题还是在于周边山体的体量上。从所附的《西汉东疆地区地缘结构图》上,我们也可以明显的看出这一点。围就吐鲁番盆地的山体,显然和围就焉耆盆地的山体,在体量上不属于一个级别。当然,比起哈密盆地来说,吐鲁番盆地的情况又要好上许多了。后者除了在盆地北缘,有机会开发出些许绿洲来,绝大部分土地都是被干旱的荒漠所覆盖。如果“盆地”之名,以及地图上那代表低海拔的“绿色”,让大家对其腹地产生幻想的话,那么我们还有另一个地理标签,帮助你打消这个幻想,那就是哈顺戈壁。这条由吐鲁番盆地东南部起,覆盖哈密盆地大部的戈壁带,最终一直延伸到了北山西侧。
    吐鲁番盆地在东疆盆地区“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水资源结构,还体现在其腹地的形态上。和焉耆盆地一样,天山之上汇集而来的雪水也有机会在这个中国陆地的最低点(海拔负155米),汇聚出一片湖泽——艾丁湖。然而在吐鲁番盆地的高蒸发量下,河流所带入的矿物质最终被浓缩在了剩余的湖水里。也就是说,艾丁湖是一个咸水湖。
    实际上,艾丁湖水中的盐份提高,与周边人类活动的加剧也有密切关系。人类在山麓所截流,用来作农业开发的雪水,在滋养出绿洲的同时,也让艾丁湖的湖面不断的在缩小。仅仅是在最近半个多世纪,湖水面积就已经缩小了八成多。当然,也不是说艾丁湖这样的盐泽之地,周边就是生命的禁区了。只不过,能在这种缺水环境下生成的些许荒漠化草原,已经不足以成规模的承载人类活动了。让艾丁湖区成为那些能适应此环境的动物天堂(比如野骆驼),是最合理的选择。
    艾丁湖区的恶劣环境,很自然的缩小了吐鲁番盆地的土地利用率。不过在靠近盆地西、北边缘,那些能第一时间承接到天山雪水的低地上,生活在吐鲁番盆地的居民,却利用技术改善了生态环境,扩大了绿洲面积。这项工程是那么的成功,以至于我们在小学地理课中都应该读到过对它的赞美之声。它就是“坎儿井”。
    对于坎儿井的基本构造,相信大家都会有些印象。简单点说,坎儿井就是一条将天山雪水引入绿洲的地下暗渠。而为了对这条暗渠进行日常维护,每隔一段距离就会有一口连通地面的坚井。通过这类暗渠引水,并非吐鲁番地区的独创。在中亚有中原地区,都有过类似的做法。不过从水资源有效利用的角度来看,吐鲁番的坎儿井工程可以算得上是性能最突出的了。而这又与吐鲁番盆地特殊的地理构造有关。
    前面我们也说了,以天山南路的降水情况而言,基本没有可能支撑大规模的人类生存,唯一能指望的就是来自天山之上的雪水。然而吐鲁番本身的气候条件,对于山脚下的人类能否得到这些珍贵的雪水,又造成了很大影响。作为中国地势最低的盆地,吐鲁番盆地也比西域的其他地区,更容易积聚热量(年降水量16毫米,蒸发量却可达到3000毫米)。在这样的高温烘烤之下,雪水甚至还没有流到低地,就必须在荒漠化的土地中穿行了。如果是这样的话,真正能被人类所利用的雪水有多少,就很难说了。
    不过吐鲁番盆地的高温虽然对人类利用水资源造成了负面影响,但地理环境却弥补了这一不足。当天山雪水不得不穿行于戈壁之中时,那些干燥的砾石却并不足以存住水。也就是说,这些雪水大多数并没有暴露在阳光之下,而是渗透到了戈壁的下面成为了潜流,以渗透的形式向盆地的最低点——艾丁湖聚拢。对于人类来说,自山坡开始开挖暗渠,从这些地下潜流当中引水的“坎儿井”,就是在这样的地理背景下诞生的。
    象吐鲁番盆地这样,雪水从戈壁下面潜行的情况在西域并不少见,毕竟这是一个雪山与戈壁并存的世界。然而真正能利用坎儿井来有效利用水资源的地区,却并不多。在新疆现存1600多条坎尔井中,大部分都是分布于吐鲁番盆地。以至于我们一提到坎儿井,首先想到的就是吐鲁番。实际上,在吐鲁番盆地隔壁的哈密盆地,盆地北侧有机会从天山主脉获取雪水的哈密绿洲,也在利用坎儿井扩大绿洲面积。只不过从规模上看,无法与吐鲁番盆媲美罢了。
    影响两个近邻盆地可利用水资源的原因,除了吐鲁番盆地有更多来自天山的雪水补给以外,还和吐鲁番盆地的一个特殊地理结构有关。我们在附图中,可以很明显的观察到,与哈密盆地天山麓的自然过渡不同,吐鲁番盆地在过渡到低地区时,又因为地质运用横亘出了一条东西向的山脉。这条海拔不过数百米的细长山脉,在中国的知名度,可以说比吐鲁番和坎儿井还要高。即使是没有在课堂中知晓上述两个地缘标签的人,也应该对它有所耳闻,它就是“火焰山”。
    提到火焰山,我们自然就会想到西游记。这部在绝大部分人童年记忆中出现过的神怪小说(电视剧),对火焰山的描写固然是有夸张的成份。但实际上,这片因干旱而寸草不生的山地,除了上面没有着火以外,给人的感觉的确有如火炉一般。然而正是这样一条,看起来完全和“水”对立的火焰山,却和吐鲁番绿洲的生成、做大有着直接的关系。也正是有了它,吐鲁番才有可能大规模的利用坎儿井,来截留那些珍贵的雪水。
    我们知道,横亘在吐鲁番盆地北部的,隶属于天山主脉的“博格达山”,海拔最高处达到了5445米。而吐鲁番盆地腹地的最低点——艾丁湖,却为负154米。这样巨大的相对落差意味着,天山雪水无论从地表还是地下流淌,都会以极快的速度渗透。而对于试图在中游地区,依靠与地表夹角更小的暗渠截流的坎儿井来说,这并不是一个利好消息,如果雪水渗透速度过快的话,坎儿井的开挖者们,甚至会很难找到一条成型的地下河流。就一项引水工程来说,水源处最好处在一个封闭或流速较慢的蓄水状态,才能提高有效利用率。
    在现在的诸多引水工程中,在源头处筑坝蓄水是最为常见的做法。然而,我们不可能去要求二千多年前的人,就有这样的技术能力,为那些天山雪水坎儿井工程的源头下方筑一道坝,以使它们更多的蓄积在戈壁下面。不过火焰山的存在,却天然的帮助人类解决了这个问题。这样一条横亘于天山脚下,异军突起的山脉,天然的承担了缓阻天山雪水的作用,使得火焰山北的地下雪水得以蓄积起来,成为坎儿井的水源。当然,即使没有人类的开发、引导,将天山雪水用来在火焰山南北进行农业开发。在自然力的作用下,这些雪水最终也会在火焰山中打开一些缺口,继续向腹地流淌的。事实上,火焰山中也的确存在很多这样的历经千百万年而形成的谷地。而这些生长在炽热山体中的谷地,由于更有机会得到天山雪水的滋润,也成为了吐鲁番绿洲的典型代表。我们所熟知的“葡萄沟”,就是生成在这样的谷地中。
    自然界的鬼斧神工,加在人类的巧秒设计利用,使得早在两千多年前,火焰山南北就出现了多块绿洲。尽管就“坎儿井”这项工程本身来说,一直以来有说法,认为是在汉帝国开发西域之后,由中原传入的。不过即使这种巧妙设计,融入了中央之国的智慧,却也并不代表先期生活于此的土著居民,就没有办法从戈壁滩下那丰富的含水层中,获取淡水资源了。事实上,在汉帝国的使者到来之前,吐鲁番盆地就已经存在了一个能够筑城,并从事农业生产的国家——姑师国(车师)。而对于汉帝国来说,车师国和吐鲁番盆地的重要性,更要高于自然条件更好的焉耆国和焉耆盆地,以至于在汉帝国的历史中(西汉),至少对车师进行了五次征伐,并煞费苦心的将之分裂成数块。至于为什么会这样,我们明天再分析。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