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节
尽管考古研究在中国的起步比较晚,并且盗墓者留给他们的空间已经不大了。但是他们仍然有机会为中国的历史提供些许补充材料。而在运河盆地的西北部,也就是和晋国隔山相望的地区,“倗国”墓地的发现,则为晋国的地缘扩张提供了证据。
这表明,晋国最初的封国领地并没有涉足运城盆地。尽管他们就处在那条分水岭的北面。
需要说明的是,“倗国”并非姬姓的封国,而是殷商遗民,当然,他们在政治上已经归附了周人。周人甚至与其联姻,以加强双方的联系。对于周人来说,这是一种很正常的政治手段。与西方的贵族,为了保持血统的纯正,近亲繁殖不同。周人是严禁同姓通婚的。
周人当初作出这种规定,可能并非出于优生优育的目的,因为理论上异姓的表兄妹结亲所承担的生育风险,并不会低于同姓的堂兄妹结亲。更有可能的是,周人希望通过这种方法迅速扩大他的影响力,并壮大自己的族群。
从结果来看,这种开放性的做法无疑是正确的。
日期:2010-01-1823:58:34
考古学家们还证明了,在倗国的南侧还有一个“董国”。这两个国家分别位于运城盆地东北部的绛县——闻喜境内。而汉朝所认定的“曲沃”恰恰就在这一地区。
由此看来,似乎那个“谋反”的小宗曲沃似乎还应当是在临汾盆地。而不是在史家所认定的运城盆地北部。
其实这并不会是最有可能的选项。因为晋国的大小宗之争持续了60余年,如果双方的基地都在同一片平原,又相隔那么近的话,持久战是很难进行下去的。也就是说双方之间需要有一条明显的地理特征作为分界线,以达成地缘上的平衡。
这条平衡线就是临汾盆地与运城盆地之间的那条分水岭的东段。由于山上的石头是红色的,所以这段山也被称作“绛山”,旁边的县也就被命名为“绛县”了。
现在唯一不能确定的是,晋候给这个未来的对手所封之地,最初是在现在的“曲沃”,还是在绛山以南地区。如果是在前者,则可能性就是这位曲沃恒叔跨越“绛山”,向南征服倗国、董国等小封国,并随后将自己的“封地”搬至运城盆地,以获得独立的发展空间。
如果是后者,则有可能是以晋候为主导,灭掉了倗国等小封国,将势力范围拓展至运河盆地,并封自己的叔父在此以巩固新的国土。而在“曲沃代翼”,小宗代大宗成为晋国的新国君之后,小宗将政治中心搬至现在的曲沃,以标示自己取得了正统的地位。
日期:2010-01-1900:27:39
这两种可能性都存在,其中的共性就是“小宗”的根据地是在运城盆地,我们很容易在〈晋.地缘结构图>上看到今"曲沃"西南部有一个山口可以直通运城盆地,即使是在现在,这仍然是沟通两大盆地的主要交通路线(大运高速)。
根据史书的记载,晋候所犯的最大错误,就是赐封给曲沃的土地竟然比自己的还大,这无疑让小宗的地缘力量得以压过自己,并最终丢失了君位。
实际上,晋候是否真的犯了这种原则性的错误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小宗有这个心,而历史又给了他这个机会。在西周时期,由于有王室的力量约束,各封国只要是经过王室正式策封的,无论大小,还是将主要精力放在精耕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战争的对象也更多的是那些“戎狄”“蛮夷”。
而曲沃恒叔上位时(公元前745年),周王室刚刚东迁不久(公元前770年)。王室已经无力约束各封国了,各大国开始兼并周边的小国,以壮大自己的力量。曲沃恒叔所做的无非是抓住机会,扩张了自己的封地,并最终取得对翼城的大宗压倒性的优势。
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失败者因为已经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因此也无法证明自己是否能够做得更好。不过那位曲沃恒叔的孙子,号称“曲沃武公”的小宗领袖,在将自己的的称号改为“晋武公”后,晋国的确开始崛起,并最终走向称霸的道路。
既然在晋国的这场内乱当中,晋人已经分别在临汾盆地和运城盆地建立了据点,那么他们接下来将两大盆地收入囊中也就没有大的障碍了。
只有当他们向西扩张到黄河,向南扩张在中条山的时候,真正的障碍才会出现。
日期:2010-01-1900:58:35
之所以要花较大篇幅解读晋国的这场内乱,主要是因为晋国的地缘位置,决定了他在春秋历史中占据重要的历史地位。
另一方面,这场内部斗争也开创了春秋无义战的序幕。在此之前,尽管平王东迁,王室衰弱使得已经有小的封国被兼并,并且不时的的政变发生。但象曲沃代翼这样大规模,长达数十年的的以下犯上的举动,是开了历史之先河的(期间光大宗的晋国国君就被杀了五个)。
从此西周王室所建立起来的平衡被打破,血统和出身变成了无关紧要的因素,整个王朝的地缘政治结构面临重新洗牌。无论是当年武王开国时所建的封国(如齐国),还是平王东迁时所封的诸侯(如秦国),能够在春秋之世取得多大的成就,取决于这场乱世开始时你的地缘位置。
下一节我们将观察一下,在春秋初始时,各主要诸侯的卡位情况。看看谁最有可能成为春秋的霸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