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节

    在自我感觉已经摆平了这四大“地缘政治区”以后,越南得以放心开始在他们向湄公河腹地挺进的步伐。政治上的旗号就是建立所谓“印度支那联邦”,当然如果最终能够实现这一目标,这个带有强烈地域歧视色彩的名字是不会使用的。不过法国人当初的这一政治整合,却是实实在在的提供了所谓“法理上的可能性”。
    之所以把目标选在柬埔寨而不是老挝,地缘上的原因是湄公河腹地的那些平原,对越南人的吸引力要远大于老挝的那些山地。即使从军事征服的角度来看,柬埔寨的那些低地也没有足够的天然屏障来抵御越南的军事压力。相比之下在老挝的那些山地中进行军事行动,困难可能是成倍的。尽管后者的人口要远低于前者(看看阿富汗的例子就知道了)
    日期:2009-10-0422:55:07
    孙子兵法有句话“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越南的“庙算”不可谓不周全,站在它的角度有理由认为当时的胜算很大。柬埔寨与中国的地缘间隔也让他更加有理由相信,中国只能在一边有力使不上。
    不过越南人千算万算还是少算了一点,即你可以利用中俄之间的地缘矛盾以消除这两大威协。那么对于中国来说也同样可以联合其他的“地缘政治区”来平衡俄国威协。事实上这一选择对象是唯一的,就是美国(欧洲已经是美国的小弟了)。
    从意识形态上来说,越南有理由认为中国不可能和美国达成合作。但从地缘的角度上来说,这种合作却是非常有可能的(并且有可能是长久的),毕竟中美双方并没有直接的地缘冲突。其实越南人也应该想得到的,既然拥有同样意识形态的中俄之间会从合作走向反抗,那么没有直接地缘冲突的中美之间为什么就不能合作呢?(即使中美之间有直接地缘冲突,出于平衡的需要,这种合作也是可以发生的。只是变数更多罢了)
    最终的结果是中国结束了长期的孤立主义,中美之间(或说中国与西方之间)开始了一段为期十年的蜜月期。当然从美国的角度来说,这样做也自然有他的政治目的。这块位于欧亚大陆“东边缘地带”的地区始终是它一块心病,军事手段并非只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手段。对于中国这样的大国来说,温水煮青蛙有时候才是最佳的手段。不过美国人低估了中国人的保守性,这使得在1989年以后,美国又花费了很长时间来重新定位中国的地位。
    关于“第三次越南战争”的结果大家已经很清楚了,最终越南不得不放弃它最后的扩张机会。而后经过一段时间的痛苦挣扎后,事大的目标又重新回到了中国。当然中国决不会是简单的成为越南的老大,双方的地缘冲突仍然存在。在解决完这些问题之间,双方仍将进行长期的政治博弈,而在这种博弈当中,其他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地缘政治区”仍是必须优先考虑的因素。
    从越南的这一段经历我们可以看出,意识形态虽然在近百年来的世界历史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它的命运仍然与宗教一样,最终还是要让位于地缘利益(民族与文化实际上是地缘关系的延伸)。也许我们在处理具体事务时更多的是要考虑这些表面因素,但当你需要制定一个事关国家民族命运的战略方向时,是一定要了解什么才是问题的关键的。
    日期:2009-10-0423:45:06
    关于中国和越南之间的那场战争,固然不会如我们平常所听到的那样,只是由于边界上那些山头的归属权发生争议;也不会仅仅是为了防止越南在中南半岛上做大的单一目标,一石数鸟永远政治家所追求的。对于中国来说另一地缘上的目的是关于南海的争夺。尽管中国长期局限于东亚大陆,但并不代表中国会忽视自己的海洋利益。而正如我们所看到的那样,中国最重要的海上生命线就是印度洋——南海航线。而越南则是中国在南海地区最大的竞争者。
    对于这一点,早在“第二次越南战争”(越美)时,中国就已经开始布局。抢在北越取得最终胜利之前夺取“西沙”就是在抢先布局。不过基于当时海上实力的不足,中国并无可能在这场战争结束前继续渗透至南沙地区。因此中国势必将与统一后的越南发生直接冲突,这种基于地缘利益的冲突高丨潮丨就是“第三次越南战争”,而其过程延续至今。
    如果在越南战争之前完成南海的布局,双方日后仍将会发现冲突。不过由于岛礁都在中国手上,基于实力的对比,越南主动与中国发生大规模军事冲突的可能性很小。
    从地缘利益大小上来说,与越南争夺南海的利益要大于防止越南在中南半岛上做大。因为即使越南成立所谓“印支联邦”也不足以对中国造成足够的战略威协。不过这足以加大越南的力量,并最终妨碍中国在南海的利益。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防止越南的坐大,最终还是服务于维护中国在南海的利益这一战略目标的。(试想一下如果缅甸发动对泰国的入侵,中国一定也会居中调解。但并不会直接对缅甸采取军事行动。这就是战略地位高低所造成的)
    关于中越在陆地上的边界并没有战略调整的必要。在中越之间长达二千年的博弈之中,双方对于陆地上的边界已经达成了平衡,那些从云贵高原延伸出来的山地,虽不足以构成成功的防御体系(对越南来说),但亦不失为“天然清晰的地理特征”。那些整体高度可以归类于丘陵的山头,所具有的更多的是战术上的价值。如果在战争当中,对于这些山头的争夺可以成为具体的目标,不过一旦达成战略平衡后,它们的归属所关乎的更多为政治上的因素(包括民族感情等在内)。这有点象中印边境在达成军事平衡后,仍在对一些战术地区做小规模的争夺一样(包括达旺在内)。
    日期:2009-10-0522:35:20
    中南半岛部分写到今天基本就结束了。如果大家觉得还有哪些问题可以提出来讨论的尽可以写出来。
    前面有朋友一直在问蒙古的事。我说过1945年以后,大国对于战略要地的控制一般不再采取直接纳为国土的方式了。因此不会去分析“收复”某朝故土的可能性。不过对于蒙古的地缘位置,始终没有做一个分析,本来准备放在俄国部分的。现在有些时间,加之再往前亦不断有朋友提出,就简单做个分析好了。
    日期:2009-10-0522:54:05
    从地缘的角度看,中、俄同为五大最重要的“地缘政治区”之一,前者为“欧亚大陆东边缘地区”,后者为“欧亚大陆中心地带”。由于双方均属于强势地缘区,因此接触面越长,爆发地缘冲突的机率也就越大。
    事实上无论是对于这五大“地缘政治区”来说,无论是哪两个相邻都会爆发激烈的地缘冲突。这其中只有美国由于孤立于欧亚大陆之外,两面靠洋,才能独善其身。这也就是它能够成为目前世界上唯一“主极”的地缘原因。而其他四个地区由于均位于欧亚大陆,不可避免的会互相牵制,因此在没有相互之间找到解决办法的时候,只能成为美国之下的四个副极。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