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节

    日期:2010-01-2615:48:29
    西方郑人是肯定不会考虑的,那里仍然是戎人的地盘,秦人在那里征战了多年也没有平定。因此对于郑人来说只有可能向东方迁移了。
    问题是环顾洛邑四周,经过历代周王的分封,已经没有空间了。对于当时的郑国国君——郑桓公来说,他希望找个有战略眼光的人来帮他分析。很幸运,他找到了,这个人被称作“太史伯”,太史是他的官名,职责中的一项就是负责修史。既然一时找不到后时五百载的“神人”,那么找个前知五百年的史官来问问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日期:2010-01-2615:56:06
    一般而言,这个帖子习惯于从大的方面,即族群、地理单元等方面来谈及地缘结构的变化。这一方面可以让大家不用在那些熟悉或者生僻的古人名、古地名中转的头晕;另一方面有利于提升我们的视角,从全局的角度看待历史的兴衰。
    不过对于一些关键性人物,我们还是必须花些笔墨的,而太史伯就是这样一个人。
    日期:2010-01-2616:20:29
    太史伯为郑桓公提出的建议是在“虢——郐”之间建国,虢指的就是东虢,而郐的封地就是后世的“新郑”周围。这一地区地处嵩——箕山的东侧,如果将东迁的郑国建在这里,一可以背靠高山,减少自己的防御面;二可以以王室为依靠,或者缓冲,以使自己全力向中原腹地扩张。
    问题是这种建议在王室权威尚未消失时显然有些超前,毕竟这两个国家是经过正式封建的,特别是“东虢”还是属于王室最为亲信的诸侯国之一。
    因此郑桓公希望将东迁的地点设定在王朝的南部边缘。江汉平原是郑桓公最先想到的,毕竟江汉平原的农业潜力已经体现出来了,而从那些自视为蛮夷的“楚”人身边夺取土地,比从“虢、郐”两国身上下手,要更能占据道德的制高点。
    郑桓公之所以能作这个的构想,主要是缘于汉阳诸姬已经扼守住了江汉平原进入南阳盆地的通道,下一步向江汉平原进一步压缩楚人的空间是顺理成章的事。
    这种向边缘民族要土地的想法在周人看来是非常正常的,可以说周人所封建的诸侯国,都是在征服原有的部落之后再换上姬姓子弟的,很多时候他们甚至连国名也不会换。当然,这一次如果郑人成功了的话,我相信他还是会用“郑”这个名字的。
    日期:2010-01-2616:35:49
    太史伯显然没有郑恒公这么乐观,因为他对楚人的力量已经有了清醒的认识,对于一个作战略转移的国家来说,和这样的强敌对抗显然是不明智的。而在结束这段谈话时,他将秦、晋、齐与楚一并视为王室衰弱之后能够兴起的国家,如果这段谈话不是后人附会的话,太史伯应当是中国最先意识到边缘地区力量的人。
    既然向江汉平原迁移的第一方案已经被太史伯否定了,那么移居南阳盆地则成了郑桓公的第二方案。在此之前,陕北高原上的申人已经领王命在南阳盆地的北部立国,诚如我们之前所说的,这里原先也并非无主地。
    不好意思!有事要下了。晚上早点更新好了
    日期:2010-01-2621:48:48
    让我们回到渭河平原,再去听听太史伯和郑桓公又谈了些什么吧。
    郑桓公的第二方案在历史上被称之为“谢西九州”。“谢”指的是古谢国,地点就在现在的南阳市(古亦称宛城)目前被认为是谢姓的发源地,申国的新封地就在那里。
    至于“九州”的意思,并非完全是后世代指“中国”的意思。周人的制度是2500家为一“州”,而“九”则是一个泛指的大数,在这里可以理解为已经臣服于周人的地区。也就是说郑桓公的第二方案是在南阳盆地西侧的,那些新近征服的土地上立国。
    日期:2010-01-2622:17:37
    不过在太史伯看来,申国西面的那些子民并非那么训服,他很怀疑郑人是否有力量在那里立足。后世中央帝国所常用的“以夷制夷”之法,周人并不陌生,甚至可以说是开创者。当然,根据方位的不同,可以将之改为“以戎制狄”“以夷制狄”等等。
    将勇武而又与周人有亲缘关系的申戎放在南阳盆地,就意味着南阳盆地的情况并没有完全安定下来。如果你希望看到更熟悉的例子,那些被先被放在陇右征战戎人,后又被授权在渭河平原收拾残局的“秦”人可以提供参考。
    日期:2010-01-2622:44:19
    太史伯当然明白郑桓公的顾虑是什么,不过就象后世评书里的那些神机妙算的“军师”一样,他已经为郑人想好了理由。在他看来,王室失于戎人之手是迟早的事,而“东虢”和“郐”两国的国君私心已重,必不会来勤王。而这时候,忠勇护主的郑人就可以代天子以清理门户,以儆效尤。当然,洛阳盆地的东大门不能没有人看守,在这个时候王室将这两个不忠之国的封地分封给东迁的郑国也就在情理之间了。
    最终的结果也正是按照太史伯所预测的那样。在东迁之后的第三年,郑人就借着视查“虎牢”防务的机会,将东虢从地图上抹去。而王室对此则是持默许的态度。对于王室来说,在犬戎之祸中忠通护主郑人(郑桓公甚至为此丢了性命),比之贪生怕死的“东虢”要更可信的多。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