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节

    日期:2011-02-2408:13:37
    除掉燕国和齐国,这两个并没有直接与秦国接壤的国家,现在信陵君可以统帅的有四国联军了。不对,其实是五国联军,因为鲁国并不是最后一个最灭掉的二流诸侯,还有一个不倒翁式的国家:卫国也加入了这次合纵攻秦的行动中。虽然以卫国现在的体量来说,已经基本可以归入城市国家的行列了。也许有人会感到遗憾,觉得少了燕、齐两个国家,联盟的力量会受到很大影响。其实并非如此,一个联盟的战力如何,与成员数量并非总是成正比的,与其吸收一些貌合神离的成员,不如将能够同仇敌忾国家团结在一起。想想如果有齐国这样的不坚定分子加入,那么无论是进攻或防守,齐国所负责的那个方向,很有可能会被秦国通过政治手段攻破,从而导致整个军事行动失败,会有多可怕。
    现在的局面,无论是三晋,还是楚国,都与秦国的控制区大面积的相接了,根本无法象燕、齐两国那样,还能抱着偏安的想法。而从四国相加的综合实力上来说,并不比秦国差,真能四国同心的话,赢面还是挺大的。在具体的战役中,统帅的个人威望也是有很重要的作用。就象在这次合纵中,信陵君所能发挥的作用,就是用他曾经大胜秦军的经历,来团结联军,使他们的战力能够发挥到最大。当日赵王用赵括也是看中了赵家曾经在阙与主动出击,大胜秦军的经历。不过那时的局面,并不适合赵军出击决战,更何况已经被秦军料敌在先,并进行相应的部署了。而现在,从战略上来看,秦国虽然沿河、济两水,向东切割取得不了少战果,甚至已经蚕食到了中原腹地的大梁之西,但这也让秦国这个突出部暴露在三晋的战略包围之中。从防御的角度看,秦国处于不利的境地。如果秦国能够继续通过外交手段,离间三晋,集中力量攻击一国,那还是有绝对优势的。不过现在,对手们已经重新联合在一起了,并且联合的比以往更紧密。
    最终的结果是,五国联军在黄河以南与秦军决战,并大败秦军。对于联盟一边来说,要的并不只是一场战役的胜利,他们需要的是秦国退守到大家都有安全感的战略平衡线。因此这次攻击,并没有就此终止,而是将秦国压缩至函谷关才算结束。也许乘胜追击,一举攻破函谷关是一个不错的想法,但这就是四塞之地的优势所在。即使不能总是在攻击行动中得手,但在防御中却总是能够拖垮对手(打架也是这样的,胜负往往取决于你的抗击打能力)。山东诸侯合纵攻秦,打到函谷关下也不是第一次了,结果基本都是无功而返,这一次也不例外。相比集权管理的秦国来说,联盟在时间上并不占优势。或者说联盟的时间越长,之间出现裂痕或被离间的可能性就越大。除非这个联盟之中,有一个成员有着绝对的实力和领导力。而现在,魏、赵、韩、楚联盟显然不是这种情况,因此能够将秦国逐出华北平原,逼退至函谷关,也算是完成任务了。而在这次攻秦的同时,赵国在西线刚刚被秦国吞并的晋阳城,也乘势脱离了秦国的控制。
    从信陵君窃符救赵(前257年),到这次五国合纵击秦(前247年),魏国算是迎来了一个政治高丨潮丨。两次战役的胜利,似乎让魏国看到了中兴的迹象。但实际上,秦国的战略优势,并没有受到影响。如果说信陵君被历史推到了前面,成为了魏国乃至山东诸侯抵抗秦国的希望,那么接下来的的秦国也将迎来一位战国的终结者:秦始皇。
    日期:2011-02-2602:28:05
    魏国的这次小高丨潮丨,如果按照传统史学的观点,不如认为是“信陵君”个人的政治高峰。似乎是因为这个“英雄”的横空出世,一下子扭转了关东诸侯一味被动挨打的局面。不过这个小高丨潮丨对于魏国来说,不如说是一次“回光返照”。在信陵君死后十八年(前225年),魏国终于还是亡于秦国之手了。这个时间顺序,让我们感觉到魏国的生死的确是系于信陵君一身,亦或信陵君如果活的长一点,魏国的国运也能够长一些。事实真是这样的吗?
    其实信陵君救赵成功的大背景我们已经交待过了,秦国刚刚打完了一场战国史上最为艰苦的消耗战,就当时的情况而言,本身就有些强弩之末的感觉了。秦国的政治家也并非也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所以在长平之战后,并没有立即乘胜追击,一举拿下邯郸。如果不是后来秦、赵双方谈判破裂,秦军也没有这么快就打响邯郸战役。所以说,无论是现代战争,还是古典时期的国家对抗,最终打的都是一场后勤战。你的资源和补给能力,能够决定你是否能在长期对抗中,占据优势,这也就是所谓的“战略优势”。
    如果从潜力和制度来说,秦国的战争恢复能力无疑是诸侯中最强的。不过秦人并不满足于此,他们需要对更高的效率,已快点结束中央之国的分裂局面。在诸多提高效率的方式中,有一种改变是最具战略眼光的,就是通过人力适当的改变地理环境,以提高生存质量和生产力,而这其中,“治水”又是最主要的方式。当年的大禹治水,以及魏、赵、齐等国在黄河下游修建大坝的行为,都可以归为此类。而地处黄河中游的秦国,相比于华北平原的诸候们,受到水患的机率相对较小。因此对于如何处理水利方面的问题,也缺乏足够的经验。不过这并不代表秦国就不需要和“水”打交道了。因为作为一个以农为本的国家,你需要有一些辅助的水利工程,以让那些流淌在天然河道中的水,均匀的覆盖在平原之上,为秦国的粮食生产作出贡献。
    在历史上,秦国分别在他的两大粮仓:关中平原和成都平原,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前者就是我们前面已经解读过的“都江堰”工程;而后者则是我们即将要解读的“郑国渠”。这两项工程对于秦国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秦国的粮食产量保守的估计也就此翻了一倍。如果我们把都江堰修筑的时间和郑国渠开建的时间,与信陵君两次战胜秦军的时间放在一起比较,就会发现其中的关联,两项伟大工程的建设时间恰恰都是在那两次战役之后的第二年。而秦国的战略重心由在前线的攻城略地,转到想办法提升自己的粮食产量,进而提升国力上,可以说是从长平之战中所得到的另一个收获。正是通过长平之战,让秦国真正看清了后勤保障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如果不是粮食不足,赵国也不会冒然出击)。鉴于在今后的征服过程中,类似的大规模攻坚战还会有很多次,秦国需要事先作好充足的准备。所以,将人力物力投入到水利建设中,实属明智之举。
    正如我们之前所分析的那样,都江堰工程的修筑,更多的是有蜀国当年打下的基础,以及利用了当地人才的原因。而关中“郑国渠”的修筑过程,就要曲折的多了。这项秦国国内的工程,甚至牵扯到了国际政治,并将韩国给卷了进来。而这一切,都要从秦始皇登基(前246年)那年说起。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