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节
日期:2010-05-2801:02:15
现在我们可以看看秦国的进攻路线了,对于秦国与晋国决战的地点——“韩原”究竟在哪,一直还是有些争议的。主要问题是韩原大战到底是在河西打的,还是在河东进行的。最正统的说法是由司马迁他老人家认定的,也就是在陕西韩城一带,其实韩城也是司马迁的故乡。至于这种关系关系有没有对他的判断作出影响,就不好妄加揣测了。
目前比较认同的观点是韩原其实是在河东的,最主要的依据是《左传》,在那里面明确记载了,秦穆公所带领的秦军最终是渡过黄河,然后与晋惠公带领的晋军主力决战的。而在此之前,秦军军已经取得了三次接触战的胜利。
如果从地缘和逻辑上来看,秦军渡河而击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因为如果不是秦军已经进入晋国的核心区,晋惠公新率大军迎击的必要性不大。不管是谁渡河与对方展开决战,如何渡过黄河都是一个问题。如果将崤函通道也考虑进去,我们会发现,秦晋之间所争夺的这几个地理单元,是由一段L形的黄河作为切割线的。而这段河面上最为著名的渡口有三:一是中条山西北侧的蒲津渡;二位于中条山西南侧,黄河拐角处的风陵渡;三是陕地(现属河南三门峡市)对岸的茅津渡。当然,黄河之上还有一些其他的渡口,如太阳渡、大禹渡、夏阳渡、龙门渡,在历史上也都曾经在不同的阶段发挥过重要作用。
应该说蒲津渡、风陵渡、茅津渡三个渡口,在历史上对于陕、晋、豫三省的地缘关系最为重要。当关中(渭河平原)的政治力量想进入运城——临汾盆地时,他们会首选从蒲津渡渡过黄河,直接进入运城盆地,进而向北,进入临汾盆地;还有一个选择就是经由风陵渡渡河,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即可以北上进入运城盆地,也可以顺着中条山南麓东行,到达茅津渡,然后南渡黄河,入陕地,至洛阳盆地。对于秦人来说,如果能够渡过风陵渡,占据中条山与黄河之间的这条狭长通道,就可以切断晋人与崤函通道的联系。这样做不仅能够保障自己与洛阳盆地乃至中原地区的交通线,也可以切断晋人与中原联系的主要路径(晋人跨越太行山脉进入华北平原的难度要大的多),进而在秦晋争霸中占据地缘优势。无论是秦晋之好,还是秦晋争霸时,秦人都曾经多次经由风陵渡,渡过黄河。在秦穆公时期,他这还到茅津渡东侧的山地上去与戎人作战。这种作法虽然看似是为了整个周王朝的利益,并得到了王室的授权,但实际的目的是什么,相信大家都能看出来(王室其实只是让秦人把渭河平原上的戎人扫清就行了)。
由于黄河刚从晋陕大峡谷出来之时,水流还很湍急(象龙门渡只有在3月冰融之后,6月雨季之前才能渡河),因此在古典时期,水流已渐平缓的蒲津渡一直是进出晋陕的主要渡口。由于这一段黄河在二千年来一直在小范围变迁(总体向西移动),蒲津古渡遗址已经离黄河有几千米了。这个渡口最为让人乐道的事情有三:一是在此挖出了唐代的铁牛与铁人(记得中学语文课中有介绍的);二是渡口处有一座著名的楼阁——鹳雀楼。相信王之涣那首著名的??《登鹳雀楼》,大家都已经是耳熟能详了;第三就是蒲津渡早在秦昭王时期(战国)就曾经铺设了浮桥,这也极大的提升了蒲津渡的战略价值,唐代所筑的铁牛铁人,实际上就是用来固定浮桥的。
划分河东、河西的黄河(西河)不断的变迁,还造就了一句俗语,即“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意思即由于河道经常会变化,河东的村庄,几十年后也许就跑到河西去了。其实这句话用来形成秦晋之间的关系是最为恰当的。因为所谓秦晋之争,本质上也就是河东、河西之争。当晋人能够占据河西之地时,他们则占据了主动;而当秦人能够在河东立足时,晋人(包括后来的三晋),晋人的衰弱也就不可避免了。
日期:2010-05-2802:11:07
如果我们认定河西之地主要指的是陕北高原以南,洛河与黄河之间的这片三角地,也就是渭河平原的最东端(亦包括渭水以南至华山一线的土地,因为不堵上这个口子,晋国就无法占据整个崤函通道),那么同时我们也要认定一下河东之地的范围。从地缘结构来看,运城盆地是河东之地的主体。当秦人渡过蒲津渡或风陵渡之后,他们首先要占据运城盆地之后,再向晋国国都——翼地所在的临汾盆地渗透。因此秦晋之间发生在河东的主要战争,大部分都集中在运城盆地一带。韩原之战算是秦国正式攻入晋国本土的第一战,最终那个无信的晋惠公接战的地点,据考证最大的可能性是在汾河南侧,临汾盆地的入口处(山西河津东南)。对于晋国来说,这场战役的失败,意味着秦国已经打开了晋国核心区的门户,形势是极为不利的。不过秦人也十分清楚,一场战役的胜利,并不代表秦国的整体实力就超越了晋国。虽然这次战役是发生在河东;虽然晋惠公本人也在战役中被俘。就秦人来说,他们的战略目的还是拿到河西的土地。
最终,晋惠公还是交出了河西之地,秦国算是正式成为整个渭河平原的主人,双方所签订盟约的地点是很具有象征意义的,具体地点就是洛、渭、河三者相汇处,与蒲津渡隔河遥望,时称“王城”(现陕西大荔东)。当然,那个时候,渭河平原上还是有一些小的诸侯国和部落,晋国在边缘地区也依然还留有一些据点。在秦国成为河西之地的主导者之后,他们首先就将北面的梁国给灭了。而晋国也未放弃重新渗透入河西地区。终整个春秋时期,秦晋之间仍旧在河西进行过数场战争(如辅氏之战、彭衙之战),晋国与其盟国甚至曾经越过洛河深入秦国腹地攻至泾河。不过秦国通过韩原之战,还是从战略上扭转了自己形势,占据了渭河平原的主动权,晋人始终未能恢复他们在河西之地原有的地缘优势。这种地缘平衡直到晋国分裂后,被新兴的魏国打破。那一次,魏国强悍的步兵(魏武卒)从秦军手中夺取了河西之地,拉开了战国争雄的序幕。
当然,秦国人也并不总是任由晋国的军队攻入自己的势力范围,秦军也曾经数次进入河东地,与晋军交战。比如令狐之战、河曲之战(关于文中所列战役,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百度一下,并结合我所分析的地缘背景,来进一步理解秦晋之间的地缘关系)。这其中可以特别说一下的是令狐之战。秦晋之间发生这场战争的起因还是因为晋国又爆发了君位之争,而秦国所支撑的公子,在秦军护送回晋国之后才发现,已经有人捷足先登了。于是不甘心的秦军与晋军展开了激战,最终的结果是秦军落败。
这场战役的起因和结果并不是我们所关心的,因为这只是秦晋百年恩怨中的一例,算不上是改变二者地缘关系的关键战役。值得我们特别关注的是那个叫“令狐”的地点。如果从地理位置来看,它位于蒲津渡的东北,运城盆的的西北。也就是说,晋军截击秦军的地点,在秦军将要北出运城盆地,将要进入临汾盆地之时。晋人选择在这个地点接战,说明他们比当年韩原之战时的反应要快,结果也不出乎意料。只是我相信“令狐”这个名称为大家所熟知,应该不是因为所谓“令狐之战”,而是那位笑傲江湖的令狐冲。其实写武侠小说的人,为人物命名时喜欢用复姓,多是为了让他们显得更特别些,用现在的话说也就是更酷些。不过我个人宁愿相信金庸在为华山大弟子选择“令狐”这个姓时是作过一番思考的。因为河东的令狐之地,正是令狐这个姓的发源地。而令狐所在的河东之地,与华山的地理距离,以及地缘关系是十分密切的。真的要是有华山派,相信它的弟子应当主要来源于河西、河东二个区域。前段时间听说几个地方为了西门庆的祖地而起争端,其实将令狐之地考证为令狐冲的家乡((现在那地方叫令狐村),并建个故居,搞个“笑傲江湖主题公园”什么的,估计比西门庆红的快。
今天就到这了,祝大家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