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节

    并没有证据表明那些来自太行山以西地区的“戎狄”们都认识到了这一点,不过最起码有一支部族是肯定意识到了山地的重要性。他们甚至在春秋后期按照华夏族的规则建立了一个国家——中山国。这个国家显著的特点就是城中必须有山,换句话说就是中山国人始终将太行山脉的边缘做为自己的核心地区。
    这种不忘本的做法,让中山国一直生存到了公元前296年,期间虽几经反复,但都顽强的生存下来了。曾经也有一次中山国试图离开山地的边缘,向东在平原地区建都,不过很快他们就发现了这种做法的危险性并回到了太行山的边缘。如果中山国能够再坚持几十年,是被秦而不是赵灭了的话,史家们甚至有可能将战国七雄改称为战国八雄。不过最终影响中山国历史地位根本原因很可能还是他们那不太正统的出身,尽管中山国已经竭力为自己找一个华夏族的出身(这在后世已是一个规律),并按照华夏族的规则处理国际事务,但除非他们的后世子孙能够入主中原,否则被史家们透过有色眼镜观察几成必然。如果出身不是那么正统的秦人和楚人(刘、项皆为楚人),最终没有做的这一点的话,这两个国家的历史地位肯定也会大打折扣的。
    日期:2010-02-1800:40:04
    在抗击“戎狄”的第一线,身为周公的后代,邢国之君“邢侯”无疑是十分尽职的,因此也留下了“邢侯搏戎”的美名。问题是从战略的角度来看,无论是邢国还是卫国,都不可能依靠那些东西向的黄河支流(如漳水、淇水)长期抵御来自北方的入侵。来自西北方向的地缘压力最终还是需要晋国从山西高原内部解决。只是从晋国的角度来看,他们对于解决东、北方向那几个盆地中的戎狄也并没有地理优势。尽管他们最终找到了办法解决这一问题(秦晋争霸时会分析到是什么办法),但在此之前,太行山两侧的地缘优势还是掌握在这些戎狄手中的。
    很不幸的是,邢、卫两国都没有坚持到晋国完成山西高原的整合之时就被迫迁移了。在北方戎狄入侵之下,两个诸候国都陆续败退至了黄河以南,济水以北的河济平原之上。这一次入侵是连续性的,前者的亡国之时是公元前661年,后者则是在公元前659年。而这时的晋国则刚刚完成内部整合不久(曲沃代翼,公元前678年),还未能尽收太行山以西的几个盆地。
    日期:2010-02-1800:55:29
    对于邢、卫两国的亡国,最为紧张的无疑是济水以南的那些国家,因为这两个国家如果失于戎狄,那么黄河和济水被突破也就朝夕可至了。因此我们会看到,齐国联合中原的宋、曹等国前去救援。当然,将戎狄们赶回去是非常困难的,齐国所能做的就是在河济平原上为卫国和邢国筑城,重新建国。为卫国所筑之城名为“楚丘”在今河南滑县东(后卫国多次迁都,但都在河济平原)为邢国所筑之城为“夷仪”在今天山东聊城西南。
    齐国的这一举动可谓一箭双雕。一则在诸侯中建立了威信,为称霸打下了基础;二则让邢、位两国继续在河济平原承担缓冲的作用,为齐国稳固北方防线。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在燕国受到燕山以北的边缘民族进攻时,齐国也同样给予了支援。所不同的是燕国顶住了压力,并最终成为了战国七雄之一。
    日期:2010-02-1801:15:21
    因此在很长一段时期,河北平原的大部分地区实际上已经不为华夏族所控制了。在邢卫两国的故地之上,戎狄们按照自己的规则建立了自己的“国家”。如果按照一般的理解,华夏族与非华夏族之间应该泾渭分明,双方的矛盾才是主要矛盾。但现实永远是复杂的,在以后的中原争霸中,河北平原的戎狄部落们经常被作为诸侯们联合的对象或者说是雇佣军,来对抗其他的诸侯国,这其中就包括退守河济平原的邢、卫两国。在一个诸侯或者说军阀纷争的年代,现实的利益才是第一位的,所谓民族大义往往并不会是第一选择,即使是在上个世纪初我们依然能够看到很多这方面的例子。
    在退守河济平原之后,邢、卫两国实际上都失去了成为一流大国的可能,他们所能做的就是在诸大国之间摇摆,以获得生存空间。公元前635年,在邢国联合戎狄进攻卫国之后,卫国在晋国的支持之下反过来灭掉了邢国。从表面上看,这只是河济平原上的一场争夺生存空间的战争,但实际上,卫、邢两国都只是大国之间争斗的棋子。在不久以后,无论是河北平原还是河济平原,都将成为山西高原(晋国),以及山东丘陵(齐国)直接博弈的地区。
    日期:2010-02-1801:36:27
    关于卫国的情况我们还需要再交待一下。
    在争夺河济(西部)的过程中,卫国无疑是有先发优势的,这一方面是由于王室最早授予它的权力是管理朝歌周边的商族遗民,而河济之间也是商人的重要聚点;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卫国经营的时间较长,可以更早的控制河济平原上的小国。
    这其中典型的例子就是“燕”国。请注意,这个燕国并非我们所熟悉的燕山以南,位列战国七雄的那个“燕国”。而是位于河济平原,卫赵之间的南“燕”国(今延津县东北部)。在大部分时候,南燕国都是卫国坚定的同盟者。我们经常可以在史书中看到有“燕国”随同卫国与其他诸侯国(如郑国),甚至王室作战,这个“燕”指的就是河济平原西南角的“南燕”。而北“燕”在春秋时期,只是孤立的生存在燕山以南,并未参与中原争霸战。之所以造成这种状况,黄河的不稳定性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在战国时期各国开始筑坝以固定黄河的流向之前,希望越过那一大片黄泛区发动进攻,始终是非常困难的。另一个原因则是河北平原中部的戎狄们封堵了燕国南下的道路,这让燕国更象一个化外之国。看看中原那些国家的悲惨命运,燕国生存在这种被遗忘的角落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卫国在几经存灭之后,始终还是在河济平原保留住自己的封国,尽管他们在最后仅仅剩下濮阳一地了,但始终没有灭祀,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更为不可思议的是,在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卫国仍然没有灭祀(只是留个地方保留宗庙罢了)。对于这种结果,一般的解释是卫国独因弱小而存。只是对于政治家来说,尤其是秦始皇那种强势的政治家来说,仅仅因为突发善心就留下了卫国是不可能的。最为合理的解释也许是因为“商鞅”,无论这个来自卫国,又被称为“卫鞅”的贵族在当时所做的改革是否得到理解,但从结果来看,后世之人都会认可是他从技术上使秦国走上了富强之路。因此秦始皇因此而保留卫国的宗庙以示对商鞅的纪念也就情有可缘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