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3节
日期:2012-06-0601:28:26
刘邦为汉帝国,选择混合模式,其实也是历史的必然。因为虽然我们一贯把战国以后的中央之国,定位为“中央集权制”,但限于技术的原因,仅仅依靠帝国首都的控制力,是很难控制如此广袤的国土的。尤其是在那些面临重大外部压力的边缘板块,如果没有大尺度的授权,是很难在面临变故时及时作出反应的。因此封建近亲、功臣为藩王也好;建立军政一体的藩镇也罢,这种集权与分权共存的模式都是不同程度共存的。而中央之国的各个朝代,也就是在这两种力量的制衡、博弈当中,不断的轮回了二千年。
对于刘邦来说,秦晋之地算得上是汉帝国的根基之地,也是必须牢牢抓在手上的。相比之下,帝国在东部远离政治中心的领土,就暂时需要用封建、郡县相杂的形式加以稳定了。虽然在刘邦心目中,周王朝那种以血亲封建为主的模式,被认为是王朝永固的典范(相对的,秦帝国那种不封建血亲的模式,就被认为是帝国崩溃的根本原因了),但现实上,那些在项羽封建体系中有一席之地,后来又在不同时期倒向汉军阵营的诸侯王,以及象韩信、彭越这种开国功臣,才是帝国建立之初,所必须用“封建”制安抚的对象。问题是,帝国体系对于异姓王的这种不信任,在项羽自刎乌江之后很快就显露出来了。取得最后胜利的刘邦,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夺了韩信的兵权,并将他从有山河之利的齐地,改封至东楚之地为王(都“下邳”,齐地则封建给了刘姓诸侯)。次年,又以谋反的罪名夺其楚王之位,降为淮阴侯。
从清理异姓诸侯,为刘氏江山铺平道路的角度看,韩信以及其他的异姓诸侯,下场都是可想而知的。问题在于,作为汉帝国当中军事能力最强,又完全成长于楚汉战争(与项羽封建体系无瓜葛)的韩信,是否应该最先被削弱。按照远近亲疏的处理原则,正常情况下,刘邦应该先利用韩信消除那些项羽体系的诸侯势力,然后再一举拿下他的。最终没有这样处理,而是最先拿韩信开刀,只能说是因为韩信的军事能力过强了。其过于强大的实力,让刘邦认为只有他,才是真正能够威胁到汉家江山的人。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这点,尽管刘邦对韩信“狡兔死,良狗烹”处理方式,不免让其他的异姓王有兔死狐悲的想法,并引发了一系列的叛乱,但他们都没有能够对汉帝国造成真正威胁。
在那些试图先发制人,不愿坐以待毙的诸侯中,实力最强的要算是英布了(公元前196年反)。一方面,英布被刘邦封为“淮南王”,所统辖的区域大致与他在项羽体系中重叠,算得上是地头蛇了;另一方面,英布也是秦汉相交这段历史中,最得项羽军事能力真传的将领。也就是说,就其军事能力来说,比那些同时期封王的诸侯们要强的多。然而,即使是战斗力最强的英布,在汉军开始平叛之后,也仅仅支撑了3个月就兵败身死了,其他的诸侯下场会怎么样,就可想而知了。
其实英布和这些诸侯的下场,并不会让人感到意外。毕竟现在的刘邦所掌握的资源,已经大大超出楚汉相争时期,而这些无法形成合力的异姓诸侯们,实力又不可与项羽相提并论(战略上还都处在帝国的包围之中)。不过,并不是所有试图为生存而战的诸侯们,都没有给帝国的稳定造成大麻烦。在整个秦汉相接历史中,都处于打酱油状态的边缘板块——燕、代之地,就差一点成为了帝国的心腹之患,并迫使帝国几度用兵平叛。
事实上,燕代之地也是最先开始叛乱的地区之一。而引发这场叛乱的诸侯王,就是在韩信大军压境之下,才被迫倒向汉军阵营的“燕王”。公元202年8月,叛乱的燕国很快向西攻取了代地所属的代郡、雁门郡、云中郡。这也使得帝国的北部边境,尽数成为了叛乱地区。当然,燕国并不是第一个叛乱的诸侯,比他还早几个月的,是同样在楚汉战争中打酱油,但却未正式投入汉军阵营的,江汉平原的临江王。对于这些诸侯王来说,应该也很清楚,即使没有刘邦试图以血缘纽带作为封建基础的打算,没能在楚汉战争中建功立业他们,也不可能真的在帝国的版图中保留一块自留地的。正因为有这种忧虑,在汉帝国建立的当年(公元202年),这两场叛乱就爆发了。
从结果上看,虽然没有韩信相助,刘邦在解决这些叛乱之地时,也算游刃有余。与后来攻灭英布的所花费的时间差不多,基本都是三、四个月解决战斗。只是问题在于,与其他地区的叛乱不同,燕代之地的叛乱,并没有因为燕王(臧荼)的被擒杀而告终止,反而“按下葫芦起了瓢”似的屡生事端。不仅如此,这场以燕代之地为根源的叛乱,还向南延伸至了山西高原的中部(太原盆地一带),以及原属赵地的,河北平原的中部。也就是说,北地的叛乱,很快便要直接威胁到帝国的核心地区了。
之所以会有这种情况出现,当然不是因为北地叛乱的那些诸侯、将领们军事实力强,或者这几个板块,有足够的地缘实力与帝国分庭抗礼。真正能支撑他们和帝国作对的,是来自中央之国以外(当是的范围)的地缘力量——蒙古高原。而这一时期,代表蒙古高原影响中央之国历史发展的力量,就是我们大家所熟知的——匈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