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节

    日期:2010-12-0801:47:52
    秦楚之间的传统沟通路线,我们在吴楚“柏举之战”中已经有过交待。由于这条路线有部分是沿丹水(丹江)而行的,因此可称之为“丹江通道”。而古人对这条重要战略通道的叫法也有很多种,如“商於道”、“商山道”、“蓝田道”、“武关道”等,这些不同的名称所指向的都是同一路线,即东南方向穿越秦岭,连接关中平原与南阳盆地的战略通道。而每一种叫法,都代表着这条通道上的一个战略要点,在我们解读完这节后,相信大家对这些战略要点的分布也都会有概念了。
    说到秦楚对“丹江通道”的争夺,就要牵出一位战国名人来了,这位名人就是用“连横”之策,破解六国“合纵”之盟的张仪。当秦国从魏国手中收复河西之地后,秦军并没有停止前进的步伐,而是继续东进,方面渡河进入山西高原,攻击魏国的河东之地;另一方面则透过崤函通道,在中原之地攻城掠地。秦国的强大攻势,促使山(崤山)东诸国需要联起手来,以共同应对秦人的东进。在划分阵营后,战争也就不可避免的爆发了,这就是公元前318年,诸国联手的第一次“合纵攻秦”之战。而秦国迎战联军的地点则是在函谷关,在此之前秦国刚刚从魏国手中夺取了陕地的控制权,并在函谷筑关已自守。
    从战术的角度看,秦国在第一次与六国联军交手中取得了完胜(斩首8万有余)。不过这并不代表秦国就有了以一敌六的能力。因为虽然这次合纵攻秦的同盟,有魏、韩、赵、楚、燕五国(齐暂坐壁上观),但实际上与秦军在函谷关接战的还是三晋军队,楚、燕两国由于暂时没有与秦国有地缘矛盾(即使秦军攻入中原,损害的也主要是三晋的利益),因此只是作了个战略姿态,并没有实际行动。
    不管是以一敌六,还是以一敌三,秦国在函谷关大战中的胜利,都足以让山东诸国胆寒,和让秦人东进的决心更加坚定了。而在这时,就秦国的战略方向而言,秦国内部出现了两种声音。这两种声音在秦取巴蜀一节中,我们已经说过了。前一种意见的代表就是张仪,其基本观点就是挟函谷关大胜之威,直取洛阳盆地,然后入主中原;后一种观点则是司马错的,先灭巴蜀,再图楚国。应该说,后来秦国的战略是综合了这两种意见,即在灭掉巴蜀对楚国取得地缘优势后,转过头去继续透过崤函通道向中原渗透。
    秦国试图通过崤函通道这条传统路线直取中原的想法,暂且不论正不正确。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虽然秦国在对三晋的军事对抗中,已经取得了心理优势和扩张了领土,可山东诸国中实力最强的楚国,却还没有与秦国正面对抗过。即使秦国在函谷关大战后,旋即并吞巴蜀(前316年),也没有损害到楚国的“领土与主权完整”。
    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从纯军事的角度看,秦国也有必要与楚军直接展开一场战役,以在战场上打击对方的信心。更为重要的是,秦国在东、南两线咄咄逼人人的作法,已经让楚国深深的感到了秦国战略威胁(占了巴蜀之后,秦人对楚国形成战略威胁的攻击线路,甚至要多于“三晋”)。所以秦国即使不寻机主动攻击楚国,楚国也需要对秦国的扩张行为作出反应了。不过和大部分战争开启之前的情况一样,政治家们总是试图在军事家之前,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即使不能解决问题,也希望为日后的军事对抗多争取些战略资源。这次为秦国出面的,仍然是那位纵横家——张仪。而他用来施展外交手段的同时,也抛出了一个重要的地缘版块“商於之地”作为筹码。
    日期:2010-12-0900:35:57
    说到“商於之地”,就不得不牵出两位重要的战国人物来,一位就是为秦国行变法之事的法家代表——商鞅;另一位就是为秦国施边连横之策的纵横家——张仪。商鞅和“商於之地”的关系,在他传世的这个名字里就可以看到。实际上商鞅最早是叫“卫鞅”的,因为他来自那个以出产人才著称的不倒翁国家——卫国。而之所以被世人改称为商鞅,是因为他有功于秦国,被封在“商”地,而这个“商”地,就是“商於之地”。至于说张仪之所以和“商於之地”扯上关系,是因为他用这块地来忽悠了楚国。简单点说,就是用这块本属于秦国的土地,来换取楚国在政治上倒向秦国。因为当时的楚国,和山东半岛的齐国结成了同盟。从地缘战略上来看,这倒是符合远交近攻的策略。齐楚联盟能够形成,还有一个地缘方面就是,两个国家都是边缘国家,和秦国一样,也需要向中原渗透。在这种情况,齐、楚两个大国结成的同盟,理论上比与三晋之间所结成的同盟要稳固。而同样图谋中原的秦国,显然不希望这种情况发生,因此张仪对当时的楚王“楚怀王”承诺,如果楚国与齐国断交,就割让“商於之地”给楚国。
    后来的结果是,楚、齐断交之后,张仪并没有如约交出六百里“商於之地”,而是改口称承诺的只是方圆六里的土地(让我想到现在某些商家的做法)。秦楚两国由此围绕“商於之地”,引发了一系列的战争,并直接导致了楚国的衰弱。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是一块什么样的地缘板块,能够左右秦楚两国的战略格局。
    日期:2010-12-0900:49:26
    如果从地理结构上来看,所谓的商於之地,其核心区是在“丹江通道”的上半段。这段为秦国所控制的战略通道,称得上是真正的“丹江通道”,因为丹水从它的中间穿过,所冲积而成的河谷,也被称作“商丹盆地”。从目前的行政架构来看,盆地主要是由西端的“商洛市”和东端的“丹凤县”所辖(盆地名也来源于此),而卫鞅所受封的“商邑”也正是在现在的“丹凤县”,这也是秦国在这条方向上的最后一个城邑。
    如果从地形图上看,商丹盆地的宽度不算很宽,特别是与它的长度相比,因此很容易被人忽略。要是与关中或者南阳这种大盆地相比,商丹盆地当然算不上什么重点地区了。不过在秦岭的腹地,山高谷深的地形中,有这么一条狭窄的,勉强够得上盆地的土地,还是非常难得的,尤其是它还位于连接关中——南阳两个重要地理单元的战略通道上。这样一个可以有自给能力的区域无论归属了论证,都意味着他掌握了丹江通道的控制权。
    日期:2010-12-0901:27:30
    虽然说商邑是秦国在丹江通道上最后一个战略据点,但它并不是秦国在这个方向的边境所在,或者说它还不是秦楚分割线。丹水在流经商邑之后,就向南拐了个弯,然后也象秦岭中的诸多河谷那样,行走在悬崖峭壁之间了。如果没有别的路径可以选择的话,秦楚之间的这条大动脉,应该也还是要依靠栈道来打通了。不过从商邑东行,顺着丹水原来的方向一直向东南方向沿伸,有一条现成的谷地可以通过,直达南阳盆地。也许在最早的时候,这条直线穿越秦岭的谷地,是丹水的故道,也许丹水从一开始,就是走这样的曲线。但不管怎么说,所谓的“丹江通道”,最终还是直线连接了秦、楚两国。
    在商邑的东南面,丹江通道的最窄处,为了防御楚国,秦人在此构筑了一道关卡叫作“武关”,由于关卡边上的山体叫作“少习山”,因此在春秋之时,这道关卡也被叫作“少习关”。对于秦国来说,武关就是它的西南门户,和丹江通道上防御楚国的最前线。由于在“关中四塞”中,丹江通道在关中平原的出入口,离秦都“咸阳”是最近的,因此武关和“商”地对于秦国来说,有着重要的缓冲作用。
    按道理来说,这样一个重要的缓冲地,秦国是很难拿来和楚国交换的。即使秦人作出这样的承诺,应该也很难取信于楚国的。不过对于秦国来说,如果要让楚国动心的话,只能用到与秦楚交界的土地。真要是在陇西划块地给楚国,是没人会相信秦国的诚意的。也许在刚刚征服的汉中分地和四川盆地划块土地给楚国,也是个办法。只是对于它们,秦人还需要时间消化,这样一个不稳定的区域现在拿出去交换,楚人未必愿意。
    其实虽然商於之地之于秦国,有重要的缓冲作用。但也并不意味着失去了它,秦国就门户大开了。因为秦国在通道的入口处,丹水源头之西的山谷之中还有一道关卡,叫作“峣关”,作为秦人在秦岭之中的最后一道防线。而“峣关”所在地,在行政上则归于“蓝田”所辖(现在的蓝田县)。而蓝田一方面是秦人进入丹河通道之前的最后一个战略基地;另一方面在敌人攻占整条丹江通道后,蓝田也是秦人在关中平原上的每道防线,失去的这个战略要点的话,咸阳基本就只能依托渭水展开抵抗了。正是因为商於之地以西,秦国还有一道防线,所以楚国才轻信了张仪的承诺。否则拿自己核心区的安全,出来交换的话,是无法让楚人相信秦国诚意的。
    如果说由于武关的分割,秦国算是占据了丹江通道的上半段,那么占据整条通道下半段的楚国,又有什么样的战略布局呢。这也就是明天的分析方向,到时候会有个新的地缘概念——“丹淅之会”浮出水面。
    祝大家睡个好学觉!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