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5节

    日期:2012-07-0102:17:16
    与蒙古高原东部、色楞格河不同,大湖盆地腹地的低地草场情况并不尽如人意。不过周边存在的高大山脉,却为游牧于其中的部落,提供了另一种选择——山地牧场。我们知道,游牧民族的生活被形容为“逐水草而居”。支撑这种生活方式的基础在于,在一个部落的游牧范围内,存在不同生长期的草场。而除了牧草的品种、纬度这些因素以外,决定这些草场生长期的另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温度。山地复杂的地形结构,恰好能够提供不同的温度选择。
    一般情况下,海拔越高,就意味着气温越低。按照这种逻辑,山地草场应该只能让游牧民族,用来避暑了。但实际上,在一些结构复杂的山地,在某些层次,高海拔地区的气温,却有可能比低海拔地区还要高。象山地轮廓呈块状和层状(断块山)的阿尔泰山就是这种情况。当然,草地的产生还跟水资源的供给情况有关,水太多的话,森林就会成为主角,太少的话,又会荒漠化。如果一定要具体解读,阿尔泰山之中,哪一层次,哪一区域是草场、森林、荒漠地貌;这些草场又分别适合在哪一季节放牧的话,应该可以写一篇博士论文了。对于我们来说,知道象阿尔泰山这样的山脉之上,存在气候环境迥异的山地牧场就可以了。
    其实象大湖盆地这种,以山地牧场为主的地缘板块,并不是孤例。在我们即将涉及的西域板块,腹地干旱的环境,也同样使得山地牧场成为了游牧民族的研究对象。他们会根据自己的生活实践,依据不同山地的自然条件,分割出二季、三季,甚至四季牧场来。即使是在那些低地牧场为主的区域,那些有条件在夏季避暑,或冬季躲风的山地牧场,也往往会做为某一季节的迁徙地。如果大家对游牧民族在山地之中的生存方式感兴趣的话,可以参加前日附上的《新疆牧场结构示意图》,这张图里当新疆内部几个地理单元的牧场结构,都标示出来了。
    以大湖盆地的位置来看,他们对于精耕在东亚核心区内的华夏文明,直接影响要小于蒙古高原东部。然而这并不代表,以大湖盆地为核心的,蒙古高原西部,对中央之国的形成,没有发挥重要作用。事实上,在我们正在解读的历史来说,匈奴右翼就已经对汉帝国造成了直接威胁。只不过统领匈奴右翼的“右贤王”,在准备南下劫掠中原之前,还需要进一步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
    对于匈奴和其他生活在蒙古高原的游牧民族来说,有一个问题是许多人感兴趣的。就是为什么在整个欧洲大陆的历史中,来自蒙古高原的游牧民族,往往成为了周边地区,包括其他游牧区的恶梦。也就是说,蒙古高原游牧民族,似乎比其他地区的民族,显得更有进取心和战斗力。要解读这一点,我们需要先看看蒙古高原的地缘位置。
    从地缘的角度看,欧亚大陆腹地往往与“游牧”二字联系在一起,或者说古典时期欧洲大陆腹地属于游牧民族驰骋之地。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在于这片腹地不象西欧与东亚大陆一样,靠近海洋,因此形成了相对干旱的“大陆型气候”。而相比森林,更耐干旱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在这种气候下会更占优势。因此而形成的草原地带也被称之为“干草原”。
    一般认为,欧亚大陆的干草原地带可以被一分为二。既由多瑙河平原向东一直到阿尔泰山脉,纵深达4000公里的“西干草原”;以及由阿尔泰山到大兴安岭,纵深2400公里的“东干草原”。从这种分割法我们可以看出,东干草原地带其实指的就是蒙古高原;而西干草原的核心,则在东欧平原。
    相比西干草原,海拔较高的东干草原,气候要恶劣许多。降水较少,以及因海拔而引起的低温,都是生活在蒙古高原的,亚洲游牧民族所遇到的困难。不过事物总是两面看的,为了适应这种恶劣环境,蒙古高原之上的游牧民族,也形成了惊人的耐力和战斗力。更为重要的是,除了已经适应高原生活的他们,其他地区,包括西干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对这片苦寒之地都没有征服的欲望。而反过来,这些东干草原之上的游牧民族,却更有动力向周边更温暖,水资源更充分的地方迁移。伴随着这种迁移,一场在古典时期让欧洲人闻之色变的“黄祸”,以及困扰了华夏文明两千多年的北方压力,也就随之产生了。
    对于蒙古高原的游牧民族来说,除了对绝大多数人类来说,属于极限之地的“西伯利亚”地区以外,其他几个方向都可以成为扩张渗透的地区。而对于以大湖盆地为核心的部落来说,他们最优先渗透的,则是阿尔泰山西南麓,也就是准噶尔盆地的北部。不仅匈奴右翼,将此视为自己的核心区经营。后来的游牧帝国,也同样将阿尔泰山南麓,似作蒙古高原右翼的一部分(除非天山南北,出现了同样强大的游牧帝国)。这种情况一起待续到了20世纪初。在民国政府,从清帝国继承下对外蒙地区的政治管辖权时,阿尔泰山南麓以“额而齐斯河”上游地区为核心的“阿勒泰地区”,仍然属于“外蒙古”的一部分。并且由阿尔泰山北麓的“科布多”所管辖。
    之所以蒙古高原西部的游牧民族,总是有兴趣渗透到阿尔泰山南麓,就和前面有朋友提到了“西风”问题有关了。当我们把视线从东亚核心区向西转动,尤其是到了阿尔泰山脉、天山山脉时,就会发现,我们所熟悉的从太平洋所刮过来的东南季风,已经渐渐消失,取而代之成为主角的,是来自西北方向的风。当然,对于西面来风,我们也并非没有感觉。每到冬日,那干冷的西北风,总是逼迫我们穿上厚厚的冬衣(东南丘陵地带的感觉要不那么明显)。不过我们这里关注的“西风”,并非是那些来自欧洲大陆内部的干冷西北风,而是由大西洋而来的,带来湿润水气的“大西洋湿润气流”。
    我们很容易在地图上观察到,位于蒙古高原最西端的阿尔泰山——天山山脉,基本算是欧洲大陆的中心位置了。这个位置,意味着无论是太平洋的水气,还是大西洋的水气,到达这一地区时,都会有更多的消耗。
    尽管从地理位置上看,阿尔泰山——天山山脉一带似乎都没有什么机会,受到太平洋和大西洋水气的润泽,但实际上直线距离还稍远些的大西洋,却对这两大山脉的气候,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这其中的关键因素在于,阿尔泰山脉——天山山脉以西,直至太西洋(包括地中海等于边缘海),都没有南北向的高大山脉阻隔。相比之下,太平洋刮来的东南季风,想深入蒙古高原西部,所要遇到的障碍就要大的多了。
    如果欧洲大陆,也象中国这样,由西至东的形成三级地形的话,那么欧亚大陆中部的干旱程度还会加剧到什么程度,就很难说了。不过现在,大西洋的水气在润泽了东西向排列的阿尔卑斯山系后,还有余力吹到阿尔泰山、天山山脉却是客观事实。这也意味着,当温润的大西洋水气长途跋涉到达天山——阿尔泰山时,将要被迫抬升进入气温较低的空间,如果气温足够低,那它们将形成冰雪,等于整个区域进入夏季时,再化成雪水润泽山麓;而在气温还没低到让水气结冰的空间,这些水气就会很快变成“地形雨”,为山地带来绿色。
    既然水气是西来的,那么西南——东北向排列的天山西北麓,以及西北——东南排列的阿尔泰山西南麓,降雨量就要远大于它的背面了(迎风面往往有超过1000毫米的年降雨量,背风面一般就是300毫米左右了)。事实也的确如此,这也正是这两大山脉迎风面,所包夹而成的准噶尔盆地,自然环境要好于塔里木盆地的主要原因。
    我们可以试想下,当阿尔泰山北麓的游牧民族溯河而上,在山地之中寻找适应不同季节的草场时,他们很容易就会发现,在阿尔泰山南麓存在着降雨量更多、气候条件更好的草场。而在这些习惯了在山地之中游牧的部落看来,寻找到一条翻越雪线的通道,并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在这种情况下,阿尔泰山南北,被同一部族所覆盖,就没什么奇怪的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