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节

    日期:2010-12-1900:25:53
    从地缘格局上来看,无论是秦攻楚,还是楚攻秦,连接渭河平原——南阳盆地的丹江通道都是唯一的选择。而现在,占据了汉中盆地和四川盆地的秦国,又多了汉水、江水两条战略通道,对楚国施加战略压力。不过丹、汉、江三水并不是秦、楚之间地缘博弈舞台的全部。我们上一节也解读过了楚国的地缘结构。上述三条个攻击方向,其实攻击的都是楚国的核心区——西楚地区。而楚国长期经营的南楚地区,以及新拓展的东楚地区并没有承受直接的压力。拥有这样的战略纵深,即使你能够将楚国的核心区基本打垮,也并不代表就一定能够获得最终胜利。这样的例子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已经由苏联演绎过了。因此从战略的角度看,秦国如果要灭楚为目标,还可以考虑下,有没有机会在楚国的另两大地缘板块中,开辟第二战场。
    从位置上来看,让地处西北的秦国去直接攻击地处东南的东楚地区,显然是不现实的。如果秦国想在这个方向给楚国以压力,与那个东方大国“齐国”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更为现实。而相比东楚地区,在与“西楚地区”南北排列的“南楚地区”开辟第二战场的机会倒还是存在的。这种可能性的存在,当然是源于秦国已经占据了四川盆地。如果秦人想四川盆地为基地,东向攻击南楚地区,那么现在的湖南省就是他们的攻击方向。只不过无论秦人具体选择什么样的攻击路线,他们都要面临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如果通过湖南西部的那一大片山地,攻击到南楚地区的地缘核心——洞庭湖平原。这片山地虽然没有秦岭那么高,但覆盖的面积和地形的复杂程度却比秦岭地区还要高。而在此经营日久的楚人,已经预先在这片山地中设置了一个边郡——黔中郡,以抵御来自西面的威胁。至于说这片山地的地理学名称,则是叫作“武陵山地”
    日期:2010-12-1900:55:22
    我们先来看看“武陵山区”(注:刚才打成“武陵山地”了,特此更正)的地理结构吧。从位置上来看,这片山地位于云贵高原、四川盆地、洞庭湖平原,江南丘陵的西端山脉“雪峰山”之间。而从形态上来看,武陵山区是属于典型的“褶皱山”。这种有如皱纹,呈弧状一波一波的层叠成片的山体,无论在什么地方,都是属于难啃的硬骨头。象川东的那片护佑了巴国的“平行岭谷”,也是属于褶皱山地形。而与武陵山区相比,川东的那些平行岭谷,无论从高度和密度上看,都有点小巫见大巫了(不过从褶皱的形态上来看,川东显得太明显)。其实如果从地理关系上来看,与武夷山区隔长江相望的“川东平行岭谷”,可以被看作武陵山区的外延。只不过象大部分山地一样,海拔和密度渐低的外围地区,生存环境要好于核心地区罢了。
    要想从这么一大片褶皱山地中寻找通道,是一件很困难的事。不过好在,那些无孔不入的水流已经为我们指明了方向。通过寻找这些穿行于武陵山区腹地与边缘的河流,和它们的运行轨迹,我们不仅能够找到通行于其中的通道,更能够知道那些重要的战略据点,应该如何设置。
    日期:2010-12-1923:36:54
    我们先将武陵山区所涉及到的主要河流罗列出来,它们分别是长江、乌江、清江、澧水、沅水五条河流。其中乌江的中下游河道(也就是南北向的那段),可以被看作武陵山区与云贵高原的地理分割线(乌江东侧的支流也覆盖了武陵山区的西部);而涪陵——宜昌的这段长江河道,则可视作武陵山区与大巴山区的分界线。至于滋养武陵山区腹地(东部)的任务,就主要由清江、澧水、沅水三条东西向流淌的河流,以及它们的诸多支流承担了。
    从形态上来看,清江、澧水、沅水似乎应当归属于同一地缘版块。但在大部分时候,清江和澧、沅两水,却有着不同的归属。这种结果,很大程度是因为他们所直接归宿有着本质差别。尽管在这三条河流中,清江的长度是最短的,但它却是离长江最近,且直接注入长江的。而澧、沅两水要想汇入簸箕,还需要先到湘江里去中转一下。也就是说,要是象人类社会一样划分辈分,清江的辈分要比澧、沅两水高。
    尽管为河流划分“辈分”,似乎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但这种差别,却可以真实的影响地缘结构。因为沅、澧两水以及其它的湘江支流,会因为湘江而很自然的结合为一个地缘板块。而如果楚人希望征服清江流域的话,却并不需要经由湘江中转,所以清江流域和湘江流域,完全可以当成两个独立的地缘版块来经营。当然,由于清江流域处在武陵山区之中,加之流程较短,没有足够的空间形成大型的冲积平原。因此以其为基础所设立行政单位,无法与湘江流域取得平级的地位。但这并不妨碍,它以一个独立单元的面目,与周边的其他地理单元相结合。在二千多年前,楚人就将其与三峡北部地区结合在一起,共同设立了“巫郡”这个行政单位。
    从防御的角度来看,将三峡南北地区,统一在一个行政单位之下,有助于更好的控制这个战略要地,就象如果台湾海峡两边,能够归属于同一国防圈的话,美国的舰队要想再从中间穿行,就没有那么容易了。而对于楚人来说,将三峡南北统一交由巫郡管理,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因为江北的支流“大宁河”,与江南的支流“清江”,都是重要的产盐基地。两河沿线的“宝泉山盐泉”和“清江盐泉”,都曾经是巴人的重要基地和财富源泉。
    不管出于防御的需要,还是控制“盐”这项重要的战略物资。楚国都有必要把三峡南北地区,置于王国的直接控制之下。或者说将巫郡所辖的地理单元,直接控制在江汉平原的管辖之下。由于在二千多年中,江汉平原一直是两湖地区的地缘中心,因此这种地缘结构一直保持到现在。如果你去观察湖南、湖北两省的行政规划,就会发现湖北省不仅在长江以北的大巴山区管辖了大片山地(还包括“上庸”之地),在长江以南的巫郡旧地——清江流域也依然由西楚的嫡系继承者“湖北省”所控制。
    日期:2010-12-2000:31:21
    去除掉“清江流域”这块据有特殊战略意义的地理单元,剩余的武陵山区,就基本是楚国黔中郡的管辖之地了。之所以要在黔中郡之前强调“楚国”二字,是因为秦国在从楚国手中夺取巫郡和黔中郡之后,将它们合二为一,成为了新的“黔中郡”(统一后,又作过调整)。对于志在天下的秦人来说,他们有机会将一些条块分割的地理单元,从全局的角度作一个划分。正如后来的秦“汉中郡”,亦将楚国的“上庸”也包含进去了,成为了覆盖整个汉水中游地区(如果把西汉水视作上游的话),名符其实的“汉中郡”。
    如果单看行政地图,我们一定会感叹黔中郡所覆盖区域之大。这片横跨了渝、鄂、黔、湘四省(市)的土地,从体量上来看,甚至超出了两湖平原(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的面积。这很容易造成一种假象,即黔中郡在楚国最起码是一个地缘副中心。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因为如此复杂的山地之中,可供利用的土地其实是十分稀少的。真正能够供农耕民族利用,并聚集一定数量人口的,只能是大型河流两侧,较为宽广的河谷地区,特别是两河交汇的三角洲。当然,这并不意味着,那些较小河流和山地之上,就没有人类生存了,只不过那里往往就是边缘民族的天下了。并不是说,楚国或者后来统一之后的中央政权,就不能够统治这类复杂的山地。但在具体的控制方法上,往往需要以间接控制为主。这种情况,直到上个世纪前半叶仍然没有太大改变。以至于我们不仅能够在武陵山区中,找到诸多民族自治的行政单位,也能在非常多的影视剧中,看到在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剿匪故事。
    应该说,本身就以蛮夷自居的楚人,在处理边缘民族的问题上还是比较得法的,并没有试图将他们完全融为一体,但控制主要的河流和交通线还是必须的。其实如果从增强地缘实力的角度来看,楚国并没有特别的必要,向武陵山区扩张。征服这片山区所能够获得的收益,比征服巴蜀或者吴越之地要低的多。不过很多时候,边郡的设立,并非是因为那里有利益,而是因为防御的需要。这样一片山地,楚国固然看不上眼,却仍然生存有不少的边缘部族。尽管这些边缘部族的体量都不大,但楚人不去收服他们,并不代表他们就不会为患楚国。
    从亲缘关系上来看,这些边缘部族与楚国的死对头——巴国都存在着很深的亲缘关系。当巴人顺长江而下,袭扰楚国的江汉平原时,他们的这些亲缘部族,也往往会听从巴国的召唤,顺着澧、沅等汇入湘江的河流,袭扰楚国的后花园——洞庭湖平原。对于占据上水优势的巴族和他们的朋友来说,这种袭扰会有很强的突然性和破坏性。而巴国控制武陵山区的山地民族,靠得也不仅仅是相似的出身背景,巴人所控制的“盐”,才是他们能够成为“武林盟主”真正的法宝。可以想见一下,如果武陵山区的山地民族,不和巴人站在同一战线上,他们的生活会多么的“无味”。不过最先拥有有这种“权力”的也并巴人,最起码在他们之前,庸人就曾经做到过这一点(也正是因为如此,庸人才自觉有能力挑战楚国的宗主地位,最终被灭)。
    对于楚人来说,要想彻底解决西线的安全问题,除了把缓冲南阳盆地、江汉平原的上庸、巫郡两地控制在手中。将防线沿澧、沅两水推进至武陵山区腹地,为洞庭湖平原构筑缓冲之地,也就十分有必要了。而从地缘关系上来看,楚人设立巫郡和黔中郡的时间并不会相差太久。因为失去了三峡南北的盐泉,巴人也就没有了控制武陵山地的资本。在这种情况下,楚国要想控制武陵山区,并不需要经过大规模的战争,那些山地之中的蛮夷部落,并不会太介意换一个宗主。前提是这个新的宗主,不要过于干涉他们的内务,而这点,正是楚人的管理特点。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