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节

    日期:2010-04-2115:26:11
    杭州湾的不稳定状态对于北部的杭嘉湖平原,以及南部的宁绍平原都有很大影响。相比而言,南北纵深较小的宁绍平原所受的影响会更大。对于受到海侵困扰的土地,即使是海退之后露出陆地,也并不是马上就可以用于耕种的。首先需要经过一定时间的河流冲刷,让土地的盐碱度降低。不过如果想靠河流将那些滩涂自然改变成耕地,需要更长的时间。当越人在浙闽丘陵北沿立国时,他们所面对的宁绍平原其实还是一片湿地(北部还是浅海)。如果不想办法将水排干,越人除了能在里面打些鱼以外,并不能够收获到粮食。对于当时的越人来说,他们并没有治理水患的经验。这并非说浙闽丘陵里的那些河流就不会出现洪灾,只是越人会将居住地建在高地上,以避免受到水患的困扰。因此尽管越人很早就有机会进入宁绍平原,但是出于安全的考虑,越人的主体还是选择在浙闽丘陵徘徊。
    日期:2010-04-2115:59:54
    如果说宁绍平原当时因为海侵的原因,阻止的越人的北迁,那么太湖平原的情况应该要好些了。由于太湖平原的体量较大,最起码太湖周边地区,应该不会再受到海水的困扰了。不过我们在之前对太湖的情况也分析过了,太湖之水在寻找入海通道的过程中,实际上同样让周边的平原处在不稳定状态。因此早期迁居其上的部族,都比较分散,且力量薄弱。这种情况直到公元前11世纪,吴人的到来之后才有所改观。
    尽管吴人后来的基本构成,应该还是以先期从浙闽丘陵上零星渗入的越人为主。但他们最初的来源应该还是来自于江淮地区的东夷部族(这在太伯奔吴的传说中也可看出)。而从安徽境内穿越江淮丘陵后渡江进入江东地区,是吴国先人最有可能选择的路线。而大禹治水对于淮河流域的这些“夷”族的影响是深远的。因此这些在江淮平原已经掌握了平原治水技术部族,在东渡长江之后,逐渐对太湖的水道进行了疏通,将那些对于越人来说,只能打渔的湿地变为了大片的耕地。并最终以“吴国”的形象,出现在中央之国的政治舞台上。(可以参考一下伍子胥奔吴的路线)
    日期:2010-04-2121:27:22
    由于吴国是从江淮丘陵渡江的,因此在穿越江东丘陵后,他们最先到达的是苏锡常平原,也就是太湖的东、北面,这里也成为了吴人的地缘中心。对于吴人来说,太湖南面的杭嘉湖平原并非不是进行地缘扩张的方向。只不过当他们在苏锡常平原干得有声有色时,浙闽丘陵上的越人也已经从吴人的开发中意识到,这些湿地其实是可以为越人提供更为广阔的生存空间(在一个能够交流的空间中,技术优势并不会一直保持下去)。因此越人也决定向太湖平原进发,而最先进入越人视线的就是杭嘉湖平原。最先进行这项工作的并非我们所熟悉的越王勾践,而是他的父亲——允常。
    日期:2010-04-2123:56:48
    就越人和越国这两个概念而言,其实也并不能完全划等号的。应该说广义的越人由南至北广泛分布在东南沿海丘陵之中,而我们现在所说的“越国”之人在当时被称之为“于越”,应该是迁移的距离最远的。能够占据浙闽丘陵的北部,也让他们有机会与来自长江以北的族群接触,并接受新的文化。从地缘的角度看,有机会处在不同文明交汇点的族群,总是比封闭的族群要拥有更多的机会的,特别是当你能够与更为先进的文化体相接触时。因此“于越”在越人当中最先组建了中央之国所认可的“国家”,并在之后被认可成为了整个百越体系的源头。(如果不加以说明,我们在春秋战国时段的叙述中所指的“越人”就是“于越”,或者说越国之人。)
    就浙闽丘陵这个概念而言,是主要分布于浙江、福建境内的山地丘陵的总称。而越国则主要占据了它的北部,至于南部还是存在一些同属越人体系的部族。而越国强大之后,这些部族事实上也都臣服于越国了。如果细分浙闽丘陵北部的地理结构,由西至东分别是天目山、龙门山、会稽山、天台山。这些山脉共同的特点就是可以与江东平原对接,因此也成为越人控制的核心区域。这其中除了天目山对接太湖平原以外,其余四山所对接的都是宁绍平原。因此天目山北也就成为了吴越的接触点之一,在天目山最北端与太湖相接的地方,有一个相对独立的山体叫作“莫干山”,也就是干将莫邪当年为吴王铸剑之地。
    在越人强大的时候,他们也在向西扩张,天目山以西的黄山山脉虽然在地理结构中被划入“江南丘陵”,但是对于习惯于在山地中迁移的越人来说,这些地理名词并没有什么意义。只是当他们穿越黄山山脉,向西南方向进入赣江——长江三角洲时(那时还没有现在的鄱阳湖),那里也尚未形成稳定的,大片的平原,或者说湿地仍然是赣江——长江三角洲的主体。在越人开始有信心和实力开发这些湿地时,他们发现江汉平原的楚人已经先行占据了未来的鄱阳湖地区。不过楚人控制赣北主要是为了取得对江东平原的水上优势,对于他们来说,如果要想获取更多的耕地,江淮地区有大片更成熟的平原等待他们去渗透。因此楚人并没有象吴人经营江东平原那样,将赣江——长江三角洲打造成为主要的地理单元(这一地区真正的开发要到汉代了)。既然楚人控制赣北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拓展生存空间,那么他们对于东面的那些山地丘陵更不会有什么兴趣了。最终越人与楚人的地缘平衡线就是以江西东北部的那些山脉丘陵为线(主要为黄山山脉)。也就是说,楚人主要控制低地,以为他的水上力量提供基地;越人则控制山地丘陵。事实上楚、越两国从地缘政治的角度看,也不愿意打破这种平衡。因为对于双方来说,太湖平原上的吴人是他们共同的敌人。如果越人所占据的浙闽丘陵是大片的平原,也许已经直接接触的楚越两国本身也无可避免的会发生地缘冲突。而现在的地理结构,双方实际上是各取所需。因此楚、越两国的地缘关系,长期处于稳定的状态。这种状态直到越国占据了整个江东平原,并有意参与中原争霸后才被打破。
    日期:2010-04-2200:20:35
    尽管越人在高峰时期控制了浙闽丘陵北部,以及黄山山脉地区,但他们的政治核心区还是在绍兴平原以南的龙门山——会稽山之间。这一点我们可以从越国国都的迁移路线中看出,在越国长达1400年的时间中(计算到越王勾践迁都会稽时止),一共迁了八次都,而都城的地点实际上都是在龙门山——会稽山之间变换。而最终越人最终所选择的突破点,也就是在两山之北的“绍兴平原”之上。
    关于绍兴平原为什么会成为越人的“龙兴”之地,在随后的内容中会继续解读。需要说明的是,“龙门山”与“会稽山”之名并不能用来证明,越国的核心区就是大禹治水以及会盟的地方。只能说是越人既然选择了做大禹的子孙,那么用大禹生平最重要的两个地标来命名自己的两条“龙脉”并不让人感到意外。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