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节

    日期:2010-08-3101:16:21
    关于齐魏之间的这场“桂陵之战”到底是怎么打的,甚至庞绢有没有参与,一直都是争议不断。《史记》、《战国策》、《孙膑兵法》等都各有不同。其中一致的内容是,魏国派军围困了赵都“邯郸”,然后齐国派遣了一支部队,偷袭魏都“大梁”,而后在“桂陵”伏击了轻兵回援的魏军,并大获全胜。这也就是所谓的“围魏救赵”。一般作为一个经典故事,也就简述这个过程,最多再点出上述三个关键地点就行了。不过我们所希望了解的就要深入一些了,第一步,我们需要知道这三个地点,都分别处于什么样的地缘位置。
    首先是邯郸,这个赵国都城的位置应当是十分明确的。即使没有我们之前的分析,大家也应当知道它的位置,因为它的名字二千多年来都没有什么变化。如果从划分地理单元的角度来看,无论黄河怎么流,邯郸城都是处在河北平原中部偏南的位置。而魏都“大梁”,基本就是现在开封的位置了。不过想去开封看魏都遗风的朋友肯定会失望的,因为你肯定在开封城内外找不到任何魏人的遗迹了。造成这种结果是因为,处在中原之中的开封城,在历史上虽然多次为都,但也多次为黄河所淹。每发一次大水,旧有的城址建筑就基本上被黄河所带的泥沙所覆,之后回来的人又在被淤高的地面上重新建城,二千多年前的大梁城,已经被压在好几层的城址之下了。至于说开封城为什么那么有吸引力,我们在分析魏、韩在中原的地缘结构时,会着重分析的。
    需要说明的是,现在的开封城,北面是黄河,但在先秦时,黄河走的是“汉志河”道,大梁城的北面是济水(这段济水河道与现在夺济入海的黄河并不重合,位置再偏北一些)。也就是说,大梁城是处在河、济之南,是标准的中原腹地。当魏军想从河北平原的邯郸城,快速回师地处中原的大梁城,他们就必须穿越西“河济平原”,如果不想经过这块四战之地,魏军只能向东绕行至河、济相交点的西侧,南渡黄河到虎牢之东,然后再沿济水南岸到达“大梁”城。这种走法一是绕远,二是要经过韩国的控制区。倒不是说韩国会伏击魏军,只是完全没有这种必要罢了。因为魏国既然有在河北平原和中原,都控制有土地,他们当然没有理由不太河济平原部局,为自己打通一条战略通道的。正如我们之前的分析的那样,西河济平原的西半边,已经大部为魏国所控制了。因此对于齐军来说,料定回援的魏军会直接穿越河济平原到达大梁,并不需要特别的智慧。由于邯郸城与大梁城基本上处于同一经度,因此魏军的回国路线大体会呈一条南北向的直线。只不过由于渡口和道路的选择,并不会就是一条笔直的道路罢了。
    齐军所选定的伏击地点“桂陵”(现河南省长垣市西北)就是在河济平原之上,如果观察桂陵的位置,是处在邯郸与大梁之间的连线偏东的位置。属于理论直线与实际道路之间的正常误差范围内(至于为什么在看似一马平川的河济平原上,会出现这种偏差,我们在马陵之战中会有解读)。现在的问题并不在于齐军所选定的伏击点在哪,因为当你料定了对方的行军路线后,自然能够找到合适的点进行伏击的。问题的关键在于齐军是如何到达桂陵,并在对方不知晓的情况下设立伏南圈的(要知道“桂陵”所处的位置,是处于魏国的势力范围之内);另一个问题是佯攻大梁城的齐军,是如何快速穿插至大梁城下的。而两个问题的解决,则需要另外两个末落贵族,卫国和宋国站出来说话了。
    我们知道,在最初的时候,卫国才是西“河济平原”的控制者。而后来,这个末落贵族在晋国以及他的第一继承人——“魏国”的挤压之下,已经逐渐缩小了自己的控制区,或者说是向黄河之南的卫都“濮阳”一带收缩。到了战国后期,卫国甚至只剩下都城濮阳了。虽然我们不能确定在桂陵之战发生时,卫国在都城之外,还剩下哪些控制区。但魏国已经对卫国形成了包围之势是可以肯定的,就象鲁国事实上也处在齐国的包围之中一样。无论卫、鲁两国当年是否风光过,处在这样一个地缘位置中都不会感觉到舒服。积极的与包围它的其他大国结盟,以图避免被完全吞并的命运都是必然的选择。而在齐魏之间发生战争时,卫国则选择了站在齐国一边。就象如果其他国家进攻齐国本土的话,鲁国人一定会加入反齐联盟一样。
    因此所谓的“桂陵之战”,只是当时所发生的,一系列的关联战役中的一场罢了。魏军在和齐军对抗时,也在与卫国作战。无论处在濮阳西南部的“桂陵”,是属于谁的实际控制区,这种胶着混战的状态,都为齐军提供了机会。(没有类似长城的严密防线,要想在那些城邑中穿插并不是件难事)。
    如果从距离上来看,在桂陵设伏的齐军,应当是从进攻平陵的齐军中分出来的。不过这支齐军从哪里来的并不重要的,重要的是魏国在西河济平原的控制区,并不稳定,齐军的确具备条件,伏击回师的魏军。如果实际这套作战方案的是魏国,而攻击的对象是从燕国回师临缁的齐军,就没那么容易成功了。因为齐军如果从燕国撤回的话,他们所经过的是东“河济平原”的腹地,孤军深入的魏军基本没有机会在齐人的眼皮底下设伏。
    当齐军有机会切断魏军的归国路线时,摆在齐军面前的另一个问题是,齐军怎么能够一路无障碍的跑到大梁城下,而这次轻装奇袭的军队,真的有能力攻破大梁城,并且让之前淡定的魏军主力回师大梁吗?
    日期:2010-08-3102:01:26
    我们仔细观察一下齐、魏之间的地缘格局就会发现,即使齐军能够乘西河济平原一片混战之机,在其中穿行自如,而它们要兵临大梁城下时都会碰到一个问题,就是如果渡过济水。你很难想象作为大梁城北部屏障的济水,魏军不会在渡口上布置军力。换句话说,如果齐军希望从河济平原南渡济水,直击大梁城的北侧时,魏国很容易将他们挡在济水北岸。大梁城也不会受到真正的威胁。这样的话,齐军还不如老老实实的攻击“平陵”,以图将自己的实际控制线推进到菏、济之交处。而如果战争只是在河济平原上胶着的话,对于魏国来说,只是隔靴搔痒,并不至于让他们放弃即将到手的肥肉。
    现在齐国需要有新的盟友了,这个盟的地理位置应该接近魏国在中原的控制区,并且要与魏国有无法调合的地缘矛盾。其实第二点是多余的,因为在那种乱世,两个相邻的国家一定会有地缘矛盾的,更何况是在没有明显地缘分割线的中原地带。这个国家很容易找到,并且和齐国暂时没有直接的地缘矛盾,它就是那个自视有“五千乘”实力的宋国。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