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节
日期:2011-03-2001:12:26
秦国的灭楚之战,在攻灭魏国之后就立即展开了。兵锋正盛的秦国,希望借着这股气势,一举荡平六国。不过就算楚国是一头待宰的年猪,秦国也需要想好从哪里下口。要知道,楚国现在还拥有淮北、淮南、泗上、江东、江南半壁(翻阳湖平原和部分洞庭湖平原)等诸多板块。纵然拥有最强的实力,秦国也不可能全面全花。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他的都城应该是最重要的战略要地。如果能够攻取对方的都城,无疑就相当于执行了一次斩首行动。不过与秦国当日无限接近三晋国都情况不同的是,预感到秦国威胁的楚国,已经先行一步将自己的都城,由淮河以北,位于中原腹地南部的“陈”(河南淮阳),迁移到淮河南岸的“寿春”(前241年)。这样的话,如果秦人以楚都寿春为攻击目标的话,他们首先就要在楚国所占据的淮北地区打开一条通道。按照这种地缘结构,除非楚国第一时间就决定战略撤退,否则秦、楚双方必然要在淮河以北地区先PK一番。
虽然秦国可以从多个方向对楚国发动攻击,包括顺长江而下,去抄楚国的后路。不过秦国还是决定集中兵力。由西向东推进,直到在淮北地区挤进到寿春之北时,再南渡淮河,攻取楚国的都城。如果我们依照淮河之北的那些重要支流,(自西向东包括:汝、颖、涡、睢、泗),为淮北地区划分地理板块的话。我们会发现,由于秦国早已占据了南阳盆地,并在几年前吞并了韩国(前230年),秦国已经控制了汝水以西地区(实际是西南向,因此这一地区也被称这为“汝南”),如果秦军想和寿春城隔淮河相望的话,他们最起码还需要把颖、汝之间的这一板块控制在手中。由于秦国已经灭了韩、魏两国,并且之前对楚国也进行过试探性攻击,因此汝、颖两水的中、上游地区,已经控制在秦国手中了。而秦军如果想沿颖、汝两水攻击至淮河的话,他们可以选择从两个方向发起攻击。一是由韩、魏故都的新郑、大梁出发,经由已经被秦国所占据的鄢陵、陈(楚国曾经的都城,又叫“陈郢”)向南攻击,直至扫平颖、汝之间的军;还有一条可供李信选择的路线,就是由南阳盆地出发,经由“汝南”,渡汝水攻击楚国在汝水东北方向的据点。
不管秦国选择以哪个方位做起点,李信所带领的二十万秦军,所要攻击的目标都没有变化。楚国在淮河以北,颖水西南的平舆(河南省平舆县)、寝丘(河南沈丘县与安徽临泉县相交处)两个边邑,成为了秦军的攻击目标(前225年)。而李信本人所负责的攻击点是平舆;至于寝丘(也可直接叫“寝”)则由李信的副将蒙恬负责。说起蒙恬和他的蒙氏家族来,我们已经很熟悉了。其他要说军事世家,李信的家族也并不输给蒙家。与蒙家主要为秦国打天下不同,李家最著名的家族成员,是那为汉家江山流尽最后一滴血的:飞将军“李广”。至于说李广之子:李陵的境遇,除了让人为之叹息之外,更直接促使了司马迁将毕生精力投之于《史记》。
在李信和蒙恬为秦国执行攻楚重任时,他们应该还不会想到,自己或自己的家族在,会为中央之国对与游牧民族的地缘博弈中,作出重要贡献。能够尽快攻入寿春,灭掉楚国才是最值得期待的战绩。而战事开始之时,一切也似乎朝着有利于秦军的方向发展,平舆和寝丘两个楚国在淮北的据点,被顺利的排除。如果要稳妥一点的话,李信可以带领大军渡过颖水,继续向涡、睢两水攻击前进,等到到淮北有足够的空间与秦国所占据的中原腹地连成一片的话,再转而渡过淮河,攻击淮、颖之交以南的“寿春”;如果没有那么大的耐心,也可以马上南湾淮河,直取寿春。
虽然有这样两个攻击方向,供初战告捷的李信思考,但实际上他最终并没有在这两个方案中作出选择。因为接下来发生了一件事,打扰了李信的攻击计划,并且让他最后的攻击路线,变得异常怪异。
就写到这了,祝大家周末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