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节
日期:2011-09-2702:03:30
正如我们是昨天所分析的那样,南也门地区的地缘价值,就在于它在亚丁湾的海岸线,尤其是那个已经开发了二千多年的亚丁港。不过这并不代表,南也门地区自古以来,就形成了一个独立的政治体。事实上在西方人引入现在意义上的国家概念之前,阿拉伯半岛更多的是处在部落状态,每个能占据一块绿洲的部落,都有可能是一个“国家”。不过基于也门山地和沿海地区的这种相互依存关系,从文化意义上来看,生活在也门这片土地上的阿拉伯人,还是有拥有着共同的记忆。从族群认同上来看,可以整体看成阿拉伯世界的一个亚板块。
既然南也门地区的核心价值在于“亚丁”的海洋枢纽地位,那么南也门乃至和它有依存关系的北部山地也就很有可能因为这一点,而引起外部大国的注意了。之前有朋友曾经问到,为什么汉志和内志,这两块在阿拉伯半岛地理条件最差的区域,反而兴成了阿拉伯人和伊斯兰教的兴盛之地,这其实是和阿拉伯人当时的边缘地位有关。在穆罕默德准备学习犹太教和基督教的做法,创立属于阿拉伯人的“一神教”时,他和他的民族并没有机会去染指“新月沃地”。如果这个时代,坐大阿拉伯半岛的,是来自欧洲的帝国,那么也许地理条件更好的也门地区,会成为穆罕默德的选择,并诞生一座伊斯兰教的圣城。不过在穆罕默德所处的时代,波斯人又一次的崛起(萨珊王朝),并在和来自欧洲的拜占庭帝国的PK中占得了上风。基于波斯帝国的区位,他们所感兴趣的,就不仅仅是靠近地中海一线的区域了,阿拉伯半岛东、南部的沿海地区,同样是波斯人征服的方向。
在我们的印象中,阿拉伯民族似乎是一个即能游牧,又能航海的两栖民族。但其实,这个后发的帝国和民族,在东西方贸易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多的是从波斯文明中学习和继承的。而正是由于波斯人对于海洋贸易的重视,让他们在由波斯湾南下,控制了阿拉伯半岛沿波斯湾和印度洋的海岸线之后,进一步控制了亚丁湾北岸的“也门”地区。吸引波斯人的,并不仅仅是亚丁港的海洋枢纽地位,北部山地优越的农业条件,也同样让波斯人感兴趣。毕竟在伊朗高原定居已久的波斯人,文化属性中的“农业”成份已经很高了,波斯人没有理由放弃这样一片有着相似地缘背景,并且有自给能力的土地。更何况帝国需要这片农业区,来补给沿海的港口。
基于上述原因,在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时(公元610年),留给阿拉伯人的自留地,其实就只剩下汉志和内志两块区域了。如果穆罕默德要矮子里拔高子,在这两片高地中找两片环境较好,又在阿拉伯人内部有区位优势的点,作为地缘中心的话,也就是麦加和麦地那了。其实对于在控制这两块阿拉伯人“祖地”的沙特人来说,他们应该感谢波斯湾沿岸的低地,大都是沙漠地带。如果这一区域有一条山脉帮助阻隔沙漠气候,并涵养水源的话,那么在现代国家的序列中,应当有很大的机会分割出新的国家来。即使我们不能确定最终会是什么样的政治格局。但象沙特这样,即能够控制阿拉伯人祖地,又能把国土延伸到波斯湾的格局,是很难出现的(文化与财富兼得)。
在波斯人控制也门之时,它核心的塞拉特山地还是为阿拉伯人引以为豪的“幸福之地”(“也门”二字在阿拉伯语中,就是“幸福之国”的意思)。只不过随着环境的变化,现在已经没大国,对这片土地的水资源锐减的土地,有太大兴趣了(地上河早就没了,地图上的河流大都只剩河床了,最悲观的看法是也门的地下水资源),只能撑到2020年。很多人认为,人口越多,越年轻化就是有发展潜力,有“人口红利”。不过如果你生在农业环境恶化,工业基础薄弱的也门,看着人口中仅20岁以下的人口就有将近2/3,以及同样不少于这个比例的青壮失业率,就不会这样想了。当一片入不敷出的土地,已经不能承载他的人口时,最为紧张的绝对是他的邻居。尤其是本为同根生,现在却富得流油的邻居。也许是为了安抚这个“光脚不怕穿鞋的”的穷亲戚,沙特最终在2000年,将在1934年边界战争中,占据的约4万平方公里的争议土地,交割给了也门。在沙特人看来,这片南部的沙漠之地,价值远比不上靠近波斯湾,地下有油的东部沙漠。为了这样一块没有价值的土地,让也门那些热血青年,把矛盾的焦点对准自己是不明智的举动。
既然也门人,已经不指望北部的山地,为他们带来发展的机会了,那么也门要想翻身的话,就只能看海洋了。最好的情况,当然是红海和亚丁湾地区,突然成为第二个波斯湾,那样也门人民也就可以象他的邻居们那样,数着石油美元过好日子了。只不过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也门的海岸线,特别是“亚丁”能够引起世人观注的,还只是它的区位优势。问题是,这种区位的重要程度究竟有多大,对也门的影响是否只是正面的?
首先就区位的重要程度而言,亚丁在历史上就经历过两次命运的改变。最先影响到“亚丁”地位的事件,是欧洲人所开启的大航海时候。当欧洲人(最先是葡萄牙人)终于发现可以绕过南非的“好望角”进入印度洋,并直接与南亚、东南亚、东亚沟通时,阿拉伯人整体的区位优势,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这其中,作为欧亚非大陆海上交通枢纽的“亚丁”,受到的影响也是最大的。最起码,它再也不能指望,那些输往欧洲的货物,会经由亚丁湾——红海——地中海路线,转入欧洲了,这无疑是一个非常巨大的损失;另一方面,沿非洲东海岸航行而来的欧洲人,也同样从阿拉伯人手中夺取了非洲东海岸的贸易权。在这种情况下,真正需要亚丁港和亚丁湾的,也就只剩下红海沿线的阿拉伯人了。
不过历史又一次的给了亚丁机会,让亚丁湾重新成为了海上交通的枢纽地区。因为绕经好望角的欧洲人发现,虽然他们可以就此绕过可恶的异教徒,直接和东方进行商业贸易,但几乎绕行整个非洲大陆的航线,还是让商人们感到无奈。因此在欧洲人凭借工业革命,将阿拉伯人和世界其他地区,甩开一个时代以上的差距后,他们终于有机会,按照自己的意志重新规划世界的地缘结构了。为地球划定新的行政版图固然是瓜分利益的重要手段,但单从技术的角度看,如果能够打通地中海——红海之间那段狭窄的陆地连接点,那么欧亚之间的物流成本将极大的降低,而欧洲人在亚洲的控制力也将得到增强。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苏伊士运河诞生了(1869年通航,由法国人主持挖掘)。
也门人有理由为苏伊士运河的通航感到兴奋,因为这让他们在海岸线,重新具有了世界级的影响力。但同样感到兴奋的,是那些已经视全球为利益区的欧洲人。在欧洲看来,海洋是他们控制世界的桥梁。挖掘苏伊士运河当然不是为了沿岸的阿拉伯人,或者当时还是埃及宗主的奥斯曼帝国得益。为了避免这些异教徒,阻碍欧洲人控制世界。红海和亚丁湾沿线很快成为了欧洲国家角逐的舞台。而也门地区也正是在这场博弈当中,被分割成了两大政治板块。
今天就写到这了,祝大家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