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节
日期:2011-02-2702:31:52
想必大家都听过一句成语叫作“饮鸩止渴”。不知道别人怎么想,反正我每次看到这句成语来,就会想到韩国和郑国。注意了,这里所说的韩国,不是现在的“大韩民国”,而是二千多年前位列战国七雄的“韩国”;而这个郑国也不是曾经在战国初期“小霸”过的郑国,而是一个名叫“郑国”的韩国人。
就韩国的地缘条件来说,算是战国七雄中最差的,可以说稍不留神就被周边的大国吞并了。我至今记得年少时看过的一个电视局中的情节,里面的韩王经常仰天长叹:韩国的天实在是太小了。其实韩国的天地小,只是一个问题,最关键的是他的位置实在是太居中了。正好处在秦人西出黄土高原的通道之上。因此为了能够生存下去,韩国人在外交之上可以说是无所不用其极。而他们所想出的,最为“强大”的招术,就是派遣水利专家“郑国”,去游说秦国修建一条连接泾、洛两水,能够灌溉关中平原东部的水渠。这项水利工程也就是我们昨天所提到的“郑国渠”。
韩国人之所以会想到去帮助秦国解决农业问题,并非只是简单的向秦国示好。正如我们经常说的那样,一个国家的资源总是有限的。韩国人所想的,就是用这一项布耗日持久的大型工程,拖住秦国的人力、物力资源,以让秦国暂时无力向东扩张。而对于现在的秦国来说,在经历过十多年的密集战争后,也的确耗费了大量的储备资源,需要将注意力暂时转移到提高农业效率上来了。郑国为关中平原设计的灌溉方案,无疑是非常有诱惑的。因为关中平原虽然有渭水东西穿越。但渭水的位置注定是在关中平原的最低处(否则那些支流也汇不进去),而整个关中平原,其实是由沿渭水两段向南北延伸的大片阶梯状平原构成的,也就是所谓“台地”(当地渭之“原”)。这种地形使得水量最大,海拔最低的渭水,并不能够引水润泽整个关中平原。
郑国所设计的方案是在渭水的两在支流泾水和洛水之间,沿关中平原北缘的高地挖通一条干渠。相当于在此克隆一段“渭水”,截流一部分本该直接流入渭水的泾水,经由郑国渠,注入洛水(初时洛水直接流入黄河,后来黄河改道就成为了渭水支流了)。这样做的诱人之处在于,郑国渠的地势较高,可以沿干渠向南修筑支渠,依靠自然落差均匀的灌溉渭水以北,泾、洛两水之间的土地。而在丰水季节,郑国渠还可以起到一定分流的作用,降低渭河水泛滥的危险。
由于郑国渠能够让关中平原的水资源得到更合理的利用,进而提升粮食产量。正希望提高农业效率的秦国,自然也接受了郑国的建议,开始了这项工程。这一年正是秦始皇登基的那一年(前246年)。从韩国的角度来看,这是一条疲秦之计,而从秦国的角度来看,这却是一条提升国力的好方案。后世之人,大多认为韩国的这种做法是非常愚蠢的,到最后还是逃脱不了灭亡的命运。但站在韩国的角度看,这也的确为他们多获得了几年生机。因为以秦国当时的情况,如果要马上开启统一六国之战,难度还是很大的,毕竟需要时间来进行新的战力储备。不过如果秦国要想灭掉现在的韩国,获得一个东进的支撑点还是很容易的。也许韩国还能够指望在遭受秦国进攻时,得到其他诸侯,特别是三晋的支援。但现实情况是,在遭遇秦国这么多年的攻击后,韩国的资源(特别是人力),已经受到了严重的消耗。控制区也已经被压缩掉了一半。很有可能在秦军的第一波进攻中就亡国了(韩国没有赵国那样的战略纵深,真要是国都被攻破,就等于完了)。
不管怎么说,韩国这次“饮鸩止渴”的举动,最多也就是为韩国多争取了几年时间。而郑国渠的修建,却加速了秦国统一整个中央之国的进程。也正因为如此,秦国在发现郑国修渠的动机不良后,却仍然让他继续完全这项工程。用郑国当时为自己辩解的一句话概括就是:“始臣为间,然渠成亦秦之利也。臣为韩延数岁之命,而为秦建万世之功。”最终,秦国花了十年时间修成了郑国渠(前236年),其所灌溉的区域,粮食产量也由此翻了数倍。而渠成之后的第三年(前233年)。已经感到将要迎灭顶之灾的韩王只能祭出最后的法宝,向秦国称臣,并将战国最为著名的法家,韩国贵族:韩非(子)送到秦国,希望他能够在政治上影响秦国,给韩国留一口气。不过已经准备用中央集权的体制统一中央之国的秦始皇,显然并不会走当年周人的老路。三年之后(前230年),韩国成为了秦国统一道路上的第一个牺牲品。
尽管郑国渠道在秦国的统一之战中,发挥了重要的战略作用,但他的历史影响力和知名度却不如同一时期的“都江堰”工程。之所以会这样,倒不是因为二者在当时所发挥的作用有大的分别,而在于二者在设计上的区别,决定了他们在后世的命运。至于到底是什么原因,明天我们会继续解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