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3节
日期:2012-06-2600:35:52
每一条河流,都有他们最终的归宿。蒙古高原是这个星球上,为数多的,发源出两片大洋水系的高地。肯特山以东的,蒙古高原东部的河流,除了消失在大漠戈壁中的内陆河以外,成规模的河流都最终通过黑龙江汇入了太平洋;而色椤格河流域,大大小小上百条河流,最终的归宿却是北冰洋。只不过在它们到达北冰洋之前,先得填满世界上最深的淡水湖——贝加尔湖。在填满贝加尔湖这个大坑之后,再汇入贝加尔湖的河水,就有机会向地势较低的西北方向,也就是西西伯利亚平原方向打开一个缺口,最终通过西西伯利亚平原边缘的“叶尼塞河”流入北冰洋。这条唯一有机会引出贝加尔湖湖水,让色楞格河流域有机会“晋升”为北冰洋水系的河流,叫作“安加拉河”。对于这个名字,估计绝大部分人会感到陌生。不过提起它的另一个名字,估计有就引起很多人的猜测了,这个名字就是“上通古斯河”。没错,总是能在每一本罗列世界之迷的书籍中出现的“通古斯大爆炸”,就是发生这在上通古斯河流域的。
从流域划分的角度看,安加拉河也是叶尼塞河的一条支流。只不过叶尼塞河正源之名,被授予了唐努乌梁海中的大、小叶尼塞河。基于地缘政治的考虑,俄国人在和清帝国时期的中央之国,以及后来分割“蒙古国”划定边界时,唐努乌梁海盆地和贝加尔湖一样,都作为叶尼塞河的源头,成为了俄国势在必得的区域。
与蒙古高原其他板块相比,大湖盆地算得上是一个比较特别的板块。它的特别之处在于,所以的河流都是内流河。也从盆地周围的山地上流向腹地的河流,最终没能汇流成一条河流,并流向大海。从地理结构上看,大湖盆地诸河流内流的命运,其实是无法避免的。因为整个盆地的缺口在东南部,即使这些山脉上流下的河流,有力量冲出盆地,也会悲哀的发现,等待它们的并不是从其他高地汇集来,和他们共同冲向大海的河流,而是一望无际的戈壁沙漠。在这种地理结构下,大湖盆地周边山地流下来的河水,除掉在盆地腹地汇集成大大小小的湖泊之外,别无出路。
由于大湖盆地的东南部,靠近干旱的戈壁区,因此整个盆地内的湖泊,也呈现南小北大的格局。既南半段靠近戈壁的蒸发量相对较大,土地也更容易沙漠化。而北半段受的影响相对较小,所蓄积的湖泊也相对较大。这其中最大的有三个湖泊——乌布苏湖,哈布斯湖,扎布尔汗湖。这些湖泊的名字,相信很多朋友是闻所未闻。不过接下来出场的几个地缘标签,知道的朋友可能就要多上很多了。
既然湖泊之水是从山上来的,那么它们也必定对应着各自的上游河流了。我们知道,大湖盆地实际上是由西南方向的“阿尔泰山脉”;西北方向的“唐努乌尔山”;东北方向的“杭爱山”三面合围而成了。也就是说,盆地内的湖泊之内,正是来源于这三大山脉。从贡献度的角度来看,这三条高地倒是属于同一级别,因为我们刚才所说的三大湖泊之水,正是分别来自于这三条高地。这其中,阿尔泰山上流下来的“科布多河”汇成了“哈尔乌苏湖”;杭爱山上汇出的“扎布汗河”,蓄积了“吉尔吉斯湖”;而唐努乌尔山,则为“乌布苏湖”,及汇入该湖的“特斯湖”作出了最大的贡献。
既然围就大湖盆地的三大山脉,成就了三大水系和三大湖泊,那么很自然的,大湖盆地的北半段也可以分割为三个亚板块。由于二千年多年前的匈奴帝国,过的是逐水草而居的生活,我们很难找到他们生活的的遗迹,来验证这三个亚板块在匈奴帝国中是居于何等地位。不过,在古典时期后期,清帝国出于控制蒙古高原的需要,以及近代蒙古国独立之后,建立符合现代国家要求行政区划的需要,大湖盆地北部建立了几处重要城镇。这其中最有可能为熟悉中国历史的朋友所知晓的,就是清帝国兴建的“科布多”(科布多河流域)与“乌里雅苏台”(扎布汗河流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