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节
日期:2010-10-2700:15:12
宝宝睡了,我们开始吧
============================================================
嵩山、箕山、崆峒山三山,其中最有名的当属最北边的嵩山了。所谓名山名水,一般比较知名的山都会有名水相伴。而嵩山之南也的确有一条上古名水——“洧水”流出。洧水在上古的名气是来源于黄帝,据说当年黄帝进入中原以后,就是活动于此的。黄帝的事实在有点太久远了,尽管从地缘的角度看,这一带的确应当是黄帝入主中原的第一站,但由于没有文字、考古方面的直接证据,无法成为信史的一部分。不过当年东迁的郑国是以郁水流域为中心区域的,却是确认无疑的。因为郑国的新都“新郑”便是在洧水之阳。由于这里实在是块风水宝地,数次迁都的韩国最终也定都于此,所以现在的新郑市才有“郑韩故里”之说。不过韩国人要想从宜阳渗透到新郑,还有一段路要走。至于怎么走,我们一会就会分析到。
如果嵩山之南对应的是洧水,那么箕山之阳对应的就是淮河的主要支流——颖水了(其实郁水也是颖水的一条支流,或者说一个源头)。要说颖水在上古也孕育出了一会中华始祖,其在中华文明中的地位应该仅次于炎黄二帝,他就是“大禹”。至今在箕山之东,颖水之北,还有一个城市被命名为“禹州”。而在战国时期,禹州的名字是“阳翟”。在韩国的历史中,这个城邑也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现在颖水算是淮河的第一支流了,不过在先秦,它南面的汝水才是真正的老大。与汝水对应的山体,是伏牛山脉东北角的“崆峒山”。汝水正是发源于崆峒山北,然后转折向东南方向,穿由箕山——崆峒山之间的谷地,进入中原腹地,并最终注入淮河的。说到崆峒山,现在的人们大多会想到六盘山脉上的那座“崆峒山”(甘肃),其实上古的崆峒山,以及后来的道教名山,初指的就是汝水之源的这座“崆峒山”。看过《封神榜》的朋友应该对“广成子”这个神仙有印象。这位广成子也是道家所认定的始祖,修行地正在于此。不过现在汝水之南的这座崆峒山,已经改名叫“西泰山”了,倒是可惜这文化资源了。
日期:2010-10-2701:06:29
无论是陆浑戎,还是后来的韩、秦等国,如果想绕过洛阳盆地进入中原腹地的话,在到达宜阳这个点后,向东横渡洛、伊两水,然后再从嵩、箕、崆峒三山之间的谷地进入平原地带,也是一种选择。只不过由于山体和河流走向的问题,这个方向的道路不太好走罢了。更为重要的是,如果你不能控制伊洛两水下游的平原地区的话,这条通道战略安全其实是没有保障的。就象晋国和后来的魏国,虽然不一定能够清除干净崤函通道附近的戎狄,但随时出击,切断这条交通线的能力还是随时保有的(崤之战就是典型的例子)。
在春秋之时,诸侯之间的兼并还未达到白热化程度,对于周边山地上的边缘部落,也多是采取间接控制的手法,即你不生事,我也不费力去打你。在很多时候,这些戎狄还会被华夏诸侯们所利用。陆浑戎被晋国安排到伊、洛两不的中上游,正是因为他们可以帮助晋人稳定洛阳盆地的局势,以让晋国可以专心致志的参与中原争霸。
就陆浑戎的战略作用来说,并不只是防御性的,前面我们也说了,从伊洛河谷,可以东南直接切入中原腹地,而从地缘格局上来看,陆浑戎如果这样做的话,事实上最受影响的是楚人。因为对从南阳盆地出来的楚人来说,沿伏牛山、洛阳盆地东麓北上河、济流域的路线,就随时可能受到攻击。而晋人把听命于自己的陆浑戎安排于此,正是为了从侧翼对试图北上的楚人施加压力。
实际上如果陆浑戎站在晋国一边,参与晋楚争霸的话,那么洛阳盆地东侧的郑国,所承受来自南面的压力,也会大大减少。而以“事大”为生存法则的郑国,随之而来的政治选择就会是倒向更占优势的晋国。有鉴于此,如果楚人希望北上争霸的话,首先就要让伊、洛河谷的戎人倒向自己,以此来保证自己前行线路的安全。
最终完成这个设想的,就是那位“三年不鸣,一鸣惊人”的楚庄王。只不过他在进入伊、洛河谷,打服陆浑戎后,并没有马上转入中原争霸。因为到达洛水之畔的楚人发现,东周的王室就在眼前了。
日期:2010-10-2701:56:15
如果是晋国之类的华夏诸侯,在有机会进入洛阳盆地时,想的最多的应该还是如果“奉天子以令诸侯”,并不会有取而代之的想法。不过对于本来就以蛮夷息居的楚人来说,早就自立为王,在政治地位上将自己等同于周王室了。因此在无限接近“洛邑”之后,楚庄王才会生出取而代之的想法。随后所发生的事,也造就了一句著名的成语“问鼎中原”。
对于楚庄王问“问鼎”于周王室的结果,习惯于将成败得失寄托于某位英雄人物身上的“文史”学家们,一般认为是一位叫“满”的王室成员起了关键作用,认为是这位王孙一番义正词严的演讲,让楚人知难而退了。事实促使楚人放弃这个“斩首计划”的根本原因,还是考虑到周王朝的组织结构。在周王朝层层分封的政治制度之下,整个王国实际上是被分割成为互相独立的,以诸侯为标签的地缘板块的。这种制度之下的王室,更多的只是一个名义上的天下共主罢了。如果它自身所直接控制的土地够大,实力够强,那么倒是可以凭借自己的力量间接管理下面的诸侯;反之象东周王室这样的地缘实力,基本已经变为一个象征了。也就是说,楚人即使灭了王室,他们最多也只能得到洛阳盆地,并无法让其他的诸侯就此臣服于楚国。而这样做的政治风险是非常大的,因为在此之前,楚人凭借自己强大的实力,尚可以让一些务实的华夏诸侯加入自己的联盟,与晋、齐等大国争霸中原。但如果把东周王室干掉的话,那些华夏诸侯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就此放弃自己“高贵”的出身,臣服于一个蛮夷之国的。为了自己的华夏身份,他们一定会联合起来对付楚国。这样的话,楚国的实力在强,也无法以一敌众。
因此楚国最终并没有真的对周王室下手,而是按照传统的游戏规则,东入中原开始了争霸的历程。而征服陆浑戎之后,在楚人强大的压力之下,郑国也开始倒向了楚国。最终继晋文公之后,楚庄王成为了春秋的第三个霸主。
失去对伊、洛河谷的控制,晋人也就等于失去了攻击楚人核心区的能力。因为当年依附于晋人的陆浑戎,既然可以在楚人北上时,袭扰他们的攻击线路,那么现在选择唯楚国马首是瞻的陆浑戎,也同样可以在晋人南下时,做同样的事情。因此对于晋人来说,他们所要做的,就是完全灭掉陆浑戎,将伊洛河谷掌握在自己手中(光打服不行,晋人走了后,又有可能倒向楚人)。
晋灭陆浑戎之战是在公元前525年,要想完全灭掉这些山地之中的戎狄并不是件容易的事,熟悉地形的他们,即使不能依地形阻击晋人的进攻,也可以分散躲进山中,坐等晋人退兵。因此在晋人需要有一个合理的理由,进入伊、洛谷地。这个理由倒是现成,而又冠冕堂皇的——祭祀洛水和涂山。在解读洛阳龙门(伊阙)和大禹治水的关系时,我们曾经说过了,伊阙以南的伊水河谷,就是洪水之源,也就是大禹治水功成之处。而大禹治水之后大会诸侯的“涂山”也正是在此(最起码晋人是这样认为的)。至于说洛水,对于周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当晋人借祭祀之名渡过洛水之后,丧失了警觉性的陆浑戎也就难逃覆灭的命运了。贵族们的逃亡方向,自然是可以为他们提供保护的楚国;而死里逃生的普通部众,则选择了更为自然的逃亡线路——顺着伊河向北逃亡。只不过他们还没有到达伊阙,就被早有防备的周人所尽数俘获了。
日期:2010-10-2702:23:43
在晋国分裂为三晋之后,晋国在伊、洛河谷的控制区也被韩国所继承了。这时的韩国当然没有实力去挑战楚国了,他们的真实目标是洛阳盆地东侧,中原腹地西侧的“郑国”。对于领地内缺乏大平原韩国来说,郑国所占据的那些中原腹地,有着非常大的吸引力。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将都城设在洛阳盆地西南大门的“宜阳”,而不是西北方向的“渑池”只是第一步。因为从宜阳的位置来说,不仅能够直入洛阳盆地腹地,更可以沿着当年陆浑戎袭扰中原的线路,绕到郑国的后方去。
为了完成吞并郑国的计划,韩国其实很早就在做规划了。在韩、魏、赵商定划分晋土时,韩国就着重提出要分得虎牢之地。经过长期的博弈,这个洛阳盆地与中原腹地交流的东大门,控制权已经由郑国而转给晋国了。而韩国希望得到这个战略要点,当然不是为了防备郑国从中原发起的进攻,而是为从北线对郑国施压。
对于已经习惯墙头草定位的郑国来说,如果在北方经受晋国或者三晋压力过大的话,他们很自然的选择是向南面的楚国寻求保护。而为了防止楚国对韩国的支援,韩国所要做的就不仅仅是从伊河河谷,穿越嵩、箕二山袭扰一下那么简单了。韩国需要实实在在的在郑国南面钉上一颗钉子,以从地缘上割断郑、楚两国的直接联系。因此在公元前408年,韩国伐郑,攻取了颖河之阳的“泺邑”,并将之改名为“阳翟”(现在的禹州),定为韩国的新都。
韩国将阳翟定为新都,首先当然是为了入主中原的需要,毕竟韩国下一步,需要以郑国为目标,开拓中原的土地了,有了阳翟这个突出部,韩国实际上对郑国形成了一个“C型包围”(而且郑国还无险可守)。如果郑国东侧的诸侯再成为韩国的盟友的话,那么郑国被灭就是迟早的事了。要想做到这一点,三晋中的另一个重要成员,魏国就必须粉墨登场了。
今天就写到这了,祝大家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