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节

    日期:2009-11-1220:45:03
    关于商人是否早在代夏之前就已经有了青铜冶炼的技术优势,亦或夏是否已经进入了青铜时代,不想再做讨论了。目前有关部门夏商周断代工程已经把二里头文化一到四期都纳入了夏的体系,并希望以此而将西方认为的华夏3000多年文明史推进到4000年的范畴,加上又有些“边缘民族”希望在北方青铜文化的所有权上做些文章。因此才说这个问题现在讨论有些敏感。能够独立在中原起源当然是最好的,不过无论结果如何,都无损于华夏5000年文明一脉相承的历史。
    对于不确定的东西,我一般会先声明。就象商族是否率先掌握了青铜技术,亦是用了“可能”的前缀。如果这段让大家感觉不舒服,可以无视。以后整理时也会去除,以免淡化了地缘这条主线。
    由于这个帖子所涵盖的面会很广,而我的出发点又是希望所有人能够看得懂,因此很多时候不会刻意去写些“专业术语”,于某一方面颇有研究者来讲,可能会觉得言之泛泛(如果是写论文或给上头写报告则另当别论了)。不过亦是没有办法的事,希望大家理解。
    日期:2009-11-1222:06:18
    如果说夏以前的历史主要是东西两在族群在互相缠斗的话,那么“夏”的意义就在于建立了中原的地缘中心位置。即从那以后,谁想成为北至燕山,南至长江,西到黄土高原,东到山东丘陵的共主的话,那就必须占据中原,并以此来号令天下。这个“天下”的概念也就是后来“中国”的概念。当然,他的范围也是一直在扩张的。
    中原做为权力中心还造成了另一个后果,就是凡是在此确定政治地位的民族,都不自觉的将自己确立为中心民族,而将四周边缘地区的民族视为低一等的民族。在周以后这一点尤甚,想成为“中国”主人的人甚至还要为自己找一个华夏族的出身。
    对于商族来说,入主中原后当然会受夏的影响,虽还至于被完全同化,却也已经和山东丘陵——黄淮平原——江淮平原的所谓“夷”族发生战争了。虽然他们同被归入“夷”族。
    我们并不应该为此感到奇怪,东西族群只是根据双方所处的位置以及文化所做的划分,并非意味着他们之间就一定是铁板一块,就象炎黄二族也同样发生过冲突一样。
    相对于“禹贡黄河”以南的“夷”族来说(山东丘陵——黄淮、江淮平原)。商族与之的联系会更少,或者说相对于山东丘陵的位置来说,他们更象是边缘部族。这样一个在“原始东夷”中处于边缘位置的部族取得了共主地位,原先臣服于夏的那些东部族群不服也是情有可缘的。同样的事情在3000年以后也发生了,尽管朝鲜半岛上的某些人认为了“满族”同源。但当满族入主中原后,他们却宁愿承认明为中华正朔。这种事情在中国历史上并非孤立,如果一定要解释,用“宁赠外邦,不予家奴”这种心理来解读,可能是最恰当的。
    商征东夷的地缘意义主要在于,商与夏的影响力覆盖范围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当然,黄河以北作为商族的故地,无论“夏”的影响力当年有没有至此,现在都可以被归入同一地缘圈了。至于以渭河平原为代表的黄土高原,从后来的周族的兴起过程来看,已经奉商为共主是确认无疑的了。
    不过正如我们之前所分析的那样,谁占据了中原之地,谁就将成为众矢之的。正如夏要面临商的威协一样,商族也要面临同样的挑战。而这一次的挑战来自于传统优势地区(相对于中原)——黄土高原。而发起挑战的族群就是我们自幼所熟悉的,那些拥有无数天兵天将支持的“周”。
    当然,在《封神演义》里,大商也有很多仙精妖怪支持的。只不过在小说中,无论死活,无论仙妖,都殊途同归的在封神台上封了神。而事实上“周”也的确让东西两在族群真正完成了融合,并以此为基础形成了“华夏”族的概念。
    日期:2009-11-1223:42:56
    “周”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朝代,其在历史中的地位甚至要高于完成大一统的“秦”。后世对他的推崇主要是在文化和制度上的,以至于在汉代时假托周人之手,制定了很多理想化的制度。
    不过在这里,我们所要关心的是周人在地缘上的建树。如果说周以前的夏、商两代的管理形式,更多的只是满足于做名义上的共主,而对地缘文化本身并不会刻意去改变的话(各族群仍可以在自己的领地上保有文化上的独立性)。
    周人显然认为这种粗放式的管理模式并不利于保持王朝的稳定。在寻找新的管理方式时,周人“祖先崇拜”的观念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尽管在东亚大陆,由于各地区的相对独立性以及封闭性。各地区都或多或少存在祖先崇拜的概念。但周人对于祖先的态度,以及对于传承血嗣的态度却是无出其右的。这突出表现在周人“多妻”的态度,以及将宗亲“封建”至各地的做法。
    这种做法的结果就是,周人开始从上而下开始改变以往为东部族群所占据地区的文化属性。尽管最终所形成的华夏文明带有东西两大族群共同的文化烙印,但从黄土高原上走下来的“周人”却为这一共有文化打上了西部的标签。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这并没有什么不妥,毕竟历史是由胜利者来书写的。但于我们今日来说,在注意千万不要因此而认定所谓“华夏”文明仅仅来自于黄土高原。这样不仅不能还历史于本来面目,而且会被某些目前仍属于边缘民族的族群所利用。造成这种情况,传统的历史观多少要负上一些责任的。
    关于周的地缘结构问题,要留待下次分析了。历史马上就要进入百家争鸣(争斗?)的春秋战略时期了。我们必须站在周王的角度来审视这些诸候国的形成原因。如此我们才能明晰那些看似纷杂的地缘关系。
    祝大家晚安!(要喂奶,换尿布,所以更新断断续续。请大家见谅)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