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节

    日期:2011-02-2101:55:25
    略知战国史的朋友,应当都知晓“信陵君”这个人,而他在战国政治舞台的崛起,正是由于秦国这次的围攻邯郸之战(前257年)。其实无论是在长平之战,还是现在的邯郸之战时,秦国最为担心的都是其他关东诸侯加入到赵国阵营中,特别是在双方处在胶着状态时。为了不让这种情况变为现实,秦国在外交上可以说是威逼利诱,无所不用其极,而这其中重点防范的对象就是魏国了。无论是身处当时的诸侯们,还是现在的我们,都十分清楚,如果赵国完蛋了,接下来倒霉的就一定是韩、魏两国了。只不过韩国这个二流诸侯,早已只能够凭借外交手段在夹缝中求生存,无论是敌是友在战略上作用都不大了,因此最有可能支援赵国的,就是魏国了。
    最后的情况也正是如此,当赵国向魏国求援,并挑明唇亡齿寒的道理时,魏王(魏安厘王)决心派出援军以支援邯郸。问题是秦国也早已预料到魏国会有此异动,因此在赵国求援的同时,秦国的外交压力也被直接传达到了大梁城。秦人的意思很简单,谁出头我就打谁。在这种情况下,魏王又一次犹豫了,所派出去的十万援军在到达漳水南岸后便停滞不前。就象我们在马路中间看到一辆车迎面开来,而又无法判定它的行驶方向时,本能的反应就是止步不前,以根据对方的变化而变化(不信可以试试)。魏国的这种犹豫也是这样一种本能反应,魏王需要看看局势是如何发展的,以决定压宝的方向。
    只是魏人可以又一次的坐山观虎斗,被围困的赵人却等不下去了。正如我们昨天所分析的那样,就算赵国能够凭借坚固的城防措施,以及全面动员所迅速组织起来的军队抵挡住秦军,他们也必将面临和长平赵军一样的命运,只不过这一次整个赵国都将面临无粮可食的境地了(劳动力都基本都被从耕地转移到战场了)。所以对于赵国来说,没一分钟都很重要。在这种情况下,位于战国四公子的赵国平原君,向他的小舅子,同样位列四公子的魏国“信陵君”救援,而后者也因此而上演了“窃符救赵”的惊人之举。窃符救赵的故事,在中国历史上算是一个经典了,所以细节也就不多加描述了,不太清楚的朋友可以百度一下。从表面上看,信陵君是由于与平原君的姻亲关系而冒死救赵的,但实际上,这是一个成熟的政治之举。因为赵国如果有失的话,秦军的目标就会是赵国是一个很明显的事实。只是人性的弱点就是这样的,当还没有事到临头时,总还是抱有一丝幻想,希望时间能够改变一切。如果只是一个普通人,有这样的弱点并不会造成严重的后果,但如果是一个政治家,就不一样了,你必须要有足够的决断力(管理者也是一样的)。魏王并非不知道秦国灭赵之后的后果,只不过较之信陵君而言,缺少一点决断力罢了。
    从战术上来看,信陵君选择在这个时候救赵,时机也是很不错的。秦国自攻击韩“南阳之地”以后,就处在连续作战的状态,特别是在长平之战中自身也受到了极大的消耗。因此这个时候和死守邯郸城的赵军里迎外合,秦军很可能因此而溃败。既然这是一个成熟的政治决定,而不是信陵君的义气之举,那么也应当有其他有远见的政治家或者诸侯国能够看到这点了。实际情况也的确如此,楚国也同样看到了这点。当然,按照外交规则,楚国也一定是在赵国的求援之下,才作出这样的决定的,而为赵国执行这项外交任务的,就是平原君。只不过说服楚王的关键人物,是平原君的一个门客“毛遂”。立下大功的毛遂,其自荐的故事也成就了一句人尽皆知的成语。
    从楚国的角度来看,其实也是非常想去捡这个便宜的,毕竟自郢都失守后,秦军气势如虹,楚国也一直没有机会反击。而作为曾经的超级大国,楚国当然不甘心论为一个看客了。现在经过赵国以命相博后,秦国的后劲明显有些不足了,对于楚国也说,也正是显示实力的好机会。为楚国领命出击的正是同样位列战国四公子的“春申君”。加上平原君、信陵君,战国四公子算是到齐了三个。而邯郸城下的秦军,对于魏、楚联军的到来,并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在经历过那么多场胜利后,邯郸城下的秦军显然没有预料到,有谁在自己占据上风时,还敢去支持对手(阙于之战时,魏、韩两军是在赵军突袭得手后才见风使舵的)。特别是之前的魏国,已经慑于秦国的外交恐吓,在秦赵边境裹足不前了,这更加让秦军有恃无恐执行他们的围攻计划了。
    有了魏、楚两国的援军,邯郸之围算是被解了,赵国也由此获得了喘息的机会。而这次战役所造成的军事及政治后果却远没有结束,特别是魏国就此迎来了一次重新成为政治之巅的机会,虽然这只是一场濒死前的“回光返照”而已。
    今天就写这些了,明天见!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