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节

    日期:2010-10-0421:25:17
    在代郡为赵国管理了蔚县盆地以北那些呈条状分割的盆地以后,大同盆地的核心地区被归入了雁门郡的管辖范围。如果说代郡可以通过“飞狐道”,控制赵国东西国土的北部交通线,那么“雁门郡”的保护对象就是忻定盆地和太原盆地。而保护的重点,自然是那些交通要道了。
    总得来说,大同盆地与忻定——太原盆地沟通的通道有两条,这两条交通线上所设立的关隘在历史上都很有名,并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们就是“雁门关”和“楼烦关”(宁武关)。如果你想从忻定盆地直接进入大同盆地的话,那么位于恒山山脉之中的“雁门关”就是必经之路;而如果你不介意多走点山路的话,那么西面还有一条道路可供选择,那就是先进入吕梁——云中山脉之间的谷地,北出“楼烦关”绕过恒山山脉的西端,进入大同盆地。对于这条通道的地理结构,我们在赵国灭代一节已经分析过了。吕梁——云中谷地实际上是为汾水和桑干河的上游所共用的。也就是说,你即可以从忻定盆地进入谷地,然后沿桑干河北入大同盆地;也可以从太原盆地出发,绕过忻定盆地直接进入大同盆地。
    控制了雁门、楼烦两个关口,赵国在山西高原的核心区就不会遭受那些游牧民族的侵扰了。不过虽然从大的方向来说,那些游牧民族都是来自蒙古高原,但在具体的进攻路线上,却还是有不同的选择,因此我们还必须了解,赵人在走出大同盆地后,还需要面对什么样的地理环境。
    日期:2010-10-0423:36:03
    如果我们观察现在大同盆地的地理结构,会发现它的地缘中心——“大同市”是在北部,即大同盆地的北出口处。这一点很好理解,就是为了集中力量防御来自蒙古高原的威胁。如果大同这个点丢了,即使那些草原骑兵不继续向南劫掠整个大同盆地,也可以向东绕过设在张家口盆地西、北的第一道防线,经阳原侧击宣化盆地和怀延盆地。
    当蒙古高原的游牧民族,越过阴山一线之后,并不会马上到达大同盆地,在此之前他们还必须穿越一片杂乱无章的丘陵地带。这些位于阴山南麓的丘陵,我们可以称之为“阴南丘陵”。而这些处在农牧分割线上的丘陵地带,其整体气候环境虽然要好处阴山以北地区,但阴山山脉在这个方位的断续存在,即不能保证它的气候稳定,也不能保证它的地缘安全。因此我们现在可以在这一地区,看到乌兰察布、察哈尔右翼前旗,这些出自蒙古文化的地名;也能够找到丰镇市、尚义县、凉城县、义和县,这样属于汉文化体系的地名。
    由于阴南丘陵地理结构不适合防御,也使得包括赵国在内的历代华夏政权,虽然也曾经在此构筑过多道长城防线,但这些没有险峻山势和大河依托的“草原长城”,不仅在外表上无法和八达岭长城相提并论,在防御的功能上更是乏善可陈。也正因为此,在经过长期博弈后,大同不仅成为大同盆地的地缘中心,更成为了整个阴山山脉——恒山山脉之间地缘中心,(这个中心地位,最迟在西汉就已经确立了。当时叫“平城”,为代国的都城。而代国的封地覆盖了云中、雁门、代三郡)
    日期:2010-10-0500:25:11
    不过在战国时期,赵人却并没有把雁门郡的郡治放在大同这个点上,而是放在大同盆地西侧的,一个叫“善无”的城邑中。要想清楚赵人为什么要这样做,就要了解一下游牧、农耕文化各有什么优势,以及赵人扩张的动机。首先农耕文明的优势在于,这种生产方式能够在单位土地上,养活更多的人口(一亩耕地,现在可以养活一口人,而现在的蒙古草原,30亩草原才能养一只羊),自然也就拥有更大的地缘潜力。而游牧民族对于农耕文明的优势则在于:一是拥有强大的机动性;二是生产方式决定了他们全民皆兵的组织结构,并且游牧的生产方式可以很好的提升单兵素质。
    问题是战国时期的中央之国,由于诸侯之间的战争不断,其政权和社会的组织结构也是一直处在战争状态,或者说也是处在全民皆兵的状态(否则以当时的人口,动辄数十万兵力的战争是不可想象的)。这种拥有农耕文明背景的“先军主义”,一旦动员起来是非常可怕的。足以提供数倍于游牧民族的兵员和后勤保障(所谓“耕战”的精髓就在于此)。因此即使赵国和其他诸侯不试图北进的话,当时的游牧民族也还不至于影响中央之国内部的地缘博弈。从这个角度看,赵国和燕国之所以要向北扩张,并非是因为受不了那些游牧民族的压力,而是为了获得更多的耕地,以支持他们在中央之国内部的战争。只不过当他们合力进逼到农牧分割线时,就没有动力再向北扩张了,而这个时候,那些被迫放弃那些水草丰美土地的牧民们(能种粮食的地方,更能长草),在看着他们的邻居们丰衣足食时,利用自己的优势在饥荒之年南下打打草谷,进行一下“再分配”也就成为人之常情了。在这种地缘背景下,华夏政权所修筑的长城,只是为了消极的进行一下防御,以保住自己的胜利果实,并不代表他们与游牧民族之间的实力对比出现了逆转。
    就赵国的情况而言,在拥有农耕技术以及全民动员的组织形式之外,还额外的进行了“胡服骑射“的改革,这样的话,游牧民族相对于农耕民族的另一个优势,也被抵消了。因此赵国在战国后期与秦国的PK时,其实并没有在北线承受同等的压力,有了阴南丘陵这个缓冲带,以及构筑于它南北的两道防线,赵国足以保证他那些大型农耕区的安全。
    不过赵国在大同盆地以北地区,还是部署了强大的兵力。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除了那些“食之无肉,弃之不舍”的阴南丘陵以外,真正需要赵人与游牧民族激烈争夺的土地,并非是阴山山脉以北,蒙古高原那些“无穷之地”,而是在阴南丘陵的西面。在这个方向,阴山山脉与黄河之间,还有二块极具开发潜力的土地,直接暴露在蒙古高原的面前。而这两个地理单元,就是被合称为“河套平原”的“前套平原”和“西套平原”。至于雁门郡看似偏西的地缘中心,也正是为了支持赵国在河套平原的扩张而定立的。
    日期:2010-10-0501:19:20
    虽然我们经常为外蒙古独立出去而感到扼腕,但在古典时期的华夏文明眼中,并没有特别的兴趣去控制这些不毛之地。而这些不适合耕种的土地,也并非就一定适合放牧,因为无论是人工培育的粮食作物,还是自然生长的牧草,都需要有水量充足的土地。如果不是农耕文明所拥有的强大力量,那些草原民族也决不介意把华北平原那些良田变为草场的,就象他们之中最为成功的族群——蒙古人所做的那样。这样做虽然保住了游牧民族原有的优势,却也无法挖掘出中央之国核心区的地缘潜力,更无法供给原有的人口密度;而在蒙古人之后,渔猎出身的满洲人就聪明了许多,只是将那些良田据为己有,并没有去改变他们的使用性质(所以清朝有260多年的国运,元朝只有不到百年。)
    仔细观察蒙古高原的地理结构,我们会发现这片看似广袤的高原,大部分为戈壁沙漠所覆盖,真正优良的草场并不多。而这其中靠近农牧分割线的地区,自然条件是相对最好的,也正因为如此,如果不是被华夏政权逼的没办法,游牧民族是不愿意越过蒙古高原中心的戈壁沙漠跑到外蒙古地区的。
    在蒙古高原南沿的那些优良草场中,河套平原无疑是最让他们魂牵梦萦的。在这里,由狼山、阴山、大青山所构成了阴山山脉主脉,削弱了来自蒙古高原的冷空气;而两次拐弯,水流趋缓的黄河水,则使得这片土地不用靠天吃饭,随时拥有充足的水源。更为重要的是,阴山山脉与黄河以南的鄂尔多斯高原之间,存在一定距离,为河套平原的诞生提供了足够的空间,否则象晋陕大峡谷那样的线性结构,无论是长草还是种地,都没有什么潜力。从这个角度看,河套平原也可以被称之为“河套盆地”。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