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节
日期:2010-04-1019:09:49
对于丹江通道,可能很多人比较陌生,但如果提到武关,如果你关注中国古代史的话,应该会有些了解。一般而言,每一个重要的关隘都会扼守一条重要的通道,而每一条重要的通道又会连接两个独立的地理单元。而武关所扼守的丹江通道用来沟通的地理单元则是渭河平原与南阳盆地。
从地理结构上来看,这条天然通道沿西北——东南方向穿越秦岭,既然称之为“丹江通道”,那就应当有一条叫作“丹江”的江了。丹江是汉水最重要的支流,发源于秦岭北沿的商山(陕西省商洛市),在南阳盆地的西侧与汉水合流,合流之处则被称之为“丹江口”,现在也成为了那片土地上所建立的城市的名称。由于水量丰富,地理意义上的“丹江口”现在被筑坝蓄水成为“丹江口水库”,并成为了南水北调的重要源头。由于丹江在到达武关之前,实际上已经向南折转了,也就是说没有完全沿着这条天然通道东行,因此武关的得名是来源于丹江的一条支流——武关河。至于丹江本身,最迟在战国时期已经具备了通航条件,秦人灭楚之战中很有可能已经得水利之便了,但由于丹江本身是发源于秦岭之上,而并非贯通于渭河平原与南阳盆地之间,因此经由武关的这条陆地通道仍然是渭河平原——南阳盆地之间最为重要的沟通渠道。如果大家希望在地图上寻找“丹江通道”的具体位置,可以参阅312国道,对于现代人来说,将古人所修建的道路扩建为公路是最为省时省力的办法。
日期:2010-04-1022:36:25
丹江通道在历史上曾经发挥过无数次重要的作用,最为著名的应该是刘邦与项羽之间的那场竞赛。当项羽还在函谷关前与秦军苦战时,刘邦则已经通过武关抢先进入渭河平原了(武关春秋时叫“少习关”,战国时更名为武关)。在秦国成为楚国的主要对手后,楚国的防御重点事实上就是“丹江通道”,为此楚人也此也修建了“方城”(而且有数重之多)。不过在吴楚“柏举之战”后,丹江通道却成为了秦人救援楚国的快速通道。从军事角度看,能够让秦军实地考察一下这条通道的通行程度,也是秦国答应援楚的重要原因之一。
秦军在经由“丹江通道”到达南阳盆地后,可以选择沿汉江而下,与楚军在郢都决战,不过这样做并不是性价比最高的战术。最好的办法还是东出方城夏道,至淮河上游操吴军的后路。只是吴军在打破了楚军的合围计划后,显然也意识到方城夏道的战略威胁了。因此吴军除了继续在郢都寻找楚平王的尸体以外(当然更重要的还有财宝物资),也分兵推进至方城夏道的南端。最终南下的秦军和楚军汇合后,与北上的吴军在方城夏道的最南端相遇(稷地,今河南省桐柏县),并展开激战。有了秦国的生力军加入,吴军再也未能延续他们的连胜势头。更为重要的在吴国的大后方,越国已经向吴国发起了进攻。如果按照正常的战略思维,吴国其实应该先搞掂这个死对头的。虽然伍子胥说动了吴王先攻楚,并取得了胜利,但攻楚的成功并不代表就能抵消越国的战略威胁。因此吴国下一步的战略目标就必须是解决越国的问题了。对于伍子胥来说,其实也没有什么好遗憾的了,虽然未能抓到活着的楚昭王,但能够将杀其父兄的楚平王的尸体挖出来,并打上三百鞭子,大仇也算是报了。
吴楚柏举之战虽然以吴军撤出江汉平原,楚人复国而告终,但它的影响却是非常深远的,吴军的这次攻击打破了楚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楚国从此也不再象从前那样,只需将主要精力放北方,它必须时时防备来自东面的地缘威胁了。
现在我们要交待一下,柏举之战之后,吴楚之间的地缘形势了。首先那个位于随枣走廊的唐国自然是不会有什么好下场的。在失去了吴军的庇护后,秦楚联军首先就灭掉了唐国。而位于唐国之南的随国却赌对了自己的命运,因为他们在楚昭王跑去避难的时候收留了这位落难的楚王。虽然随国人告诉吴军的理由是占卜的结果是如果交出了楚王,对他们不利,也就是说老天要收留楚王。这个理由看起来冠冕堂皇,其实是随国人懂得审时度势。或者说随国人清楚,楚国并不会那么容易被灭的,最低限度楚人还是能够保有大别山以西地区的。而到了那个时候,楚人就算暂时没有实力恢复他们在江淮地区的势力范围,但做个内部清理的实力还是有的。
在两个实力接近的对手进行博弈时,其他国家尤其是小国根据自己的情况站队是很正常的。随国人最终选择站在楚国一边也属正常,因为作为汉阳诸姬的主要国家,随国在楚国向北扩张的过程中总是首当其冲。最开始随国也并不愿意服从于楚国这个蛮夷之邦,但在经历过数次打击之后,随国已经很清楚自己无法同楚国对抗了。即使是吴国这次有机会灭楚,随国人也不再愿意冒险了。随国这种紧跟楚国的态度也得到了回报,在春秋末年各大国开始大规模兼并小诸侯国时,随国成为了汉阳诸姬中仅存的诸侯国。
与唐、随两国相比,位于淮河上游的蔡国尚能够得到吴人的庇护。在吴军退出江汉平原后,他们并不会轻易放弃在江淮地区所拓展的势力范围。事实上这也是吴人此行的真实目的。不过楚人也并不甘于就此放弃他们辛苦打下来的江山,在柏举之战后楚军也试图发动反击。一方面楚国的水军顺长江而下,希望通过攻击江东地区来迫使吴军放弃江淮地区。之前我们也分析过,如果吴军不能在长江下游取得优势,那么他们也就很难保有在江淮平原所拓展的势力范围。因此楚人的这次攻击从战略方向上来说是没有问题的,并且顺江而下的楚军具有战术上的优势。只是当时的吴军势头正盛,并且作好的充足的准备,楚人的这次报复行动最终以失败而告终。
而在陆地上,吴、楚两军在蔡国北部又进行一场战役,结果仍然是吴军取胜。在水、陆两线的反击都失败后,楚人终于认识到,即使地缘优势在他们一面,在那么短的时间内,也不可能恢复到旧有的实力。并且反击的失败让楚人成为了惊弓之鸟,为此他们甚至将国都迁至汉江通道之中(鄀地,因成为新都被称之为“鄀郢”,现宜城市),以作好依托南阳盆地抵御吴军再一次入侵江汉平原的准备。当然,后来事情的发展表明楚人有些多虑了,相比于楚国已经整合好自己的核心区,吴国还必须在他的后方面对越国这样一个实力对等的国家。只要不是太急,楚人还是有机会慢慢恢复他们在江淮地区的势力的。而对于吴国来说,以江东地区作为支撑,希望控制整个江淮地区也是不现实的。因此吴楚双方后来虽然没有再进行大规模的战争,但吴国的势力还是逐渐退至淮河中游,按现有的行政区划看,基本算是淮南——合肥一线。从地缘的角度看,吴国控制住了江淮丘陵地区以和楚国达成地缘平衡。而在后来的历史中,能否控制住江淮丘陵地区,也成为了江东地区是否强盛的重要标志。
吴人的这种战略后撤,应该说是符合地缘规律的,只是当初站队在吴国一边的蔡国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对于蔡国人来说,如果继续留在原地(新蔡),那唐国的下场就是前车之鉴。因此蔡国人也只能随着吴军沿淮河向东迁移,并最终移至吴国边境的“州来”(现安徽中部的淮南市凤台县),史称下蔡。蔡国人的这次迁移时间是公元前493年,与柏举之战相隔13年。而后经二十年的休养生息,楚人开始乘越甲吞吴的机会继续向东推进(吴国于公元前473年为越国所灭),东迁的蔡国撑到公元前447年终于撑不下去了,再一次被楚人攻破后,蔡国算是真的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再也没有机会异地复国了。
日期:2010-04-1022:49:13
通过对柏举之战的解读,相信大家已经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地缘结构有所了解了。在今后的历史中,江汉——江淮——江东几大地理单元还将无数次的上演类似的悲喜剧。这三大地理单元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始终没有大的变化,只是地缘博弈的关键基本锁定在长江上了。毕竟,面对淮河流域那近乎一马平川的地形,江东平原的政治力量要想重现吴军破楚的攻击路线难度是非常大的。即使是是江汉平原的政治力量想通过江淮平原攻击江东地区,到了最后也还是要面对长江天险。因此长江成为两大平原地缘博弈的主战场也就有其必然性了。到了那个时候,彭湖——鄱阳湖将成为地缘博弈的关键点。
在下一节中,我们会回到江东地区,去解读春秋故事中最为精彩,最具有戏剧性的“吴越春秋”了。
今天就写到这了,剩下的时间要做图。祝大家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