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6节
日期:2011-10-2101:12:23
当美国决定扶植伊拉克,以牵制伊朗时,他首先要在伊拉克三大族群中做出一个选择。因为不管美国人愿不愿意,那些习惯了强人政治的中东政治家们,都会很自然的依据自己的民族、宗教属性,来扶植与自己亲缘关系紧密的族群。如果美国现在的目标,是平衡伊拉克国内的政治格局,那么作为少数派典型的库尔德人,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不过美国现在需要一个稳定的伊拉克来对付伊朗。象伊朗之前那样,利用库尔德问题搞乱伊拉克内政,并不符合美国的利益。而假如是出于作大伊拉克的目的,那么占据人口多数的什叶派阿拉伯人,看上去应该有机会上位了。问题是什叶派的宗教属性太强了,如果将伊拉克政权宗教化了,那作为异教徒带头人的美国,就养虎为患了。更何况现在的伊朗就是什叶派掌权,帮伊拉克的什叶派作大,谁知道会出什么乱子。
现在看来,伊拉克新领导人,只能在人口数量和地理位置,都居中的逊尼派阿拉伯人中选择了。而这个最终人选,就是出生在提克里克的“萨达姆”。选择逊尼派的萨达姆作为伊拉克领导人,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让伊拉克更容易,从其他逊尼派阿拉伯国家中,获得支持。这让即将开始的战争,不仅带有民族战争,更带有宗教战争的色彩了。
在中东有句谚语,大意是:“我和我的兄弟联手对抗我的堂兄弟,我和我的堂兄弟联手对抗我陌生人。当没有外人时,我再对付我的兄弟。”这句话其实可以分两个层面来理解的:一是不同个体、组织之间的矛盾是永远存在的;二是在应对矛盾时,拥有更多共同点的群体,可以结盟应付共同的敌人。现在既然是伊拉克是逊尼派掌权,敌人又被设定为伊朗的话,那么伊拉克什叶派的立场,就很微妙了。单从国家、民族属性来看,伊拉克什叶派,应该算是逊尼派阿拉伯人的亲兄弟,而伊朗的波斯人,就属于需要兄弟联手共同应对的堂兄弟了。为了消弱伊朗在什叶派中的宗教影响力,萨达姆所需要做的,就是淡化逊尼派、什叶派之间的宗教差别,强化国家、民族主义。应该说,萨达姆这点还是做到了。最起码在他的强力统治之下,伊拉克内部没有出现教派之争。当然,这并不代表萨达姆就会忽视宗教属性,一视同仁的对待两派穆斯林。最终受到重用的,仍然是逊尼派,而这其中,来自萨达姆家乡所在“逊尼三角地带”的“乡亲”们,因为又多了一层地缘关系,成为了萨达姆政权高层成员的重要出处。
说到“逊尼三角地带”这个地缘概念,它的出现并不是在萨达姆执政时期,而是在海湾战争之后,因恐怖袭击事件多发,而见诸于时政新闻的(包括提克里克、萨迈拉、拉马迪、费卢杰等城市)。在分析伊拉克的地缘结构时,我们曾经说到两河平原主要是被什叶派所覆盖,但这并不代表逊尼派,在两河下游地区就没有立足点了。就两河下游平原的起点来说,并非始于两河无限接近的中点——巴格达。而是在巴格达西北部的“塞尔萨尔湖”一带,就进入了平原地带。这种地理结构,让“塞尔萨尔湖”、两河、巴格达之间,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三角地带。所谓的“逊尼三角地带”所指的也正是这一区域。
对于伊拉克的逊尼派来说,“逊尼三角地带”可以说是他们的地缘核心。这不仅仅是因为,它是逊尼派渗透入下游平原的支点,更是因为能够紧邻政治中心——巴格达的地缘优势。从这个角度看,萨达姆和他的亲信们,出身于巴格达西北部的这个夹角之中,并非出于偶然。基于“逊尼三角地带”的存在,以及长久以来逊尼派在政治上的优势。巴格达这个所有地缘分割意义的点,也成为了逊尼派和什叶派混居的城市。只是大家还是会分别居住在不同的区罢了。
另外再说说库尔德人,在持阿拉伯民族主义思想的萨达姆看来,这个拒绝被阿拉伯人同化,又试图分裂国家的族群,甚至连堂兄弟的地位都不具备。必须随时用强力手段,压制这股分裂势力。而从库尔德人的角度来看,如果有谁能够支持他们的独立事业,他们也并不在乎对方来自何方。正因为如此,我们在库尔德地区的重要城市左近,总能看到阿拉伯人、库尔德人的小块杂居区(参见《伊拉克民族宗教地缘结构图》)。对于萨达姆和他之前的伊拉克统治者来说,即使不能够完全同化库尔德人,也必须先把这片高地之上的重点据点,掌握在手中。
在调整好了国内地缘关系之后,伊拉克很快便对伊朗发动了攻击,持久八年之久的“两伊战争”终于拉开了序幕(1980——1988年)。如果单纯的比较伊拉克和伊朗的地缘优势,应该说人口、海拔方面都占优的伊朗,获得最终胜利的机会比较大。美国对于伊拉克的支持,固然是一种优势,但伊朗人同样也可以从苏联那里获得援助,以对冲掉这种外力的作用。真正让伊拉克有底气的,是他的阿拉伯兄弟们。在萨达姆打出了为阿拉伯和逊尼派战斗的旗帜之后,那些富有的产油国兄弟们,是无论如何也不能置身事外了。在两伊战争其中,仅科威特就向伊拉克借出了140多亿美元。只是在萨达姆看来,这些根本就不是借款,而是他在前线流血牺牲,所应该得到的报酬。
就写到这了,祝大家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