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节

    日期:2011-04-0801:40:24
    中原东部既然已经遵循魏、楚博弈的最后结果,而划定出了砀郡和泗水郡,那么秦人在为中原西部,包括洛阳盆地划分行政区时,所要考虑的参考对象,自然是三晋中的韩国了。不出意外的是,洛阳盆地这个由黄土高原直入华北平原前进跳板,被单独划为了“三川郡”。所谓三川,指的就是润泽整个盆地区(包括周边山地)的伊、洛、河三水。不出意料的是,三川郡的西界被定在了帝国核心区的东点“函谷关”;而令人稍感意外的是,其东界并没有定在出入洛阳盆地的虎牢一带,向是沿河济之南,向东延伸了一个突出部与砀郡接壤(郑州开封之间为二郡分割线)。秦人之所以这样做,和他们将河东郡延伸到河北平原的意义其实是一样的,作为从又一个从黄土高原走出来的天下之主,秦人除了确保自己的核心区有足够的地缘保护之外,并不想因为行政划分,而加剧地缘分割的现象。将黄河南北的两个缓冲区(相对于关中的核心区),触角延伸到华北平原之上,虎牢、轵关这两个东西地缘的分割点,所能起到的分割作用就不会那么明显了。
    除掉三川郡所覆盖的部分区域,韩国在中原西部,以颖、汝两水流域为主的区域,被划定为颖川郡(南至淮河)。需要说明的一点,尽管楚人在颖、汝两水下游地区,已经经营了数百年,并且在地缘上,也将之视为西楚地区。但由于当年周王室曾经在此封建过为数不少的嫡系诸侯,也就是说先于楚人进入这个区域。所以在计较华夷身份的一些文人心目中,颖川郡以及汉水之阳的大部分南阳郡,都不算是楚文化覆盖区,而应该在汉阳诸姬布局之初,就已经是根正苗红的华夏区了,而现在在地缘概念上,基本与中原之地划上等号的“河南省”,也就此奠定了它西南部的版图范围。
    相比于淮河以北的中原之地,秦人对于淮河以南的江、淮地区的熟悉度就更要低很多了。毕竟无论是从地理距离,还是文化认同感上来说,战国时期的秦人,都对这块“蛮夷之地”没有太大兴趣。现在既然因为所有的楚地,都已经入了秦,成为帝国的一部分,再不熟悉情况,秦人也需要为它们的归属做个安排了。比较悲剧的是,秦人在划分这些最后的楚地时,粗糙程度并不比他们在划定薛郡时要低。淮河以南,南阳郡以东,薛郡以西。包括淮南的“江淮平原”(丘陵)、江南的“鄱阳平原”,直至整个赣江流域,都被划成了一个“九江郡”,甚至连重要的地缘分割线“大别山”也被包入了这个南北纵深过长的行政区中。对于秦人来说,他们没有时间来为这片河泽众多的土地(“九江”因此得名)作更细的划分。如果帝国的国运能够在长点的话,相信秦人会对他们最初的那些不成熟做法作出调整(事实上在秦国短短的十几年中,也做过很多调整,但国运实在太短,史料又不全。最后的版本如何永远成为了谜),并最终定型出一个上下都可以接受的方案。只是因为帝国很快就要陷入动乱之中,这项任务最终要由新兴的汉帝国来完成了。
    去除掉我们已经解读过的部分,剩下的原属吴越,后属楚国的江东地区就很好做安排了。长江所起到的天然分割作用,使得江东地区很容易被看作一个整体。而秦人最初也是这样做的,将整个江东地区,向南直至浙闽丘陵北部的“金衢盆地”(也就是属于内越的部分),都划归为“会稽郡”。从政治的角度看,这种突出越文化的做法,倒是有利于消弱楚人在江东地区的影响力。可惜的是,最后成为秦帝国掘墓人的项氏家族,还是打着楚人的旗号从江东地区渡江北上了。
    虽然说秦国对于帝国的东南部,不太熟悉,但越是不熟悉的地方,越要在控制的方式上多加注意。将整个江东地区粗略的归为一个郡是一个可以接受的方案,只是这样做也很容易让之成为一个不稳定的区域。一旦控制这个郡的官吏有了异心,是很容易借助长江建立起一道难以攻破的防线的。因此秦国很快就将江东地区的西部,分割出来建制了“鄣郡”。从地理位置和结构来看,鄣郡所割的区域主要是长江与太湖之间的“江东丘陵”,以及南部属于江南丘陵的黄山山脉一带。江南丘陵与浙闽丘陵的分割线“天目山”,则是鄣郡与会稽郡在中部的分界线。
    按一般的地缘分割法,秦人在分割江东时,应该依杭州湾为界,将江东地区横向分割为吴、越二郡。而秦人最终选择纵向分割江东的方法,亦有其道理。这种分割法,让鄣郡控制住进入江东地区的渡口、关卡,以及缓冲的山地、丘陵;而让会稽郡控制农业条件较好的江东平原。任何一个郡想要独立的话,都必须与另一个郡达成共识。否则的话,前者后勤堪忧;后者无险可守。而如果横向分割的话,最起码杭州湾以南的内越之地,会更有独立的倾向,就象吴越争霸时,以及为楚所灭之后的越国那样。
    就写到这了,祝大家晚安!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