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2节
日期:2012-08-0222:24:01
尽管在强大的秦帝国时期,包括岭南地区在内的,整个东南丘陵地区,都算是纳入了帝国体系。但这种融合是非常脆弱的,秦末、楚汉这二十多年的战争,不可避免的又让这一以“越”为名的板块,重新游离出了中央之国的体系。在汉帝国重新统一中央之国的时候,东南丘陵地带内部,已经根据自己的地理分割,由北自南分成了瓯越、闽越、南越几个王国。其中实力最强,也最为帝国所关注的,自然是由南征秦军所建立的“南越国”了。
秦帝国对岭南的征服,我们已经花过很大篇幅来解读了。应该这么说,在与中央之国的地缘关系中,南越之地本来是处在最末端的,或者说是离文明最远的地区。因为整个越地与中央之国对接的窗口在杭州湾南北。而在越国被楚国所灭之后,这些曾经直接参与过中央之国内部博弈的越人,向南沿着他们所熟悉的山、海之路,退入了浙闽丘陵,并由越国王族建立了“瓯越”(东越)、闽越两国。不过,随着秦帝国对南越地区的征服,越地诸板块与华夏文明的地缘关系远近,被逆转过来了。数十万来自中央之国的劳动力,极大的改变了南越之地的民族结构。而直接由南征秦军建立起来的“南越国”,一开始就很自然的在复制中央之国的政治体系,并成为最有可能对汉帝国南部安定,构成威胁的地缘板块。
之所以要分析“越地”的地缘结构,是因为汉帝国并没有打算,让这个边缘板块,继游离在帝国体系之外。而在汉帝国试图重新把自己的边境线,推进到东、南沿海的努力中,长沙国的建制又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说到“长沙国”,很多人可能会感到陌生。毕竟这个诸侯国之名,并非直接继承自战国诸侯,而是之庞大的“楚地”中拆分出来的。简单点说,它所处的位置,就是长江以南的湖南省。从中央之国内部结构的角度看,湖南其实并不具备成为独立板块的条件。在相当长的历史当中,它只是作为以江汉平原为核心的,湖北地区的附属板块。即使是在数百年后的三国时期,这种情况依然没有改变。整个湖南地区的归属,是根据长江以北战事的结果,而决定的。
之所以会长期存在这种情况,与湖南的地形有着直接关系。武陵山区、南岭、罗宵山脉,将湖南的核心低地合围成了一个口袋形。而朝北与江汉平原对接,是这个板块唯一吸收中原文明,参与中央之国内部竞争的路径。这样说,可能会让一些湖南的朋友感到不爽,毕竟在现阶段,湖南早已不甘于成为湖北的附属板块了,并体现出自己独立的地缘价值了。其实,早在二千多年前,湖南这种独立的地缘价值,就已经体现出来了。否则的话,也不会有特立独行的长沙国存在了。
湖南对于中央之国的特别地缘价值,直接来自于秦帝国对岭南的征服。在相关章节中,我们已经分析过了,五路南下的秦帝国是如何征服南越地区的,这其中对战局起着决定性作用的,是一项地缘枢纽工程——灵渠。正是有了这项经由湘江、漓江,沟通长江、珠江水系的工程,秦帝国才有可能,将岭南地区归入到华夏体系中。由此也奠定了湘江流域在中央之国地缘结构中的重要作用。如果希望将岭南地区,稳定纳入中央之国体系的话,湘江流域就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
明白了湘江流域对于控制岭南地区的重要性,我们应该也就能够理解,为什么湘江流域能够有机会出现独立的诸侯国了。不过这并不能解释,为什么在汉帝国的行政建制中,长沙国在将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成为了异姓诸侯的领地。要知道,为了控制边缘地区,在远离中央政府的地区建制有足够独立性的封国,是刘邦认为有必要的。而确保这些封国不至于成为新威胁的重要保证,就是他必须掌握在刘氏诸侯手中。仅仅用了五年时间,就解决掉几乎所有异姓诸侯问题的刘邦,在解决地缘实力最弱的“长沙国”时,技术上应该是不存在任何问题的。
真正让长沙国成为异类的直接原因,来自于长沙国国君的身份。这位在汉帝国体系中,位列王位的封君姓“吴”,叫作吴芮。而其家族所掌控的长沙国,也被称之为“吴氏长沙国”(以区别于后来的刘氏长沙国)。虽然提到吴芮,绝大多数朋友应该没什么印象,不过提到另一个与“吴氏长沙国”有直接关系的人,估计就有很多人知道了,她就是“辛追”。还想不起来吗?那马王堆总知道吧。马王堆古墓所出土的,震惊世界的古尸就是这位叫作“辛追”的夫人的。而她的官方身份,则是吴氏长沙国国相(利苍)的正妻。
在汉帝国的封建体系中,诸侯国的国相往往是由帝国派出,“协助”诸侯王治理封国的行政长官。当然,这到底是在“协助”还是在“监视”,大家就心知肚明了。在这里指出马王堆古墓与吴氏长沙国之间的关联,并不仅仅是让大家对这个封国有更直观的印象。事实上,从马王堆古墓的奢华当中,我们也可以管中窥豹分封制度本身对于国力的消耗。这种消耗并不在于封国实际管理者的身份是什么,而在于这是一个相当独立且少受监督的体系,不可避免的会将大部分的资源,消耗在自己身上(即使是本身行使监督职责的官员)。这样的话,能够为中央政府所调配资源,势必会大大减少。相应的,中央政府在抵御外部威胁时,也就很难得到与其整体国力相适应的支持了(想想那些西汉诸侯墓的奢侈)。
回到“吴氏”长沙国得以立国的话题上来。当我们把焦点聚集在这个“吴”字上来时,我相信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那个在春秋末年建立霸业的“吴国”来。事实上,吴氏长沙国也的确源出于夫差之“吴”。当先人王业已经成为过去式时,用曾经的国名作为姓氏,已经成为那些王族后裔用以标注血统,记忆祖先荣誉的惯用手段了。
作为吴国王室后裔的吴氏家族,在吴国亡于勾践之手后,能够选择的退隐空间并不大。这是因为,越人本身是沿东南丘陵,及海岸线北方的族群。也就是说,当他们不得不退出中央之国内部的竞争时,还可以回到祖地之中去,并与之前遗留、散布在这片沿海丘陵带的越族部落重新整合。相比之下,最初由江淮南迁至江东地区的吴人,就不存在这样的纵深了。他们最初发源的区域,在区位上已经不可避免的成为了中央之国的一部分。要楚、越两国的包夹之下,任何想在其间割据的族群,都没有独立生存的机会。
这样看来,那些不愿意就此成为越国之民的吴人,就没有地方可去了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在江东和两湖地区之间,还存在一个比湘江流域更封闭的地理单元——赣江流域。这个在区位上,被概括为“吴头楚尾”的板块,正是一个吴国遗民有机会保持相对独立生存状态的区间。之所以说是相对独立,是因为吴头楚尾的赣江下游地区,虽然并不是中央之国以及楚、越(吴)争霸的主战场。甚至可以说,只是一个尚未有效开发的缓冲带,但如果你的想法,是试图以其为基地复国的话,那么无论是楚国还是越国,都有足够的力量消除这个隐患。而如果你只是想在文化和族群上,保持一定的独立性,在政治上愿意服从楚、越相争的胜利者的话,这种存在并不会认为是有害的。即使是中央之国,发展到了高度集权的帝国时代。也同样有着“皇权不下县”的说法。地方的事务,永远是那些以血缘为纽带的地方宗族势力做主,只要你不要傻到,轻易介入中央之国核心权力的争夺就行了。
日期:2012-08-0222:25:11
吴芮所属的吴氏家族,在赣江下游地区的经营,正是在这种背景之下得以存在的。鉴于这个家族的出身,以及伴随而来的文化、技术优势。吴氏家族在赣江下游地区的经营,可以说是卓有成效。其影响力并不仅仅限于当地土著,在那些因楚人入侵,同样不得不退出中央之国政治舞台的越国遗族中,他们也同样拥有很高声望。事情就是这样,当吴、越两族是竞争对手时,他们之间的仇恨显得那么难以化解。然而当大家都成为失败者后,大家突然发现,在那些以华夏正统自居的人眼中,他们之间并没有区别。实际上,在经由那么多年的融合之后,所谓吴、越的确已经几乎合为一体了,以至于直到现在。绝大多数人依然搞不太清楚,吴、越之间究竟有多大区别。
吴、越两族之间,到底有多大区别,自会有学究们去研究。不过,对于统一中央之国的秦帝国来说却知道,如果想在长江以南的这片蛮夷之地,找一个代理人来帮助帝国,管理那些不服王化已久的土著的话(以越族为主),吴氏家族是最好的选择。当然,这种安排的前提是,吴氏家族本身愿意积极融入这个全新的政治结构。幸运的是,已经在赣江下游经营五代之久的吴王后裔们,早已明白了应该怎样“识时务”。在楚人得势之时,吴氏家族的成员,也同样进入过楚国的行政体系。接受秦帝国的领导,并向帝国中央保证自己有能力管理地方,并不需要做太多的权衡。正因为如此,当秦帝国决定在赣江下游地区置县时(番县,县治在现在的江西“鄱阳县”),番县最高行政长官的位置,便交付给了吴王夫差的第五世孙:吴芮,史称“番君”。
如果不是秦帝国的迅速崩溃,可以想见,吴氏家族最有可能的结果,是延续他们地方豪强的地位,并在帝国的地方行政机构中,占据一席之地。在帝国还需要他们帮助管理南方那些尚未完全纳入华夏体系的“蛮夷”时,吴氏家族的结局,应该会比那些被认为对帝国稳定有威胁的,与六国王族有亲缘关系的地方势力要好。不过历史注定要让这支吴王后裔,登上更高的政治舞台。在秦帝国迅速崩溃,新的封建体系似乎又将建立起来时,“番君”和他的家族,又一次准确的找到了自己的定位,为自己的家族又一次的打上了“王”这个政权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