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2节

    日期:2012-02-0723:17:03
    1967年6月5日——10日,由以色列方面挑起的第三次中东战争,也被称之为“六日战争”。在军事史上,这是一场为军事发烧友们视为为经典的战争。相信很多朋友,期待我从军事角度,来解读一下它的细节。不过这些事情,军事爱好者们应该会做的比我好,而在这个帖子里,我们还是把焦点放在更宏观的层面,以从地缘因素来探究一下战争的前因后果吧。
    所谓“罗马城不是一天建成的”,单就军事层面来说,以色列方面为了这六天的战争,也肯定是准备了很长时间。当然,这些战术性的东西自然会有军事将领们去负责。政治家们所关注的,主要是为什么要打这场战争,什么时候结束这场战争,以及需要达到什么样的政治结果。从这个意义上来看,以色列为什么要发动这场战争,是我们最先需要知道的。
    从地缘的角度看,我们可以把第一次中东战争,解读为“独立之战”;第二次中东战争,标注为“海权之战”;那么第三次中东战争,则可以被定性为“水资源之战”。因为纵观战争的前因后果,争夺水资源才是以色列率先发动攻击的根本原因。
    对于人类来说,水的重要性从来没有被质疑过,但相比其他版块,干旱的北非——阿拉伯半岛地区,对于淡水的渴望要更加强烈的多。单就巴勒斯坦地区分割的情况来说,以色列应该说是占据了足够的优势,北部包括加利利湖、胡拉盆地、以斯德伦谷地在内的,富含淡水资源的版块,都被划入了以色列的境内。而在第一次中东战争之后,被压缩在加沙地带和约旦河西岸的巴勒斯坦人,在丧失大片法定领土之后,很显然在水资源的分配权上,也同样遭受了更大的损失。
    虽说自犹太人决心重返迦南以来,冲突和战争就一直伴随着这个多灾多难的民族,但战争从来都只是手段,而为目标。人类之所以要进行战争,无非也是为了更好的生存。对于犹太人来说,也同样如此。因此在第一次中东战争结束之后,以色列很快就开始把注意力,放在国家建设当中了。在所有的计划当中,如果调配水资源,无疑是一切的基础。从整体的情况来看,整个巴勒斯坦地区的水资源,呈现“北高南低”的结构。北部山、谷中的最高降雨量,可以达到800毫米/年,而南部的内盖夫荒漠地区,就只有可怜的25毫米/每年了。如果以色列希望耕耘每一块,来之不易的土地的话,他们就需要找到一个方法,让北部相对充裕的水资源,均匀的供给自己的国土,尤其是那占据国土面积一半以上的,内盖夫荒漠地区。
    以色列人所展开的这项“北水南调”的工程,叫作“国家供水工程”。简单点说,就是从水资源最为丰富的“加利利湖”,向西经过以斯德伦谷地、沿海平原,最终将淡水输至南部的内盖夫荒漠地区。当然,内盖夫荒漠地区并不是唯一从中利益的版块,干渠中途经过的每一个以色列控制区,包括通过战争抢得的半个耶路撒冷,都可以通过密布的支线,从中获益。这其中在技术上的最大要求,就是要避免浪费。一是防止由于输水线路过长,而带来的水资源损失(包括蒸发和渗漏)。在淡水贵如油的中东地区,这种浪费无异于犯罪。对此,以色列人的解决方案,是把主要管线铺设于地下,而非露天水渠。这样即除了可以防止蒸发、渗漏,导致损耗外,亦有利于通过管网控制设施,精准的分配水资源。相比犹太人的精打细算,埃及人所建设的阿斯旺大坝,就显得过于粗犷了。暴露在北非炽热阳光之下的“阿拉旺水库”(也叫“纳赛尔湖”),虽然勇夺“世界第一人工湖”的称号,却也因此把超过10%的尼罗河水,送上了天。更可惜的是,基于埃及那平坦的地形,这次水气基本不会变成降雨,回到埃及的土地上。
    以色列人的精打细算,并非只体现在输水工程上。严格来说,想到通过地下管线输水以避免损耗,并非需要很高的智商。但以色列人,在水资源终极使用方式上,却绝对有着很高的创新,这项技术就是著名的“滴灌技术”。这项技术的优势在于,它可以把淡水,通过直接连通到农作物根系的“终端输水管线”,将水资源用在农作物生长上面。从而最大限度的减少了,在传统灌溉过程中,必须交给天、地的那部分损耗。当然,比之传统的浇灌方式,使用滴灌技术开展农业生产,不可避免的会增加成本,但对于以色列人来说,没有什么比让自己的国土,重新变成“流着奶与蜜”的土地,更为重要的人。之前有朋友问,作为中国人的我们,可以从犹太人那里学习什么,我想无论从意识和技术上,这种珍惜水资源的做法,都是可以借鉴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