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节

    日期:2010-07-2223:12:12
    如果上党高地真的是一片不毛之地,那么晋人很可能在取得轵关陉的控制权后就满足了,因为这条快速通道足以满足晋人进入河北平原,入主中原的愿望。问题是正如我们之前所分析的那样,上党高地虽然山高地贫,却也有长治、晋城两个盆地适合人类大规模聚居。而周边的那些山地,虽然进行大规模的农业生产有难度,但在那些小型的河谷中,却也活跃着不少戎狄部落。即使晋人看不上这些土地,这些戎狄们也会不断的从东西二个方向,向河东之地、河北平原袭扰。仅从南阳之地这个地理单元来看,就存在两条通往上党高地的路径。如果加上上党高地与中条山之间的轵关陉,就是三条路径,也就是太行八陉中的“南三陉”
    对于晋人来说,一劳永逸的办法是将上党高地收归晋国所有。通过军事手段这根大棒,和“和戎政策”这根胡萝卜,耗费了上百年的时间,在三家分晋之时,魏赵韩三国已经可以将整个上党高地作为遗产分配了。而南三陉的控制权就不仅仅是确保南阳之地不受侵扰的问题了,除了在北方扩张的赵国以外,魏韩两国都需要这些路陉来连接自己在河北平原以及中原的土地。
    对于魏韩两国而言,有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是,他们在济水以南的中原地区,都拥有大片的土地(在后面会分析魏韩两国在中原的地缘格局),而如果想从魏国控制的河东之地,和韩国为主的上党高地进入中原的话,南阳之地都是必经之地。也就是说无论是谁完全掌握了这块土地,都势必会对另一国造成分割。因此魏韩两国之间的地缘矛盾,始终是围绕着南阳之地而进行的。在分析两国在南阳之地的博弈情况之前,我们还是先来看看,那两条翻越太行山的路径到底是什么走向。
    日期:2010-07-2300:10:18
    如果从大的地理格局来看,两条独立的山脉之间,往往都存在着天然的路径,就象中条山与王屋山之间,有轵关陉一样。从这个角度来看,大至呈东西向的王屋山,与太行山之间也应该有通道才对。不过问题是王屋山与太行山之间的联系,要紧密的多。如果不是王屋山走向与太行山脉有异,又有足够的高度来显示自己的存在的话,我们甚至很难找到二者之间的分割线。事实上王屋山在很多时候也的确是被看作太行山脉主脉的一部分。如果要在这二者之间寻找通道的话,那两条流经两山之间的泌水、丹水倒是不错的选择。正如我们一直所说的那样,沿着河流走,不仅不会犯方向性错误,也不必为水源发愁。
    最终受到垂青的是丹水,这并非是说沁水两岸就一定不能修筑出道路。除了轵关径以外,其余穿越太行山的通道,都需要在峡谷中穿行,很多道路都不得不开凿在石壁之上,而古人又不象我们一样,可以从利用地球积累数千万年的资源,所有的工作都要依靠人力来做,因此一般会选取地缘价值更大的地方来修路。我们在上党高地一节也分析过了,相比沁水河谷来说,丹水两侧的晋城盆地,地理条件要好的多,是南上党地区的地缘中心。因此将之与南阳之地连接起来,会更有价值。至于说沁水河谷(或说阳城盆地),自有与晋城盆地横向连接的道路,这条道路最终还将通往临汾盆地的“翼”都,以和晋国的政治中心相连。这条直接穿越太行山,将晋城盆地与南阳之地连接起来的通道被称之为“太行陉”,在太行八陉中排名第二。
    太行陉其实并不是一条道路,这一点并不奇怪,人类在不同的时期,往往会根据当时的情况,在同一区域对修建道路的路线,做稍许调整,就象现在的许多道路,其实就是沿着古代的驿道在修建,但又不一定会完全重合。而太行陉在穿越太行山脉分水岭的时候,其实也分成了两路,一路沿丹水前行被称之为“丹道”;另一路则在丹道的西侧,由于道路曲折,被称之为“羊肠坂道”,我们一般形容曲折的小路为“羊肠小路”就是来源于此。两条道路在穿越太行山,进入晋城盆地之后又合为一条了。因此后人将筑关的地点选定在太行山的北侧,而非分水岭处,所筑之关就叫“太行关”,后改称“天井关”。
    并不能十分确定当时分得晋城盆地的韩国,有没有在太行陉中筑关,亦或是选择丹道还是羊肠坂道作为进入南阳之地的道路(秦汉以后,肯定是以羊肠坂道为主)。但进无论选择哪条支路进入河北平原,都会先到达丹水西岸,并最终行至沁、丹两水相会之处。因此在这里构筑个城邑,以作战略控制就非常有必要了。这个城邑被称之为“野王”,也成为了韩国所控制的“南阳之地”的地缘中心(大致位置就在现在的沁阳市)。
    在三家分晋之后,“野王”及其以西地区,基本都在韩国的控制之下。而魏国则占据了垣邑,控制了轵关道的腹地。这意味着,轵关陉的东出口,及太行陉的全部,都在韩国的控制之下,魏国在河西、华北平原的土地实际上被韩国切割为两部分了,至于说魏国又有什么应对办法,留待明天再分析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