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节
日期:2010-09-1622:41:01
关于箕子朝鲜是否一开始就是建立在朝鲜半岛北部,现在有不同的意见。有一种说法是当时箕子建国的地方应该在“辽西”,其实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下辽河平原”;还有一种说法是应该是先建立在燕山南麓,后来才迁往燕山以北。这几种意见其实并不矛盾,因为一个部族的迁移本身就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当周人的势力还未到达燕山南麓时,箕子先在华北平原北部落脚也是有可能的,其后随着燕国的北进,这些商朝遗民再越过燕山山脉,进入下辽河平原是他们唯一的选择。不过如果箕子和他的族人,不是一步到位的到达平壤平原的话,他们在下辽河平原也应该不是迫于燕人的压力再行迁移的。昨天我们已经分析过了,以下辽河平原对北线敞开式的地理结构,那些窥视农耕民族财富的边缘民族,是不会让他们得到安宁的。因此无论箕子朝鲜是什么时候落脚朝鲜半岛的,当燕人进入下辽河平原时,是没有成熟的政权组织来阻止他们的扩张。而当燕人越过鸭绿江,试图进入平壤平原时,真正的挑战就来到了。
如果燕国能够集中全部力量,对下平壤平原进行突破,他们应当还是有很大的胜算的。不过燕人之所以要向北方扩张,是希望以这些边缘之地,来支援他们在华北平原的核心区。也就是说,燕国需要的是从燕山以北抽血,而不是输血来扩张国土。因此,燕国甚至不可能集中下辽河平原的资源,来对付平壤平原。如果盘据于平壤平原之上的,仍然是那些处于“原始”状态的渔猎民族,也许燕人很容易用武力或者羁縻的手段收服他们。问题是曾经入主中原的商族,这时也已经是成熟的农业民族了。他们所掌握的农业生产技术并不比燕人落后,并且平壤平原的纬度甚至比燕国的都城还要低一点。也就是说,平壤平原的地缘潜力,已经被充分开发了。对付这样一个成熟的农业社会,战争形势将很可能会变成持久战(农业社会对于土地的依赖是非常深的,一般不会轻言放弃。而渔猎、游牧民族的生产特点决定了,他们并不过份依赖某一块土地)。另一个可能会拉长战争时间的因素,其实也是因为农业社会的特点所决定的,那就是城邑的建立。为了保卫那些辛苦开耕出来的土地,农业民族用城墙来保卫自己定居点的欲望是最为强烈的。这也直接导致了华夏族作为世界上最纯粹的农业民族,也成为了最会筑城的民族,长城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西方那种城,更多的是一种“堡”)。就直接继承了商朝成熟文化的箕子朝鲜而言,他们构筑在平壤平原北部的都城,本身就具有很强的防御力。
当燕人无法象横扫下辽河平原、辽东丘陵那样,迅速控制平壤平原时,他们也必须建立一条防线,来保住自己的突出部了。而这条防线的核心,当然就是长城了。
日期:2010-09-1623:18:04
燕人在鸭绿江以南修筑的长城,并不为大家所熟知。之所以会有这种情况出现,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因为史记中记载,燕长城是东起“襄平”(今辽阳市)。这个“襄平”邑的地缘作用,我们后面分析燕国“塞上五郡”时会作解读。现在我们只需知道,它是在辽东丘陵的西缘就行了(不知道辽阳在哪的朋友,看附图就行了)。如果燕国仅仅是为了对抗来自西辽河平原的地缘压力,将长城修筑到辽东平原,的确就可以了。不过实际上燕国的势力已经越过辽东半岛,进入朝鲜半岛了。因此燕国北方防御体系的起点,并不是在辽东丘陵的西缘,而是在平壤平原的北侧,也就是大同江以北地区。至于说史记中记载的燕长城起于“襄平”,与燕国在朝鲜半岛构筑防御体系,并不矛盾。因为在我们的印象中,长城应当是一个连续的防御体系,如果朝鲜半岛上的防御体系是单独存在的,没有通过辽东丘陵相连,将之排除在燕北长城之外也是可以的。事实上以司马迁治史的严谨,他的确实地考察过许多地理单元,不过象朝鲜半岛这种,不与中央之国核心区发生直接地缘冲突的地区,是不在考察范围的。这一点也可以从他将燕长城的记录,放在《史记.匈奴列传》里看出,来自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的直接威胁,才是汉帝国所必须面对的。因此燕人所筑的防御体系,辽东丘陵以西部分才是被关注的重点。
对于司马迁为什么忽略了燕国在朝鲜半岛北部筑长城的原因,上述说法只是一种推论。如果燕人在朝鲜半岛北部所构筑的防御体系,只是以点(城邑)的方式存在,就说明司马迁并没有忽视这片帝国的突出部。当然,无论燕国是以“线”的形式,还是以“点”的形式,在平壤平原以北地区构筑防线,都不影响燕国与朝鲜半岛的地缘关系形态。不过在26年前(1984年),我们的同志加兄弟国家——朝鲜,还是在他们境内发现了一条长达120公里的长城遗迹,而这条长城的修筑方位,正是在大同江以北。具体的位置则是沿着另一条通过“大同江口”入海的河流——大宁江一线修筑的。
由于地球人都知道的原因,我们无法实地考察这条被朝鲜称之为“大宁江长城”的长城遗址。并且由于整个银河系都知道的原因,这条长城的修筑者也被归为了那个伟大的帝国“高句丽”,作为半岛民族抵御华夏政权入侵的证据。这也就是这段长城,不为我们所熟知的第二个原因。但即使不去具体考察“大宁江长城”的建筑风格,是否与中国境内的燕长城相一致,仅从其走向上来看,它的防御面也是在东面,或者说应该是所谓的“华夏入侵者”用来稳定他们的突出部的。
日期:2010-09-1700:33:48
在《辽东——朝鲜半岛地缘关系图》上我们可以看到,大同江以北还有两条从半岛东北部山地下来,独流入海的河流,一条是“清川江”,另一条是“大宁江”。如果是占据大同江下游(平壤平原)的地缘力量,希望构筑外围防线的话,他们最有可能的选择是沿清川江一线布防。即使是在大宁江下游开始抵抗的话,也只需在平原地带构筑连续的工事就可以了。而平原东北部的那些山地,本身就不适合习惯于平原作战的华夏族通过,即使要防止燕国和后来其他华夏族军队的奇袭,也只需控制那些险要的山路口就可以了。在这里,地缘优势是属于主场作战的本土族群的。
如果让进入朝鲜半岛的华夏族来选择构筑防御体系的话,情况就大为不同了,一方面山地的优势在于对方,迫使这些渗入者必须在那些山地上也构筑连续的防御体系;另一方面这条贯穿平原山地的防御体系,又最好能够与自己原有的防御体系对接,或者最大限度的靠近。因此对于燕人来说,河道走向与鸭绿江斜交的“大宁江”,比基本上与鸭绿江平行的“清川江”更适合修筑长城。前者整体上与海岸低地更为接近,更容易得到支援,也足以保卫沿海的战略通道。更为重要的是,溯江而上修筑的长城,可以顺势连通鸭绿江,甚至越过鸭绿、辽东丘陵,与燕北长城的主体相接;而如果是沿清川江修筑长城的话,虽然可能对朝鲜半岛作一个完美的切割,但切割出来的大部分土地,都是那些直到现在也养活不了多少人口的山地。更别说如何去维护那部分远离战略补给线的防御工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