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节

    日期:2010-04-1522:06:58
    感谢〈鄙视枪沙发的2009〉提供的有关“汝海”的地质报告。所谓伊川盆地指的就是伊河(伊水)中游,流至龙门2的那段河谷。而过了龙门2则是黄河、伊洛河水共同作用而成的洛阳盆地。伊河之水如果不能顺利的越过龙门2注入洛阳盆地的话,在伊川盆地积水成湖是必然的。如果你在GOOGLE地图上查找,会在伊河中段找到一个叫“陆浑水库”的人工湖(可先查找“伊川县”的地标,再顺着河道向南寻找)。这个水库所在的地点就是伊川盆地的最低点,通过人工筑坝拦截伊河的水流,我们依稀还能够看到些“汝海”的影子。只不过上古之人与今人所遇到的烦恼正好相反,他们所烦忧的是水太多了,需要有合适的途径排泄掉,而不是象我们这样恨不得将每一滴水都利用起来。
    在〈鄙视枪沙发的2009〉所提供的那份地质调查报告中,所认定的汝海就是蓄水之后的伊川盆地。问题在于伊川盆地即使蓄满了水,它的体量似乎也担不起“海”的称号,更不至于让整个淮河流域都为之所动。还有一问题就是,即然“汝海”前面被冠以的是“汝”字,那么它势必覆盖有汝河的部分河道,否则用词精准的古人会将之命名为“伊海”的。
    日期:2010-04-1522:35:02
    如果我们仔细研究地形图,会发现伊川盆地如果蓄满水的话,会依水势向东北及东南两个方向漫流。不过在东北方向伊水突围的机会不大,有嵩山、箕山两座山脉阻挡,河水至多会淹没两山之间的山谷,并成为“汝海”的一部分。即使不看地理结构,仅从郑国能够安全的在嵩、箕两山东面享国数百年,我们也能判断出,伊川盆地的水患不会影响到此。
    既然东北方向无法突围,那么我们可以看看东南方向有没有合适的路径。还不错,这里为伊川盆地留出了一条宽阔的通道。而伊水之南的“汝水”正是沿着这条通道向南注入淮河的。也就是说伊河之水在注满伊川盆地后向东南方向突围,并与汝水汇合,形成了一片巨大的湖泊。由于这个湖泊的水流最终是通过汝水下游的河道注入淮河的,因此也就被命名为“汝海”了。至于汝海的南界应该在哪,或者说有哪一段的汝水扩张为“汝海”。如果考察地形的话,在发现现在的“北汝河”(也就是古汝水的北段)在郏县(春秋时的郏邑,郑国部分有过描述)南部有一条顶角朝东南方向的“V”状丘陵,而北汝河也在此沿着这个角向北拐了个弯后再继续南流。这条“V”状丘陵起到了天然大坝的作用,使得漫流至此的大部分洪水得以蓄积起来,成为汝海的一部分。
    日期:2010-04-1523:43:54
    在确定了汝海的大致范围之后,我们终于可以明白为什么上古时期,淮河的水患主要来自何方了。也就是说伊、汝之水对淮河流域所造成的水患才是大禹的治理对象。在伊、汝两河的水流还不算太大时,依托山势,这些水流汇集成了汝海,然后再沿着汝水的下游河道向南注入淮河。但到了雨季,伊、汝两河的水量暴涨的话,那么汝海之水就会向南奔涌而下,进而造成淮河中下游地区洪水泛滥。
    写到这里,大家可能会有一个疑问。就现在的情况来看,汝河之水也是流入淮河的。那是不是说造成上古时期淮河水患的罪魁祸首就是“伊水”呢?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应该这样理解,其实在大禹治水之后,淮河的治理工作依旧是历代王朝的治理重点,并且作为历史上淮河流域最大的支流——汝水两岸的洪灾也还是一直不断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元朝的官员甚至将汝水一截为二,将北汝之水入淮河的另一大支流“颖河”(颖水),再注入淮河;而南半部的汝水(南汝河)则与其他河流汇集成另一条独立的河流——“洪河”流入淮河。这种分流的作法固然是能够让古“汝水”的下游地区减少洪灾的危险,但同时也让颖水一跃而成为了淮河的第一大支流,并增加了洪涝的风险。
    鉴于淮河的水患一直未断,因此大禹的治理将伊河之水北向引入黄河,并非是一劳永逸的解决掉问题方法。大禹之所以为后人所传颂,在于他开创性的用人工治理的方法,疏导了河道,减轻了淮河流域的水患(特别是和之前对比)。在这种情况下大禹为当时淮河两岸的部族所敬仰,并由此开启了中央之国的概念和扩张之路。
    至于仅仅是一条伊水的去留,能否造成淮河水量产生质的变化,相信许多朋友都存有疑问。首先我们要明确的是,河流的水患并不是存在于一年四季的。我们所考量一条河流是否存在水患的危险,是看它夏季(雨水多)的最大水量是大到足以漫过河堤。而测量流量的方法是计算每秒流过多少立方米的水量。仅仅这样描述,还不足以让大家感受到伊河水在上古时期的雨季,水量会有多少惊人。我们可以得到的数据是,近现代所测量的伊河上游的最大洪峰是发生在1954年8月,流量每秒1370立方米。而黄河在1958年7月17日,于黄河下游郑州北部的花园口所出现的22300立方米/秒水流,为建国以来最大洪峰量。历史上黄河的决堤改道,洪峰量也基本为这个数量级。至于4000年前的伊水,水量究竟有多大,我们目前还不得而知。不过幸运的是,中国最早的洪水记录就是在伊水进行的(公元223年),根据当时所留下的记录测算,当时的洪峰达到了20000立方米/秒。由此我们可以想象在上古时期它的水量有多大了。换句话说也就是,一条上古伊水所造成的洪灾,足以抵得上后来的黄河水灾了。在这种情况下,大禹用人工开凿的方式,在洛阳盆地与伊川盆地之间的山脉上打开一个缺口,让伊河水,或者说是汝海的水分流至黄河,足以让淮河流域的部族们的农业环境发生质的变化。
    日期:2010-04-1601:09:51
    关于龙门1堵塞,造成其河水漫流入两侧渭河、运城盆地的可能性并非不存在。只是这段河道的两侧其实主要还是台地,河水造成大面积漫流的可能性不大。另外大禹之所以能够在中国历史上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主要是它借治水之功,在政治上将西部族群在黄河流域的影响力扩散到了淮河流域。从这一点来看,如果龙门1是大禹治理地点的话,那么它的影响力只能是在黄土高原内部。那样的话,大禹也就不可能开创中央之国的基本地缘格局了。
    至于龙门2的工程量问题,倒是一个值得讨论的话题。这条宽约150——250的缺口,石质的硬度在5度以上,直观的说就是用铁制工具每次也只能凿出条印子来。对仅拥有石制工具和少量青铜的上古之人看来,即使是90年也未必能够凿得开。因此龙门2很有可能是天然形成的缺口,只是由于洪水所带来的泥沙,特别是泥石流在此淤积。天长日久缺口之内的河床不断加高,终于在大禹所在的时代改变的伊河水的水流方向。而大禹所要做的就是在枯水季寻找到足够的人力,清除掉那些淤泥,重新打通伊水北流的通道。由于淮河流域是最终的受益者,因此让这些部落提供劳动力参与这项工程并不会特别困难。这也使得大禹得以近距离的接触这些东方族群,并最终凭借治水所带来的威信成为中原之主。
    由于大禹疏通的这个V型缺口是供伊水北流而用的,因此龙门2也被称之为“伊阙”(阙有缺口的意思)
    大禹治水就分析到这了,祝大家晚安!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