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节
日期:2011-04-2101:49:04
好了,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南越”这个地缘板块。以现在的省级区划来对应的话,当年秦始皇所征的南越之地,基本上就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广东、广西两省。中国人在标记地名时,比较喜欢以方位来命名,而方位相左的同一组地名中,基本都会存在一个将之连接在一起的地理特征,以为纽带。象连接湖南、湖北两省的纽带是“洞庭湖”;区分河南、河北的河流则是“黄河”。至于说将广东、广西两省联系在一起的地理特征,是一条东西向横穿两省的河流:珠江。说到珠江这个地理标签,情况其实有点小复杂,因为在不同的背景环境下,它所包含的意义并不相同。一般情况下,鉴于安于守土的古人,往往并没有机会窥探一条河流的全貌,因此他们会为依据自己的认知,为自己所处地缘板块的那段河流命名(山脉也是这样的)。而从现在地理学的角度来看,基本上会用下游最后一段河流的名字,来代指整条河流。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规律,盖因为一条河流的下游是最容易认定的,并且在一般情况下,会因拥有较大型的冲积平原,而成为整条河流人口最密集,最具地缘潜力的区域。在这种背景之下,最后一段河流的知名度往往也就最高了,用在地理学中成为整条河流、整个水系的地理标签也是很自然了。
珠江的情况也是这样的,最初所指的只是广州到“珠江口”这一小段的江水。而现在,我们所要分析的“珠江”,则是指珠江口以西,直至源头处的这段干流,也就是“广义”的珠江。事实上在广东人的理解中,“珠江”这个名字还有一层特定的含义。在这层认知中,珠江并不只是一条河流,而是三条由不同方向(西江、北江、东江)源出,最终汇往往珠江口的江河总称(类似的地理概念,还有象渤海湾的“海河”)。而其中的西江,则是我们所要重点解读的,连接两广的广义“珠江”的下游(广东境内)。
之所以要花时间做这个说明,主要是因为不想在地理认知上引发误会。如果没有特别说明的话,在接下来的内容中出现的“珠江”,会是将“西江”作为最后一段河道的,广义的“珠江”。
日期:2011-04-2108:22:50
出门前再写一点
-------------------------
整个珠江水系所涉及的省级行政区有云南、贵州、湖南、江西、广西、广东五省,其中的一条支流“左江”甚至还发源于越南境内。单从这个数字来看,会让我们感觉珠江水系是一条影响面非常大的河流。但从所附的“珠江水系示意图”上我们可以看到,云、贵、湘、赣四海所涉及的都是珠江的支流(包括现在被认定为正源的“南盘江”),而珠江的核心区域,也就是中、下游地区,无论干流、支流,绝大部分还是在两广地区。如果不是因为两广地区与湘、赣地区的地缘分割线:南岭,是由一系列偏南北走向的小型丘陵体所组成,而不是一条整齐划一的高大山脉的(如赣、闽边界的武夷山脉),湘、赣两省与珠江水系应该会没有一丝交集。不过也正是因为“南岭”的这种不算十分紧凑的地理结构,才为打通珠江——长江两大水系的运河工程提供了机会。而这一点,对于南岭以南的“岭南”地区,能够稳定的成为中央之国的一部分,至关重要。开启这一伟大运河工程的,就是同样伟大的“秦帝国”,和它的“始皇帝”。尽管它的最初用途充满着血腥和暴力,但战争却往往能够成为技术的催化剂。如果没有秦人开凿“灵渠”以征南越,相信岭南地区华夏化的进程,会被大大推迟。
关于灵渠的设计究竟是怎么样的,又是怎样影响了中央之国的地缘结构,是我们后面所要重点解读的。现在我们需要了解另一个问题,就是广东、广西是如何进行行政分割的,二者之间的地缘分割依据又是什么?
单从水系的角度来看,我们并无法看出广东、广西的分割依据来。珠江这条东西纵横岭南,在中国排行第三的河流,本身并无法承担地缘分割的任务。而它的几条主要支流,也并没有成为二者的分割线。既然从“水”的角度,无法为我们解惑,那么我们就需要从另一个重要地理特征“山”的角度来看看问题的根源在哪了。作为“东南沿海丘陵”的一部分:两广丘陵的覆盖区域,岭南地区的山地、丘陵密度并不象福建那样密集。从整体来看,我们可以看出整个岭南版块的西部(珠江中游地区),呈现四周高,中间低的“盆”状结构,这个相对处于封闭状态的盆地,地理名称便叫作“广西盆地”,也就是广西作为一个省级行政区存在的地理基础;而珠江下游地区的山体,则以“珠江口”这个喇叭口为基点,大体呈的扇型排列,由于东部地区的核心区“珠江三角洲平原”南面临海,相比于盆地状的广西来说,广东这种形态的扇形地理结构,更能呈现出一种开放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