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8节

    作为一个比基督教晚创立600年的,又一个站在犹太教肩膀上的“天启宗教”,穆罕默德有足够的历史空间,来洞悉基督教的兴起之路。很显然,无论你是真的想普世,还是想创立一个帝国。象犹太人那样将宗教的血缘关系捆扎在一起,把伊斯兰教的传播范围限定在阿拉伯人当中,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在教义中,把伊斯兰教设计成为一个可以为全人类所接受的普世宗教,并不是一件难事,难的是在伊斯兰教创立之时,基督教已经发展了600多年,伊斯兰教的传播必须直面基督教的压力。此时阿拉伯半岛上,最有价值的新月沃地中的一半,也就是包括耶路撒冷在内的西亚裂谷带,仍然是在罗马帝国的统治下(这时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罗马了)。虽然这个时期,基督教内部暂时还没有因为帝国的分裂而分裂(公元1054年,基督教正式分裂为天主、东正两教)。不过作为基督教的发源地,以及罗马帝国的领地,地中海沿岸的这片沃地,自然也被基督教徒所覆盖了。
    日期:2012-05-0819:17:27
    虽然以地中海为地缘联系纽带的罗马人,对阿拉伯半岛的兴趣,仅限于沿地中海的那片西亚裂谷带。即使是对新月沃地的另一半,两河中下游地区也缺乏足够的兴趣(当时是波斯帝国所控制),但对于阿拉伯人来说,他们如果想有所作为的话,却必须控制新月沃地。这倒是和东亚大陆的情况很类似,中原政权虽然对蒙古高原上的那些游牧之地没兴趣,也自认以自己的生产方式,无力长期占据,但那些游牧部落,却对中原这片富庶之地,抱有强烈的兴致。无论是出于人性中贪婪的本能;还是有更大的格局,希望同样建立起强大的帝国,都会把目光投向长城以南。
    有鉴于此,无论是为日后的政治扩张做准备,还是仅仅出于宗教竞争的目的,穆罕默德和他的继任者们,都会觉得有必要,在已经被犹太、基督两教奉为圣地的耶路撒冷,找到宗教支撑点。也就是说,这座天启宗教当之无愧的圣城,绝不能仅仅披上犹太、基督两教的光环。
    当一个地点,因为地缘政治的原因,必须成为宗教圣地的话,寻找(也可以说是设计)神迹反而是件容易的事了。如果说犹太人通过在自己的政治中心“耶路撒冷”兴建圣殿,反过来强化了耶路撒冷的宗教地位;欧洲的基督徒们,夺回耶稣受难地,这个天然的神圣理由,来服务于他们地缘扩张的政治企图。那么创教之初的伊斯兰教,就需要设计出个理由,来证明耶路撒冷对穆斯林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了。这样的话,阿拉伯人在内部整合完毕之后,也能够有充分的理由,通过“圣战”完成阿拉伯半岛的统一。
    比较困难的是,穆罕默德和他的信徒们,当时还没有机会在耶路撒冷显示他们的存在。甚至说,还没有机会被东罗马帝国视为威胁,受到和耶稣同等的待遇。也就是说,如果穆罕默德希望日后阿拉伯人,有机会在宗教和政治上扩张到耶路撒冷的话,就必须另辟蹊径,在没有实际活动的情况下(耶路撒冷),将伊斯兰教的影响力,预设到耶路撒冷。
    从战略角度看,这种设计无疑是有必要的。那么,究竟要用什么样的战术手段,来实现这一点呢?其实我们在刚才就已经把方法说出来了。在穆罕默德希望用“登宵”的神迹,来扩大伊斯兰教在阿拉伯人当中的影响力时,耶路撒冷未来在伊斯兰教中的神圣地位,也被预设了进去。在这次神迹当中,穆罕默德被天使引领到了耶路撒冷,并由那里正式“登宵”夜游。也就是说,在阿拉伯人和伊斯兰教还无法在耶路撒冷发挥影响力的时候,耶路撒冷就已经因为这次“神迹”,成为了未来阿拉伯人势在必得的圣地了。为了强化这个目标,在穆罕默德被迫迁居麦地那之后,穆斯林们在最初的十几年间,甚至是以耶路撒冷为礼拜的方向(后来及现在,则是麦加了)。所谓“格局决定结局”,有了基督教创教传播经验做参考的阿拉伯人,在进化出3.0版的“天启宗教”后,效率之高令人咋舌。仅仅是在穆罕默德重返麦加,实现阿拉伯民族统一后8后(公元638年),穆斯林大军就攻陷了耶路撒冷。此后,一个横跨亚、非大陆的阿拉伯帝国,也被迅速建立了起来。
    相信在把耶路撒冷预设进伊斯兰教宗教中心体系中时,穆罕默德应该还没有想到,将来要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为耶路撒冷打上伊斯兰教的标签。虽然作为天启宗教终极进化的3.0版,伊斯兰教教义中,对于偶像崇拜的禁令,要比2.0版严格的多,所展现出来的宗教控制力也要强大的多。但从实际操作角度看,即使不赞成偶像化神和先知,也需要某种标志性的建筑或者景观,以让信众有看得见摸得着的信仰目标。这就像我们参加百米赛跑,不是说跟选手说你只要跑够一百米就行了,还需要在目标处拉上一根绳子,以把目标形象化一样。
    虽然在穆斯林攻占耶路撒冷之前6年,穆罕默德就已经在麦地那离世,应该还没有机会去思考,如何通过在耶路撒冷选择和兴建一处标志性建筑,来物化耶路撒冷在伊斯兰教中的宗教地位,但它的继任者们却有足够的时间,来思考并实现这点。在攻陷耶路撒冷之后,这项宗教工程被迅速的实施了。而这项宗教工程的具体名称,就是“阿克萨清真寺”。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