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节
日期:2011-06-2308:41:43
要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地理、历史两方面着手。首先来看看大的地理结构,记得在战国阶段解读燕国时,对这一地区的地理结构,作过一次粗略的解读。其中有一张图是《辽河流域地理结构图》,正好可以拿出来参考。从图上我们可以看到,在沈阳和辽阳的东面,有一条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北接海拔更高的长白山脉,南穿辽东半岛。这条山脉的地理名称就叫作“千山山脉”。而千山所分割的地理单元,就是东北地区和朝鲜半岛,长期以来的两大核心板块“下辽河平原”,以及“朝鲜半岛北部沿海平原”。前者基本上是中原政权强盛时,所能在东北方向直接控制的,最顶端的地缘板块;而后者在大部分时候,是由独立状态的,朝鲜半岛本地政权(如箕子朝鲜、高丽等)所覆盖。
在明帝国将蒙古人逐出中原之地后,千山山脉两端的情况也是如此。基于我们分析过的地缘背景,明帝国和二千多年前燕国的控制状态,并没有质的变化。唯一显著不同的是,明朝并没有谋求在朝鲜半岛北部获得一个突出部,以期对朝鲜半岛的进一步渗透。而是满足于维持朝鲜半岛的藩属地位,将鸭绿江作为二国的国境线。并不能说明帝国的国力和进取心就比当年的燕国要差,只不过是二千多年的历史,让明朝的政治家们找到了一个控制朝鲜半岛的,性价比最高的方式罢了,同样的情况,也适用于越南。换句话说,即使是在丛林法则更为适用的古典时期,政治家们也不会象现在的网络暴民那样,动辄喊打喊杀,用灭国屠民的方式来展现自己的控制力。
既然明朝和朝鲜的地缘关系已经稳定下来了,那么作为东北地区土著居民的代表,女真人又主要活动在那里呢?可以说除掉下辽河平原的东北地区,都是女真人的活动区域。而在明帝国建立之后,女真诸部中位置最靠南的“建州女真”,也逐渐将自己的核心区,从长白山脉南迁至“千山山脉”。在明帝国强盛的时期,与中原政权关系密切的建州女真,可以成为帝国间接控制更边远地区和部族的得力助手。而在帝国衰弱之时,最有机会窥伺下辽河平原这块战略要地的,也正是这些与帝国关系密切的,分布在千山山脉的女真部落。
关于女真部落的内部整合,以及明帝国在这当中是怎么处理的,写起来就是一个大部头了。在前几年的明史热中,已经有诸多科班和草根出身的“专家”,从不同的角度解读过这段历史了。概括的讲,和当年成吉思汗整合蒙古诸部一样,努尔哈赤的贡献就是把建州女真诸部整合到到了一起,并由此而控制了整个东北地区的渔猎民族,以和明帝国分庭抗礼。这些被纳入统一管理的女真诸部,也被重新打造了一个族名“满洲”(后来也成为了东北地区的地理村签)。
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诸部之后,为自己建立的政权名称就是“后金”。既然已经国家化了,那么势必要为这个国家寻找一个都城。鉴于“下辽河平原”这时还属于明帝国的直接控制区,初生的后金政权,依旧只能将自己的都城,放在千山山脉之中。这个都城的位置,就是现在的辽宁省抚顺市新宾县,在成为后金都城之前,它的名字叫作“赫图阿拉”。而在公元1616年,后金政权成立之后,这个升级为都城的城堡,被称之为“兴京”。
对于新生的后金政权来说,他们下一步的战略目标,一定是攻取千山西侧的下辽河平原。没有这块核心平原,为之提供农业基础的话,满洲人即使在政权组织上进化的再高级,也依旧无法成为一个能够自给自足的正常国家。这种战略态势,对于早已视女真人为心腹大患的明帝国来说,当然不会不知道。因此帝国随之所作出的反应,就是集中强大的军力,由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包括动员朝鲜的军力,由千山山脉的东侧发动进攻),进攻后金政权的核心区。而这次战役的最终决战地,在历史上非常著名,叫作“萨尔浒”,战役的名称也因此而被叫作“萨尔浒之战”
在后金政权崛起之前,明帝国在山海关以东地区所设立的边镇叫作“辽东镇”,而辽东镇的镇城,也就是地缘中心就在现在的“辽阳市”,其所在位置,正是在千山山脉与下辽河平原的交汇之处。所依托的河流叫作“太子河”。太子河之所以得名,正是来自于当年谋刺秦王未果的“燕太子丹”。当日的燕国为秦所迫,被迫将逃亡于此的太子丹斩首献秦,却也未能挽回灭国的命运。
我们经常提到的“下辽河平原”,其起到主干作用的自然是由东、西两条辽河汇集而成的“辽河”了。不过从地理划分上来看,太子河却并不能算是辽河的支流,它所汇入的是一条,完全发源于千山山脉的,独流入海的河流“大辽河”(营口入海)。大辽河与辽河的入海口靠的非常近,共同冲积而成了渤海湾北部的“辽河三角洲”。也许有一天三角洲平原越来越大,下辽河可能会在入海之间,先与辽河汇集在一起,成为辽河的支流,就象珠三角平原上的东、西两江一样。只不过是象类似的这种结构,是合流入海,还是独流入海,并不会影响整个板块以统一的形象,出现在地缘舞台上。基于东北渔猎民族,在山地之上的优势,二千多年以来,下辽河平原的控制要点,大都不是依辽河而建,而是在东部靠近山地的地方。这样做,固然也是遵循“依山伴水”筑城的基本原则,也是为了随时警戒这些边缘民族。
在进攻赫图阿拉城的计划当中,明军的指挥部并不是设于之前的地缘中心“辽阳”,而是北移到了现在的“沈阳”。基于防御日愈强大的女真人的需要,辽阳以北,沿千山山脉设立了一系列的卫城,而这些卫城之间又构筑了许多次一级的山堡(所谓“城、堡”的差别就在于此,“堡”是“城”的下一级军事点)。沈阳这个点,当时的防御级别就是卫城,行政名称叫作“沈阳中卫”,再往北,就是现在铁岭市的“铁岭卫”了。
之所以会把进攻后金的指挥中心放在“沈阳”,是因为沈阳和赫图阿拉城都依附于同一条河流,这条河流现在被叫作“浑河”,当时则被叫作“沈河”。构筑于沈河之阳(北)的“沈阳”也正因此而得名。如果要进攻位于浑河上游的后金都城,浑河河谷自然是最佳的进攻路线。因此明军才会把指挥部设在了沈阳城,并以浑河河谷作为主力的攻击路线。
需要说明的是,大辽河正是由浑河和太子河汇集而成的。现在也有一种说法,说当年燕太子丹身死之处,不是在太子河,而是在浑河。如果问我,我也没有穿越回去过,无法给出真实答案。只不过这种抢注历史名人的现象,希望不是因为沈阳现在的政治地位而起的。
没时间写了,先写到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