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1节
日期:2011-07-0500:31:30
对于率先起事的陈胜来说,不管他的梦想是建立象秦帝国那样的“帝国”,还是满足于做一个春秋霸主,他都必须在和秦人的对抗中证明自己的实力。好在他所能拥有的地缘基础,是六国故地中最好的。北向联络那些六国故地,把这把火煽旺,只是在战略上必须走的一步棋罢了。但如果把抗秦的希望,建立在这个松散联盟的形成上,就是大错特错了。当年六国合纵抗秦,让秦人施展外交才能各个击败的教训,相信已经够深刻了。
既然并不能指望,再恢复之前的战国格局,来和秦人进行长期对抗。那么陈胜的“张楚政权”如果要取得胜机的话,最好的办法就是先发制人。即在秦人还没来得及作出反应时,就先把制人的攻击秦人的根本之地“关中”,以期迅速解决问题。如果关中得手的话,那么秦帝国也崩溃也主指日可待了。说到这里,可能大家会有一个疑惑,既然秦帝国已经建立,那么在山东遍地狼烟的情况下,秦人所引以为傲的行政体制就没有作出反应吗?
不得不说,秦人厚积薄发,一气呵成的完成剪灭六国的战争,利益于他们高度程序化的“耕战”政策。而那种将军功视作生产力的管理方式,也的确让秦人治下的百姓,看到了生活的希望(军功可以换取爵位)。只是这种战时管理体系,随着秦人的统一战争结束,也走到了他的尽头。如果秦人能够及时找到一套“坐天下”的管理方法,帝国应该有机会渡过最初的危险期。问题是,秦人并没有看到这种调整的必要。或者说,他们相信,只要把为自己赢得胜利的制度,套用在这些土地上,就能够让国家步入新的轨道。正是在这种思维主导下,秦人并没有在华北平原,乃至江淮地区,以军管的形式配置强大的军事力量,以应对有可能暴发的反抗。另一方面,秦人快速建立的,为中央政权服务的行政体系,却已经开始高效运转。这些六国故地,在还没有休养生息的情况下,就被迫向关中、北地、岭南正在进行的大规模战争和宏大工程输血。也正是在这二者的共同作用下,秦人在六国故地(特别是楚地)所建立起来的行政机构,以及零星军事力量,被迅速颠覆了。对手的失误,也就是自己的机会。显然,陈胜是个很善于把握机会的人。在外联诸侯故地的同时,他的攻秦(关中)大军,也在行进中迅速壮大。
从攻秦的路线来说,陈胜和当年的合纵联盟一样,并没有更多的选择。函谷关(崤函通道)和武关(丹江通道),是攻击关中的两条路线。当然,你也可以走轵关道西进,不过那样的话,陈胜的大军势必会在河东之地就与秦军陷入胶着状态(占据河东日久的秦人,已经把河东经营为熟地了),并让帝国的中心有足够的时间调配自己的资源进行反击。
在兵力不够的情况下,通常你必须在两条路线中选择一条,作为自己的攻击线路。而对于一呼百应的陈胜来说,他更愿意两路出击,并在西进的过程中,将南阳盆地、洛阳盆地中不满秦人统治的民众,吸收到自己的阵营中。事实证明,秦人所建立的帝国,结构并不稳固。洛阳盆地和南阳盆地都相继陷于反抗者之后。而攻击函谷关的这种大军,甚至已经率先攻入了关中平原。
曾经多次为秦国抵御住六国合纵大军的函谷关,之所以这么快陷落,主要还是基于秦人的战略重点发生了转移。而成功的吞并六国之后,那些基于诸侯对抗而修建的军事防御体系,就不再受到重视,甚至主动拆除了。在这种情况下,函谷关这个曾经被秦军重兵把守的战略要地,在军事上的警觉程度也被大大降低了。事实上,不仅是函谷关,甚至是关中腹地,秦人也没有准备足够的军事力量,也应对有可能发生的反抗。帝国的主要军事力量,正如我们之前分析过的那样,正分为二大块。一部分在北线沿长城一线抵御匈奴;另一路则进入岭南,以完成帝国南达“南海”的渴望。
理论上,将北地的边防军调回防守关中,是最为现实的选择。尽管蒙恬在修建直道时,战略意图为的是将关中的资源,调往北地。但如果情况发生了逆转的话,这条高速公路自然也不会是单行道。只是就算把北地的边防军调回来,蒙恬本人也没有机会展现他的军事天才了。在那场决定帝国接班人的宫庭斗争中,他已经和公子扶苏一样,被逼自杀了(谁让他们最后的时刻是同事呢)。
不过动用北地的边防军,始终是一步险棋,因为你无法保证,那些机动力量极强的游牧民族,会不会乘虚而入。当年的赵国,也是在实在没有机动力量的情况下,才不得以做出了这样的选择。而在这张牌被消耗掉之后,赵国也就随之亡国了。现在的秦帝国,还没有到山穷水尽的地步,这步险棋还没有实施的必要。终秦一世,秦直道也没有发挥过他应有的军事作用。当然,也并不能说一点作用没发挥过。最起码驾崩于巡游路上的秦始皇,就是通过秦直道送回咸阳的。
说帝国还没有到山穷水尽的地步,并不是说他可以指望另一支南下的征“越”大军。从地理距离的角度看,即使这支大军能够回防,最多也只能在张楚政权的后方实施军事行动。于救援关中本身,是远水解不了近渴。更何况我们都知道,在秦帝国风雨飘摇的情况下,那些南征的将领们,更愿意脱离中央之国体系,建立“南越国”。作出这种决定,并不让人感到意外。即使是在帝国未能面临解体风险的情况下,这种自成体系,封关便能自守的地缘板块,都很容易引发独立意识。在我们熟悉的三国历史中,为灭蜀二大功臣之一的“钟会”就没有经住这种诱惑。只不过他的蜀王梦很快就破灭了,而赵佗的南越国却成就了百年国运。
对于现在的秦帝国来说,在面临攻入关中的陈胜大军时,并没有一支现成的强大军队,来与之对抗。不过他们却拥有组织一支大军,所需要的所有条件。作为帝国的核心来说,军械和物资的储备,都不是问题,而秦人也从来不缺少天才的军事将领(这次横空出世的将领,是少府“章邯”)。唯一需要考虑的是,有没有足够的兵员。以关中的农业条件和政治优势来说,如果进行正常的军事动员,也应该能够组织出一支数量不低的军队的。当然,将分散于关中各地的士兵、农民组织起来,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与之相比,秦人有更好的选择,那就是把之前集中于关中修建陵墓和阿房宫的七十万劳动力组织起来,以抵御张楚大军(滚雪球般发展的张楚大军,攻入关中时已有数十万之巨了)。
在形势危急的时刻,将受管制的劳动力转换为士兵,并不是秦人的创举。最起码当年商纣在面临周人的进攻时,就同样把朝歌的奴隶组织起来过。只不过那支被临时组织起来的奴隶大军,并没有成为商朝的保卫者,而是在战场上倒戈一击,成为了对手的一部分。
相比之下,秦人的组织能力则要强的多。秦人这么多年来建立的“法制”观念,也让那些完成身份转换的刑徒、奴隶们,相信他们只要在战场上为帝国建功,就能够为自己的命运带来转机。也许这样被快速组织起来的秦军,战斗力暂时无法和之前经过战争磨砺的秦国大军相媲美,但他们的对手也同样是刚刚组织起来的“乌合之众”。从这个角度看,优势是在拥有更强资源,和更高组织能力的秦人一边。
就写到这了,祝大家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