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节

    关于周文王有多少个儿子,相信是没有标准答案的。不过这一次周公的确又找到了一个弟弟来管理“三监故地”也就是商人从前的“王畿”,这个弟弟人称“康叔”。由于那位“殷侯”“自绝于人民”,因此这一次的封建就不需要采取复杂的3+1模式了,康叔所建立的新国家覆盖了“邶”、“卫”、“鄘”三地。鉴于卫地这前属于中心位置,因此这个新国家没有叫“康国”,而是被命名为卫国。
    如果从地缘安全的角度来看,将这样一个不稳定而是非常重要的地区,交给一个诸侯似乎更容易造成尾大不掉的情况。不过周公却没有这样的想法,这是因为尽管周公、康叔,与管、蔡、霍三叔都是周文王的儿子,但与后三则相比,周公和康叔要更显得“根正苗红”,因为他们与武王都是同母所生。当大家父系的血缘不能产生差别时,母系的血缘往往能起到关键性作用。尽管在历史和现实中,同室操戈的事例并不鲜见,但就中国的地缘文化来看,血浓于水还是会确定为一条基本准则的。
    对于失败的三监来说,尽管已经被挤出了政治核心圈,但并不代表一定会就此消失在西周的版图之上。即使对待不同族的敌人,周人都能按照“灭国不灭祀”的原则来执行,那么对待自己的直系亲属,这条标准更没有理由不被执行了。
    日期:2010-02-0423:54:21
    实际上对于三监来说,在朝歌附近的“邶”、“卫”、“鄘”三地并非是他们真正意义上的封国,他们在各自所管理的地区更多的执行的是一种军事管理权。而这三地的殷商贵遗民名义上应该还是为那位“殷侯”所辖的,这种做法也是为了政权能够平稳过渡。就霍、管、蔡三叔来说,他们仍然有自己的封地。
    看过前面内容的朋友,应该会注意到,在晋国部分时,我们曾经在临汾盆地的最北部,与太原盆地的交接处标注过一个“霍国”(现山西霍州)。不用怀疑,这就是霍叔的封国。鉴于他的罪责较轻,在被贬为平民之后,这个位于山西高原,而又地处王朝边缘的国家,被安排由他的儿子接任了。
    而作为罪魁祸首的管叔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如果从地理位置来看,他的封国正位于王朝的中心,具体位置也就在现在的河南省省会郑州。事实上就郑州本身来说,只是一个因为铁路兴建而兴起的新兴城市,但实际上在3600年前商人就已经看中的这个位置。在商人决定将都城迁回河北平原之前,这里曾经是商人的政治中心。如果你现在去仍然能够看到商人用黄土夯制的高大城墙,这应当感谢在随后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中,这里没有建筑新的城市,由于没有“靠山”,在这里筑城的确不符合古典时期的防御需要。
    这个商人旧都所在的区目前被称之为“管城区”(郑州市区内),由于回族居民较多,按照“民族自治”政策,它的全称又被称为“管城回族自治区”,这个“管”就是得名于管叔所受封的“管国”。也就是说,管叔的受封地是商人的旧都,这也足以佐证管叔在周位的政治地位是很高的。只可惜管叔野心让他的封国成为了西周最早消失的封国,不管周公采取了什么方式让这一切变得更加的合理,从政治的角度来看,这种做法无可厚非。
    我们在中国部分的内容里,经常能够看到3000多年前的历史还能够在现实中留下足迹。这很大程度要归功于中国人祖先崇拜的地缘文化,而这一点正是由周人所确立的,周人所确立的那些封国之名不仅在地名、姓氏中得到保留,甚至也影响了后世朝代的命名,在随后的历史当中我们会看到很多这样的例子。当然,商人的贡献也是非常大的,如果中国没有在甲骨文的基础上形成独具特色的象形文字传承,那么中国的历史会模糊很多。
    对于蔡叔来说,他的封国则位于河南南部的上蔡县。就他自己而言,当然是没有资格再享受这块封地了。好在蔡叔的儿子在周公看来是个有德行的人,因此蔡国也被保留了下来。
    关于蔡国,在随后的历史中还会经常涉及到,只是这个蔡国的位置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在〈卫国核心核心区域示意图〉上很容易看到,蔡国的位置就在南阳盆地的东北侧,也就是说一出“方城夏道”,蔡国就会首当其冲。因此在楚人进入中原争霸时,蔡国也就成为了牺牲品。值得蔡国人庆幸的是,尽管楚人以“蛮夷”自居,但对于“灭国不灭祀”的规矩遵守的却不比周人差。因此在楚人的控制下,蔡人得以在迁地复国,而这个新“蔡”国所在地,也就是现在的河南省“新蔡县”。
    日期:2010-02-0500:11:34
    对于“灭国不灭祀”的做法,其实跟上古之人的鬼神文化有关。既然人死之后尚能成为鬼,那么让这些“鬼”成为没人祭祀的孤魂野鬼而纠缠自己死后的魂灵,并不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因此除非你有很大的决心,否则绝人子祀,在上古时代是要承担很大的风险的。当然,后世的中国人逐渐变成了无神论者,灭人九族的事情也就不那么可怕了。而对于满天的神佛的态度,也更多的是希望他们能保佑现实的利益。就像我们求佛祖、耶稣、太上老君、观音菩萨。。。。所保佑的基本都是升官发财、有情人终成眷属、早生贵子之类的。不过咒人断子绝孙仍然是被列为最恶毒的诅咒,这也可以说是一种文化的惯性。
    其实就管、霍、蔡三国而言,管国即使不在西周初年消失,他那居中的地理位置也能难让他的国运长久;而蔡国的位置注定他成为楚国的牺牲品;只是霍国的地理位置应该是更具潜力的,而为什么它最后也成为了一个匆匆过客呢?要解读这一问题,我们还要回到周公身上。对于三监的处理,只是周王朝地缘结构调整的一部分。要使得王朝稳定,卫国的封建只是第一步,接下来周公要做的还有很多,这也是我们明天的分析方向。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