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5节
日期:2012-05-2301:33:50
如果说项羽的军事天才,加速了秦帝国的崩溃,那么韩信的军事天才,则让历史的车轮,更加快速的驶向新的大一统王朝——汉帝国。正是在这两个不世出的军事天才共同作用下,从陈胜在大泽乡喊出那声“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到项羽饮恨乌江,刘邦建立汉朝,仅仅花了八年时间(公元前209年——202年)。不过与项羽依赖自己超凡的勇气“勇战”,并以江东子弟兵为核心,建立百胜之军不同。韩信所代表的,是一种“谋战”的思维。这种思维不仅仅表现在战术上的多变,同样也表现为“不挑食”。两者之间的区别,简单点说,就是如果项羽本身出现问题,包括他的江东子弟兵不断的被消耗,而无法得到有效补充的话,那么项羽和他的军队的战力,就一定会受到影响;而反过来,韩信的“不挑食”,则表现为他可以空降到任何一个区域,统帅任何一支军队,并使之迅速形成战斗力。二者的管理能力,孰优孰劣相信大家都能够感觉出来。
相信对于项羽和韩信军事才能的研究成果,并不会仅仅运用于军事领域。不过这些并不是我们今天所要关心的。我们今天所要解读的主要内容,是双方在战略上的博弈。当刘邦征调了韩信军主力,南下对抗楚军主力后,战略上独挡一面的韩信并没有闲着。只不过他这一次的动作,却已经不能完全被定义为“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了。
对于韩信的军事才能,我想大家已经不会怀疑了,史书中用一句“韩信将兵,多多益善”,便极好的总结出,他整合、统帅军队的能力。因此在刘邦征调走韩信军主力之后,韩信很快以剩余军队这基础,补充整合出了一支新的军队。而对于韩信而言,他这时候面临两个战略方向的选择:一是南下侧击楚军,与刘邦、鼓越三面围攻项羽;二是东征齐国,打掉这个持观望态度的“第三方”。
从楚汉战争的对抗形势而言,南下合围楚军,无疑是韩信最有可能,也最应该作的决定。因为从战略格局来看,被刘邦、彭越消耗的疲惫不堪的项羽,现在已经是进退两难了。如果韩信此时作为生力军,加入正面战场的话,项羽所能选择的,就只能是战略后退了。然而最终,韩信还是选择了第二套方向,即东征齐国。至于原因,其实很简单,战略上已经看清结果的韩信,要为自己的将来打算了。
尽管有秦国中央集权的郡县制在前,但参与秦末战争的将领们都相信,这并不是一个得人心的制度。也就是说,不管谁获得最终的胜利,对有功之臣进行分封都是必须的。作为韩信来说,也是时候为自己的将来考虑了。一般情况下,军事将领所封建之地,都是自己的战功所在。从韩信现在的战功所在来看,山西高原上以河西为核心的“西魏”之地,河北平原的燕赵之地,都是韩信帮助汉军所打下的天下。就目前的情况看,韩信可以选择向刘邦要求,分封魏王、赵王,或者燕王。
单从给自己选一块根基之地的角度看,河西之地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作为晋国故地,周王朝八百年的历史,已经充分证明了这是一块风水宝地。不过韩信却并没有奢望刘邦会把这块地,封建给自己。有了项羽放弃高地,陷入战略被动的前车之鉴,任何一个有战略思维的人,都应当相信,刘邦将来步项羽的后尘,也回到楚地,坐视太行山以西那些高地,成为他人的根据地了。事实上在韩信大破西魏,将魏豹送往荥阳前线之后,河西就已经被刘邦改制为“郡”了。这刘邦如此明确的发出信号之后,如果韩信一定希望得到这块封地的话,很难不让人怀疑,他是不是想步魏豹的后尘。
既然做不了魏王,那么河北平原的燕、赵之地呢?以当时的情况来看,韩信也同样不大可能图谋这两块土地。一方面,韩信之所以能够迅速在赵地取得军事上的胜利,得到了与他合作的原“常山王”张耳的鼎力相助。关于张耳和赵国的恩怨,我们在前面的内容已经交待过了。可以说,张耳之所以投奔汉军阵营,想的就是有朝一日能够重返赵地。在这种情况下,韩信如果一定想做赵王的话,刚刚稳定的赵地势必会出现变数。事实上,在韩信、张耳统军攻取赵地之后,张耳就已经被刘邦加封为新的赵王了。因此不管从哪个角度看,韩信都不会打赵地的主意。
日期:2012-05-2301:34:42
假如燕国是被韩信武力攻破的,也许韩信会考虑向刘邦请求做个燕王。不过燕国却是在“胡萝卜加大棒”的政治攻势下,主动投降的。这样一个“顺应天命”的,识时务的典型,无论如何也不好打他的主意了。其实就算燕国是被韩信武力收服的,韩信也未必看得上眼。虽然从面临内部博弈的安全角度看,象燕地这样后背无忧的边缘板块(不考虑边缘民族的情况下),无疑是更有机会传以子孙的封建之地;而从政治角度看,燕地也远离了将来的政治中心,可最大限度的避免中央政权的掣肘。只是以燕地本身的地缘潜力而言,在中央之国内部诸版块中,可以说排名靠后。很难想象,以韩信之功,会愿意屈就在此。既要有边缘优势,又要远离政治中心,还要在包括物产、人口、利于防御的地形等地缘潜力指标上占优。能够满足这个条件的,就只有“齐地”了。
齐地虽然非常符合韩信为将来谋一块安心立命之处的目标,但如果这时齐王“田广”如果象燕国一样,识时务的倒向汉军阵营,那么韩信也就很难有机会了。到那时,他再所能谋的,估计就只有他和刘邦、项羽共同的老家——东楚之地了。只是有了项羽的案例在前,这似乎并不是个好的选择。
鉴于齐国现在“中立”的态度,刘邦本身对于劝说齐人倒向自己还是很有信心的。毕竟所谓的“中立”,都只不过是看风向罢了。只是自己在楚汉战争中取得战略性优势,相信齐国很快就会倒向自己的。而战略的天平,在项羽困于荥阳前线,韩信攻略河北之地后,就已经倒向汉军一面了。在这种情况下,那位曾经为刘邦在荥阳之战出过力的高阳酒徒“郦食其”,被派往了齐国,以说服齐王投汉弃楚。
正如刘邦所预料的那样,此时楚汉两军的战略形势,的确足以让齐王生出投汉弃楚的想法。只是荥阳战场尚没有决出胜负的现实,却又让齐国不愿意这么快的,就把宝压在刘邦身上。于是乎,齐国虽然表面上同意了倒向汉军阵营,实际上却仍然保持中立,并没有出兵攻击楚军。至于那位喜好喝酒的说客“郦食其”,倒也没白跑一趟,每天都和齐王在宫中把酒言欢。
齐王选择这种暧昧态度,也不能说错。毕竟项羽现在还控制着半壁江山,虽然现在战略上有些被动,但军威尚在,齐国希望在更有把握时再反戈一击也可以理解。只是这种暧昧态度,最终却为齐王带来的杀身这祸。因为基于前面我们所分析的原因,齐国可以入汉,但齐王如果入汉的话,却会让韩信失去这块为子孙后代谋的福地。在这种情况下,本来就独立发展,在政令上不需要受刘邦具体辖制的韩信,决定乘齐国尚没有在行动上证明自己有投汉之心背景下,发动了攻齐战役。
从战略上来看,韩信此举是十分危险的。因为无论刘邦对齐国有没有采取政治攻势,齐国也会保持中立状态,最低限度不会与汉军为敌。依照秦灭六国的路线,在解决了楚国之后,齐国基本就会放弃抵抗了。事实上,以今时今日的情况,并不用等到尽收楚地后,才能解决齐国问题。时刻盯着风向的齐国肯定会在最后的时候,主动出兵帮助汉军打“落水狗”的。换句话说,此时的韩信,大可无视齐国的存在,集中兵力南下帮助刘邦与楚军决战。而如果不这样做,一定要以齐王答应降汉不可靠为理由,力图通过武力来解决齐国的话,齐国就不可避免的投入西楚阵营了。
最终的情况也的确如我们所分析的那样,在韩信的攻击之下,那位已经和齐王喝了几个月酒的汉使“郦食其”成为了牺牲品(被活煮了,不过他最后的表现,还是很英雄的)。而为了支援这个来自不易的盟友,项羽派出了自己得力的军事将领“龙且”,率领二十万楚军,北上与齐军联合作战。对于韩信来说,如果不能一战灭齐,而让楚汉战争出现齐楚联合对汉的相持状态,那他就必须为自己的那点私心,付出代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