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7节

    从华夏民族开始崛起之时,“化胡为夏”之类的,将边缘民族吸收进华夏文化体系的事,就没有间断的在进行中。对于华夏文明来说,血缘和文化同等重要,只有兼具了这二点,才能够成为这个文明的一部分。然而这其中的变通之处在于,血缘关系可以通过追溯祖谱的方式对接。而一旦对接上之后,这些愿意融入华夏文明的边缘民族,本身并不会受到歧视。当然,所谓愿意融入,除了主观意愿以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需要接受那些因农耕生产方式,而产生的生活方式。否则的话,这种融合是十分不稳固的。好像那些原本归入赵国的楼烦等游牧部落一样,在匈奴人代表游牧势力,重新渗透到阴山以南地区之后,他们又会很自然的,回归到游牧阵营中,成为匈奴帝国的一部分。与此形成对比的是,那些被秦帝国用行政手段,迁移到河套平原的东部移民,在中央之国内部出现动乱后,又都尽数回到了他们所熟悉的土地上。从游牧和农耕两种文明争夺的角度看,地缘平衡线又回归到了战国后期,赵国将控制力延伸出大同盆地的时期了。
    吕北山地并不是唯一在中央之国内乱时,唯一容易被游牧民族控制的地理单元。在大同盆地的北部,阴山南麓的丘陵地带——阴南丘陵,也同样面临这个问题。尽管赵国和秦帝国,已经十分努力的试图将农牧分割线,定格在阴山分水岭上,但从实际操作的角度来看,除了大同盆地这块大面积的冲积平原之外。阴南丘陵和吕北山地一样,同样更适合生长耐旱的草本植物。一旦中央之国的无力控制阴山之麓的长城防线(好像白登之围时的情况一样),阴山北麓丘陵地带(阴北丘陵)的游牧部落,就会穿越本来也已经弱化成为丘陵地带的“阴山山脉”东段,到阴南丘陵地带放牧,并直接威胁大同盆地的农业核心区。
    日期:2012-07-2220:12:18
    当然,由于阴山山脉的分割作用,阴山南北的丘陵地带,气候和降雨量还是有所区别的。相比阴北丘陵每年100多毫米的降雨量,阴南丘陵350——400毫米的降雨量,还是比较有利于农业生产的。这一点最终也体现在了现在的行政规划上。在现在管辖阴南、阴北丘陵地带的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地级)的行政结构中。被称之为“前山”地区的阴南丘陵地带,主要为体现农业文明的“县级”行政区(如丰镇市、兴和县);而自然条件较差的“后山”地区(阴北丘陵),则有更多的以“旗”命名的县级行政单位(四子王旗、察哈尔右翼中旗、察哈尔右翼后旗)。
    对于努力将汉帝国的控制力,延伸到大同北地北部的刘邦来说,他的最终目标是夺回长城,重新将匈奴人,阻挡在阴山以北地区。只不过,非常不幸的是,这些匈奴人并不愿意就此回到长城以北。单于和他的游牧骑兵(史称四十万),正潜伏于阴南丘陵和吕北山地之中。当刘邦和汉军骑兵进入平城后,这些以机动性见长的游牧骑兵,迅速从两个方向杀出,对汉军形成合围之势。
    匈奴人的攻击来的如此迅速和强大,是让刘邦和汉军骑兵始料未及的。对于一直决战于黄河以南地区的汉军来说,在初次与匈奴人的大规模接战中,作出误判是可以理解的。更何况为了诱使汉军轻敌冒进,匈奴人还在代谷故布疑阵。从匈奴人的角度来看,将汉军引至自己势力范围的边缘,不仅能让自己有“主场”之利,更可以让恶劣的气候帮到自己。在久据漠北的匈奴人看来,阴山以南地区的冬天,已经是非常的温暖的;而对于那些来自华夏核心区,甚至有相当比例来自楚地的汉军来说,大同一带的冬天应该是他们这一生中,所遇到过的最寒冷的天气。
    在没有做足充分准备的情况下,选择在冬天向北方出击,本身就是一种错误,不过在这次战役中汉军所犯的错误已经够多了。在寒冷的气候下冻伤30%的战斗人员,只是雪上加霜罢了。最大的错误仍然在于,刘邦的轻敌冒进。因为被匈奴包围,陷入困境的是汉军中最精锐,与匈奴骑兵在野战中实力差距最小的骑兵。你并不能指望,随后赶来,带着辎重粮草的汉军步兵,有能力能够冲开匈奴骑兵的包围圈。相比善于野战的骑兵,这些步兵所善长的是依托工事和严密的阵型进行防守;以及使用攻城工具,攻击防守坚固的城堡。如果让汉军的步兵军团,去对数量占优、机动性占优、单兵素质占优的骑兵集团发起冲锋,无异于自杀。从这个角度来看,如果被匈奴人包围的,是补给充足的步兵,而汉军骑兵在包围圈外围冲击的话,汉军的情况会好上许多。可惜的是,刘邦已经没有时间后悔了,他在战术上唯一能做的努力,就是将汉军骑兵带到一个能够最少受到匈奴人冲击的地点,以尽可能的争取时间。
    以匈奴人的战术特点来看,在旷野中野战无异是他们最善长的,而攻城战则是他们最头疼的。然而刘邦并没有试图在“平城”的城墙之内,固守待援。而是渡过了城东的御河,退入了离平城东最近的山地——白登山之上(现名“马铺山”)。而这场汉匈之间的第一次重大战役,也因此被称之为“白登之围”。
    鉴于匈奴主力来自于北部的阴南丘陵,以及西部的吕北山地。汉军向东移动是可以理解的,但为什么放弃城墙的保护,而进入山地,就可能让一些朋友感到不理解了。其实这一点也不难理解,因为无论是汉朝还是匈奴的骑兵,都是用来野战的。守城并不是这个昂贵兵种所应承担的任务。当然,如果平城的城防措施坚固,这些汉军骑兵并非不能下马登上城墙,依托防御工事与匈奴人周旋。这样的话,总比暴露在数十万匈奴骑兵面前,捉对厮杀更能保存实力,争取时间。问题是,匈奴人既然一开始,就准备在平城一带展开决战,是断然不会为汉军留下一座完整的城,让自己所期待的野战,变成一场持久的攻坚战的。既然在匈奴人掌握战役主动权的情况下,刘邦和汉军骑兵不可能得到可供依托的城防工事,那么在匈奴人对平城合围成功之前,退入山地之中,居高临下的进行防守,便是退而求其次的选择了。
    当然,如果可能的话,汉军骑兵的撤退方向应该是南面。只是匈奴人既然是想合围汉军,自然是要重兵穿插到平城的南面了(从洪涛山方向出击的骑兵部队)。在这种情况下,汉军想退回去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事实上,匈奴人的合围计划也并不完美,如果足够完美的话,汉军甚至没有退入白登山上的可能性。要是那样的话,无所依托,又在数量、单兵素质上都不占优的汉军骑兵,很可能在匈奴人的第一波攻势中就全军覆没了。而匈奴人计划中的这一缺憾,不仅在战术上,让汉军骑兵能够退到白登山上争取时间,也为刘邦最终脱身提供了战略机会。至于这个机会是什么,我们下一节再分析。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