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节
日期:2010-09-2507:54:42
现在再来说说这次“DYD”事件中所包含的战术层面的东西。那起有导火索意义的撞/船事件,究竟是某一方有意为之,还是一起纯粹的偶发事件。现在都不会有官方的答案出现,所有的结论都只能是猜测(也许多年以后会有解密的)。不过从事后中方的反应速度和程度来看,对于此类事情的发生,应该是有了充足的预案的。包括去那么敏/感的海域作业,船长和船员应该都事先接受过外事培训的。并不是说让他们直接参与什么“阴谋”,但最低要让他们知道,如果被日本扣了,千万不能认罪。现在看来,船长做的还不错,史无前例的准备用包机接回,也算是一种奖励。
日期:2010-09-2507:56:21
从目前的国际形势,以及事前中/日双方的关系来看,中方在这次事件中还是占据了主动的。我之前曾经说过,在此之前,日本就X土出口,东H石油、日企在华利益保证(我一直不相信,在中国工人会真的有能力自己组织起来搞B工。为了GDP,地方政府一定会避免这类事情发生的),等问题上受到了中国很大的压力,并且在积极寻求和中国会谈。对于这些问题,如果中方完全置之不理,那理就不在中方了。如果谈的话,那就意味着要作出一定程度的让步。因此需要有一个上升到主/权高度的理由,来中止这些谈判。
日期:2010-09-2507:57:15
这样做的战略目的在于测试日本对华的经济依赖度,以影响日本在向东还是向西问题上的态度。在之前的中日关系处理上,总体上,双方还是合作双赢的。这主要是出于中日经济当初是有很多互补之处。即日本需要中国的市场,而中国需要日本的技术和资金。不过随着中国在实力上的提升,日本在中国的市场反而有下降的趋势,而中国在资金和技术上对于日本的需求度也越来越低。也就是说中国对于日本的地缘优势也开始显现出来了。这种时候,中国就需要利用这种合作关系施加对日本的影响,以让双方的关系回复到应有的位置。
如果用下棋论来解读中南海的布局,可能会让很多朋友不屑。但种种迹象表明,中方在某些资源的配给上,的确有有意引导的意思在里面,这些资源包括市场资源以及矿产资源等。关于中国用国内庞大的市场,作为筹码影响西方的对华政策,其实已经不是秘密了;至于用优势的矿产资源作为武器,在这次中日博弈中,也明白无误的被使用了。对日煤炭和稀土的供给谈判,就是在红果果的摊牌了。
在这里需要多说一句的是稀土,关于稀土资源被贱卖,一直是民间民愤比较大的事情,似乎直到最近才得到重视。但这里面的可疑之处在于,中南海方面不可能不知道稀土的重要性,以及中国在这方面的优势所在。早在邓小平92年南巡的时候就提出了“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的说法,重视程度可见一斑。以中国的体制,当时控制稀土的开采与出口,决不是什么难事,而这件事情直到现在才做,并不是看起来那么简单。
我们可以假定一下,如果当时中国控制稀土的出口,会出现什么情况。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就是,中国的稀土资源被“保护”起来了,虽然单价上升了,但出口量也会减少,总体的收益并不会有质的变化。直接收入减少其实不是最重要的,因为如果是出于保护和利用资源的目的,出口原材料是最低端的作法。也就是说,如果中国希望将稀土的附加值发挥到最大,就必须在稀土的应用技术上有突破。问题是当时的中国并没有这个能力(现在也不够),想从国外直接购买技术也是不可能的。因此如果想让稀土资源产生经济效应,直接出口似乎是唯一的途径了。
从经济效益的角度看待稀土的出口,并不能解释单价问题。因为正如我们刚才所分析的,中国完全可以采取控制产量,提升单价的办法,以让价、量达到一个合适的比例。即用尽量少的产量,来达到同等的产值。而我们所看到的情况,是中国长期“放纵”稀土的“过度”开采,压低市场价。如果从市场的角度来解释的话,这实际上是一种“倾销”行为。只不过大家都乐得从中取利,绝大部分国家也不会因此而影响自己国内的就业率,因此不会有谁傻到对于低价出口资源的国家,提出反倾销诉讼(要是中东那些产油国肯低价倾销石油,大家都笑不动了)。比之石油资源,稀土其实更具可控性,一则它本身作为功能性金属目前在相关材料中是无可替代的(油价涨得太厉害,替代能源就出来了);二则是它的分布区域有限。
即使我们不去揣测在十几年前,是否有更高层面的稀土战略,但现在的结果就是,中国掌握了稀土的定价权,并且让国外的那些稀土矿因成本问题而倒闭。如果从抢占市场的角度看,这可以算是一个成功的案例。至于说在开采中所产生的环境问题,最起码在十几年前,并不是考虑的重点。
当世界都在依靠中国的生产的低价稀土资源时,也就是中国到了收获的季节。控制出口,导致国际市场稀土价格上升,当然有可能让国外那些关闭的稀土矿重新获得利润空间,并死灰复燃。但问题在于,中国所控制的仅仅是稀土的出口量。如果你把与稀土应用相关的技术带到中国,并以中国为基地生产这些高科技材料的话,你仍然能够享受到这些平价资源,甚至有可能会得到其它的优惠条件(比如退税一类的扶植政策)。这种诱惑对于企业来说是致命的,也是无法抗拒的。至于说让这些企业到中国来生产稀土产品,中国能够获得什么,已经被无数次验证了。
中国在材料学基础研究上的弱势地位,已经被很多专业人士指出过了。这一点也已经成为中国发展高科技制造业的瓶颈。简单点说,就是即使你能把一台机器,模仿的分毫不差,但没有合乎要求的材料也是白搭。而材料合成技术并不是你能分析出它的成分和比例就能够模仿成功的。并不是说所有的合成材料中都要运用到稀土中的元素,但稀土在高科技材料中的运用无疑是很广泛的。有鉴于此,如果诺干年后,有能告诉我,中国早在邓小平时代就开始布局稀土战略,我并不会感觉到奇怪。
以上内容是从战术层面上分析,中日博弈中,中国有哪些牌好打,又是否占据了优势。而从战略层面上看,中日之间的这场博弈,以某种方式集中爆发出来是不可避免的。
日期:2010-09-2518:17:50
呵呵!我就知道一提到“下棋”两个字,就一定有朋友站出来反讽。其实倒也没认为二三十年前,就有人能看清现在的一切。只不过具体对于某一方面,进行一下战略布局,并不算什么意外。当然,如果认为所有的政治家,特别是中国的政治家,都是些看到到眼前利益的人,那也是你的权利。事实上拥有一定的战略眼光,是一个政治家的基本素质。
另外说明一下“鄙视枪沙发的2009”不是我的马甲,而是一位经常参与讨论的朋友。我个人对于激情和热血的态度,在前言里面已经表明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