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7节
假如包括加利利湖在内的整条约旦河谷,都置于一个国家的管辖之下,相信上述设想是可以实现的。问题是由于约旦河两岸复杂的地缘政治结构,加利利湖以南的河谷地带,非但没有对淡水资源做出合理布局,反而被从上游、支流处不断截流,恶化了河谷的生态环境。而这其中,负责蓄积约旦河上游来水,能够控制约旦河水系流量一半以上的“加利利湖”,算得上是“功不可没”。
日期:2011-12-0102:19:57
说起“加利利湖”和约旦河下游的地理关系变迁,就必须先花较长篇幅来了解“迦南之地”的地缘政治结构了。简单来说,加利利湖以南的约旦河,状态之所以大不如前,是因为它本身成为了一条政治分割线——巴勒斯坦地区和约旦的边界。请注意,我说的是“巴勒斯坦地区”,而不是“巴勒斯坦国”。就“巴勒斯坦地区”这个地缘标签来说,它的概念也是在不断变化的,而造就这些变化的始作俑者者,仍然是那些曾经的欧洲殖民者。
我们分析过,以黑门山为界,整个西亚裂谷地带可以被分成南北两部分。在欧洲殖民者到来之前,土耳其人建立的奥斯曼帝国是“新月沃地”的控制者。而在奥斯曼帝国日薄西山之后,这条中东的核心地带,自然也成为了欧洲国家的扩张区。参与西亚裂谷带竞争的,是来自欧洲的那对欢喜冤家——英国和法国。竞争的结果是法国人控制了黑门山以北地区,也就是现在的黎巴嫩和叙利亚;英国人则控制了黑门山以南地区,包括现在的以色列、巴勒斯坦,以及约旦(两河中下游的新月沃地,双方也是一半一半)。这个区域在当时,整个都称之为“巴勒斯坦地区”。
事实上就当时“巴勒斯坦地区”这个概念来说,所涵盖的范围基本上可以和古老的“迦南之地”划上等号。这其实也没什么好奇怪的,在地理环境发生质的变化之前,无论是三千年前的犹太人,还是100年前的欧洲人,在思考地缘板块的划分时,所面临的地理结构都是相同的。从地理结构的完整性上来看,圣经时代的“迦南之地”也好,殖民时代的“巴勒斯坦地区”也罢,都应该包括“两低两高”的地理特征。也就是说,裂谷内部的谷地、沿海平原,以及裂谷两侧山地都是这个“流奶与蜜”之地的组成部分。当然,相对模糊的会是裂谷带东则的高地边界。由于这条高地与阿拉伯高原相接,其地理边界并不明显,不过我们还是能够从河流的走向中,观察出它的分水岭来。理论上,裂谷东侧山地那些注入约旦河的支流流域,都应该是古迦南之地的延伸之地。不过英国人控制下的“巴勒斯坦”地区,向东走的更远,包括了大片阿拉伯高原上的沙漠之地(也就是现在约旦的东部地区)。其实这种差异并不重要,在欧洲人有条件利用技术手段划界前,无论是中东的阿拉伯人,还是东亚的中国人,都不会认为在干旱的无人区,划出明显的行政线有多少价值。
我们经常能够在世界地图上看见那些横平竖直的行政边界,这种现状其实就是欧洲殖民者,用标尺在地图上划分势力范围的结果。象美国的国界和州界,就是典型的例子。不过在阿拉伯地区,这种划法也确有无奈之处,要想在那些广袤的沙漠地区,找出明显的地理分割线是十分困难,也被认为是没有必要的。事实上,在沙漠地带能够发现油、气资源之前,独立后的阿拉伯国家内部对这种边界的划分大多也是抱着无所谓的态度的。
如果某一区域,并非是所谓的“无人区”,而是土著文明存在时(很不幸的是,北美印第安人被欧洲人无视了),欧洲人其实也还是愿意尊重基本的地理分割法,以分水岭或者河流,这类明显的地理分割线作为行政划分依据的。具体到加利利湖以南的约旦河,成为一条界河的问题,就源自巴勒斯坦地区的第一次分裂。
说起“复国运动”,犹太人建立以色列的过程,通常是最为人所津津乐道的。无论从哪个角度说,一个民族能够在亡国2500多年,整体迁出故土2000年后“复国”成功,都是一个奇迹。不过在犹太人具体实施复国运动之前,在迦南之地已经生活了1300多年的阿拉伯人,已经率先掀起了阿拉伯民族独立的“复国运动”。阿拉伯人的这场民族独立运动,发生在一次大战结束之后,就其主力领导者而言,有内志和汉志两个王国。具体到地缘板块来说,前者的核心区就是阿拉伯腹地的“内志高原”,后者的控制线,则在包含麦加、麦地那两大伊斯兰圣地在内的“赛拉特山脉”。这段不包括也门地区在内的阿拉伯半岛西侧山地,也被称之为“汉志山”。
内志和汉志两个阿拉伯文化核心区的地缘关系,我们在沙特一节已经分析过了。在上世纪二十年代的那场内部火拼当中,统治内志高原的“沙特家族”成为了最终的胜利者(1924),并最终建立了包含汉、内志地区的“沙特阿拉伯”。这场博弈的结果不仅影响了阿拉伯半岛最终的行政划分,还对阿拉伯地区的政治结构,产生了重大影响。因为在竞争中落败的“汉志地区”的统治家族,是由穆罕默德后裔繁衍而成的“哈希姆家族”。在失去了对圣地的控制权之后,以圣裔自居,“根正苗绿”的哈希姆族也不可避免的衰败了。在随后产生的海湾君主体系中,除了伊拉克之外,都是那些出身不那么高贵的阿拉伯贵族。只不过伊拉克的君主体系,在1958年就被革命的“阿拉伯复兴社会党”所推翻了。不能说其他海湾君主们推动了这个结果的发生,但从权力竞争的角度,“夺嫡”成功的沙特家族,是有很大理由希望看到自己宗教、民族领导权的最大竞争对手消失的。
其实从调和阿拉伯民族内部矛盾的角度来看,以哈希姆家庭为首建立的君主体系,还是有一定积极作用的。正统的出身,不仅可以让治下的阿拉伯人,更有向心力,同时也可以调节什叶派和逊尼派之间的矛盾。因为在什叶派看来,如果是穆圣和阿里之后来担当君主之位的话,是可以达到神权与政权的统一的。正是在这种宗教背景下,在伊拉克战争结束之后,流亡在外的伊拉克王族,以及其他哈希姆家族的成员,曾经试图在伊拉克恢复君主制,以稳定局势。最终没能成功,原因固然有很多。但得不到海湾君主,尤其是沙特家族的支持也是重要原因。
既然汉志王国在与内志王国的竞争中失败,那么是不是代表哈希姆王朝就此退出了阿拉伯国家最高权力的争夺呢?当然不是,因为哈希姆家庭领导阿拉伯人起义,从奥斯曼人的统治之下获得独立之后(1916年),随后就开始了统一阿拉伯半岛的征程。和同时期崛起的内志王国,将主要扩张目标对准汉志地区,试图通过夺取圣地来占据阿拉伯领导权的沙特家族不同。已经完成这一进程的哈希姆家族,很自然的把目标锁定在了阿拉伯半岛最肥沃的土地——新月沃地之上。伊拉克的君主体系(1920——1958)便是在这种背景之下产生的,而另一个哈希姆王国——约旦,也正是在同一时刻从巴勒斯坦地区分离出来。
今天就写到这了,祝大家晚安!
附:阿拉伯半岛殖民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