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节

    日期:2010-04-2421:17:50
    上次写到越国在吴军主力尚未回师江东的情况下,主动对吴国发起了攻击。这次攻击的背后其实亦有楚国的影子,无论是已经受到重击的楚国,还是即将受到打击的越国,吴国的强大都是一件让人如梗在喉的事情。虽然越王允常领导这的次进攻,以吴军主力迅速回师的情况下以失败而告终,但越人也并非一无所获。这个收获在我们看来可能微不足道,那就是一个大姆脚趾。只是这个大脚趾的主人不是别人,正是如日中天的吴王“阖闾”。阖闾所受之伤在今人看来,的确是微不足道的,也许会让他走路的时候有点跛,但对于一个“王”来说,这又算得了什么呢?
    问题是在春秋之时,那些名医还只能用一些动植物的某个特殊部位,或者再加上一些天然的矿物来治病疗伤(这种情况一直延续了2000多年)。而在南方湿热的气候下,这些天然药物并很难有效的阻止伤口发炎并引发败血症。因此在青霉素尚未被发现之前,战场上的任何一点小伤都有可能使你失去生命。并非说不存在幸运儿,只是这位让吴国开始强大的“王”就没有那么幸运了。
    日期:2010-04-2422:08:09
    不好意思!刚才打的急了,出现了一个错误。吴王“阖闾”并非死在越国的那次主动进攻中(公元前505年,即柏举之战的第二年),而是死在后来的吴国攻越之战中(公元前496年)。为了这次战争,吴国又准备了将近十年,之所以选择这个时间,是因为越王允常死了,而继位的越王就是勾践。
    这场战争发生的地点,还是在吴越交界之处的“携李”。如果从实力对比上来看,越国的胜算其实是很小的。已经拥有苏锡常平原和半数江淮平原的吴国,显然比刚在杭嘉湖平原站住脚跟的越人,要拥有更多的人口及物资储备。
    不过就具体的战役而言,拥有更强实力的一方往往并不当然就是胜利者,否则大家只要找个公证人,评估一下双方的战力就裁判胜负好了。如果战术得当,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案例,在战争史上也并不鲜见。越国的新王勾践就完成了这样一次经典案例,只是他用的方法实在有些过于离奇,以至于在今后的历史中无人仿效。这个方法就是让数千敢死之士,排好队列走到吴国的军阵面前,然后集体自杀。这种“自残”以震慑对手的作法,效果是非常明显的,纵使你的心理素质再好,当你知道面对的是一群敢死之士时,也很难不乱阵脚。
    尽管这种剑走偏锋的做法,在后世已经没有在战争中运用了,但在一些街头争斗或者更有组织的黑社会对角中,还是屡有运用的。比如自己扎个三刀六洞,或者弄块火炭放在肉上,看对手敢不敢学,不敢做的一方就算是输了。更夸张的作法也有,割块自己的肉就些烛火烤了吃的事也是有的
    日期:2010-04-2422:33:08
    越国这种以命相搏的战术,的确让越国的军队在战场上出奇致胜,而吴王“阖闾”受伤之后不治而亡算是一个意外的收获了。携李之战的失败,以及“阖闾”的死,使得吴国不得不全面退回苏锡常平原。在他们的新王,也就是“夫差”与他的臣民磨合好之前,地缘实力仍然占优的吴国,暂时不会发起新的进攻了。只是战争的进程并不是由单方决定的,吴人可以乘越人王位交替时发动进攻,越人自然也可以在吴王夫差立足未稳时,发动反攻了。
    即使没有两个先王之间的恩怨,太湖平原半封闭的地缘结构,也不可能允许两股地缘势力同时存在,最大的不同不过是在于是谁先发动进攻罢了。就以往吴越之间的战争而言,杭嘉湖平原基本都是主战场,或者说战争的主动权掌握在苏锡常平原上的吴国手中。而这一次,挟“携李之战”胜利的余威,越王勾践希望就此攻入吴国的腹地,以成为整个太湖平原的主人。只不过当越人准备向吴人主动发起进攻时,如果他们想真正战胜吴人,就必须熟悉一种新的战争方式——“水战”了。之所有会有这种情况出现,与吴国的地理结构有密切的关系。
    日期:2010-04-2500:22:24
    图作好了,现在开始吧
    在之前的内容中我们分析过,在太湖向东排入东海的过程中,有一条叫作“吴淞江”的江起到了重要作用。这条连通太湖与东海的河流,也被叫作“松江”、“淞江”,而他流经上海的部分也被称之为“苏州河”。由于上海的逐渐成陆,以及河道本身的淤塞,现在的苏州河已经只有四、五十米了。苏州河不能有效的将太湖之水引入江海的情况,在明朝时期其实已经非常严重了。因此在当时开挖疏通了一条新的河流——黄浦江,承担了引湖水入长江口再入东海的主要任务。而已经变成一条小河浜的苏州河变成了黄浦江的一条支流,原先的出口——吴淞口也成了黄浦江的入江通道。好在名字还未曾变成“黄浦口”,让人们依稀记得吴淞江当年才是太湖流域的第一大江。
    吴淞江在春秋时期及至后来近千年中,其实是很宽的一条河流。最宽的地点甚至超过10公里,以至于海潮过大,雨水过少时,它甚至会将海水导引入太湖造成灾害。因此吴淞江两岸本身在在春秋时期并不稳定,特别是在南岸经常是一片湿地。如果宽广的江面,以及两岸的湿地,让这条横贯太湖——东海的大江,在春秋时期成为北面苏锡常平原的吴人天然的防线。在携李之战中战败的吴人,最终也正是退守到了吴淞江的北面,以稳定国内形势,积蓄力量以备再战。
    日期:2010-04-2501:02:25
    如果越国准备从水上进攻吴国,它可以选择从太湖南岸出发,然后向东北方向进攻苏锡常平原;也可以选择在合适的地点渡过吴淞江,然后与吴军在陆地上决战。后者似乎更简单些,因为江面再宽,也不会比太湖的纵深大。越国如果是想与吴国决定于陆地,这条路线能够让他们减少行军的时间。只是越人最后还是选择了前者,原因有二:一是吴国的地缘特点就是河流湖泊众多,并且在吴人的治理之下(特别是伍子胥到来之后),吴国已经在苏锡常平原打造出网状的水面交通网。吴人甚至能够从水上将自己的影响力幅射至淮河乃至黄河流域。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足够的水上力量,想要在吴国的腹地取得胜利是非常困难的;另一个原因是,越国如果能够控制住太湖的水权,他们就可以向东、北方向任意攻击吴人在苏锡常平原的沿湖据点(特别是吴国的都城),并最终控制住整个苏锡常平原。
    基于上述原因,从浙闽丘陵上下来不久的越人,准备在太湖之中与吴国的水军决一死战了。我们并不能因为越国的核心区一直是在浙闽丘陵的腹地,就认为越人不善舟楫。其实从整体上来看,一直沿东南沿海丘陵迁移的越人,有不少是生活在海边,以捕鱼为生的。这使得越国能够招募到足够数量的水手,并打造出漂亮的战船。
    日期:2010-04-2501:18:53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从太湖南岸出发的越人,会在哪里与吴国的水军遭遇。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太湖的地图,会发现在太湖的东南角有两个体量较大的岛屿。这两个呈西北——东南方向排列的岛屿被称之为“西山岛”与“东山岛”。对于当地人来说,还是习惯于将之称之为“西山”“东山”。这两座露出水面的“山”又被全称为“洞庭山”,在春秋时的名字为“夫椒”。就洞庭的名字而言,我们很容易感觉到他其中的含义,不过对于“夫椒”这类的名词,我们就不能从字面上来理解他的意义了。事实上它与“姑苏”“无锡”一类的词一样,都是古代吴语的发音音译过来的。至于究竟是什么含义,就要靠语言学家都探究了。但将“姑苏”引申出一个有关“姑娘”或“姑姑”的故事;“无锡”变化出一个曾经的锡矿来都属于附会之言了。
    附:吴越〈夫椒之战〉示意图
    日期:2010-04-2501:53:59
    可以确定的是,在越人进攻之前,“夫椒”或者说整个太湖的控制权是在吴国的控制之下的。越人能够在太湖南岸,依托杭嘉湖平原打造水军,并不代表他们就能随意驰骋在太湖之中。要想做了这一点,东、西两山是必须争夺的战略要点。有了这两个大岛为依托的话,越国的水军最起码有把握控制住太湖的南部水域。更为重要的是,越国如果以夫椒为跳板,向东攻击前进并登陆的话,将很快到达吴国的都城——吴都(又称“阖闾大城”,现在苏州市区内)。
    关于西山和东山两岛,现在是太湖的著名风景名胜区,号称有72峰,只不过这些所谓“山峰”海拔其实也不过2、3百米。这种高度其实也就勉强称上是丘陵,如果你是来自真正的山地,包括浙闽丘陵这样的地理环境中,可能对此会不以为然。但这些“奇峰”对于生活在太湖平原的居民来说,绝对算得上是一景了。我并不能十分确定,出生于杭嘉湖平原南部的金庸先生(浙江海宁),在他年少之时有没有去过太湖游玩。但《天龙八部》中的飘缈峰(地处西山,位列太湖72峰之首,海拔337米),以及天山36洞,72岛的构思应该就是来源于此。身为越人的金庸老先生,甚至还将他的处丨女丨作定为《越女剑》可见地理环境不仅对于一个族群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对于个人成长的影响也是非常明显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