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节

    日期:2009-10-0221:26:57
    我们回到越南的话题上来吧。
    越南在得到了北部强邻的安全保证后,可以全力向半岛的南部扩张了。事实上在吞并占城后,越南人并不会就此住手,对于这个形成于红河平原的农耕民族来说,占城的那些山地和小块的平原并不足以满足他们。那片中南半岛最为肥沃的湄公河三角洲才是他们最终的目标。
    尽管高棉人曾经是中南半岛上最早的王国缔造者,不可这个时候他们已经在暹罗(泰国)的重压之下丧失了大片西北部的土地。而已经从北方强邻那里吸收到先进文化的京族人,并不介意从这个已经处在衰弱期的民族手中也分得一杯羹。
    由于湄公河三角洲与红河三角洲同样的地理环境,因此从北方过来的京族人并不会有任何的不适应。由于同属于热带地区,气候上的障碍也不存在。这可以解释越南形成现有的国土时间并不长,但京族人已经占据了总人口的90%。湄公河地区的经济潜力显然不比红河地区要差,甚至要更高。因此西贡成为越南新的中心也是很自然的,不过由于越南的根本在于北部,因此河内还是能够保持他政治中心的地位。事实上无论是出于抵御北方强邻的目的,还是继续吸收华夏文化的需要,红河三角洲仍将保有他的政治地位。当然那个位于中部的“顺化”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他的现实定位只能是一个25万人口的“文化古都”了。
    对于京族人的这种快速扩张同化能力,有的朋友可能会感到惊奇。毕竟中国的黄河、长江流域完成同样的事情,花费的时间要更长。造成这种情况主要是出于纬度的差别,毕竟暖温带地区和亚热带地区的农业习惯有所不同。
    如果要在中国找到类似的例子,我们可以将视线投向四川盆地。当盆地周边的高山被汉族征服以后,同纬度“江汉平原”地区的移民,很容易接受成都平原成为他们新的故乡(比如湖广填四川)
    日期:2009-10-0222:15:26
    在高棉王国(柬埔寨)衰弱以后,中南半岛上已经形成了缅、泰、越三族鼎立的格局。在西面,由于泰缅两族直接接壤,因此双方发生地缘上的冲突再所难免。在这场民族冲突中,缅人似乎稍占上风。最起码泰人要比缅人先进入马来半岛,最后缅人还是依靠武力进入了这一半岛突出部,并将之纳为缅甸本部的一部分。
    不过掸邦高原得以并入缅甸并不是缅甸本部的功劳。这一地区由于地形复杂,对平原地区具有天然的地缘优势。而这些被山地分割的土著民族也更愿意处在一种无政府的状态。无论是西南侧伊诺瓦底江流域的缅人,还是东南湄南河流域的泰人都没有足够的力量收伏这一地区。也许北面的华夏文化有足够的力量融合这些山地民族。不过由于横断山脉的阻隔和气候原因,在整个古典时期结束的时候,华夏文化亦止步于掸邦高原的边缘。
    掸邦及缅甸本部周边的边缘地区(山地高原)基本上是在英国的主导之下合并在一起的,这和英国人在印度的做法是一样的。也许在这一点上这两个国家要感谢英国,毕竟如果没有英国人的介入,它们很难获得政治上的“统一”。如果英国人在二战以后愿意给予缅甸如印度那样的“独立”地位,缅甸其实并不会选择退出“英联邦”。不过并不排除以后这个国家在政治格局出现变化后,出于经济原因会选择重新加入这个带有殖民烙印的联合体。毕竟英国人已经不会对他们造成地缘上的威协了,而美英联盟也希望由此重新介入缅甸事务。不过中国一定会尽力阻止类似事情的发生的。
    日期:2009-10-0222:24:06
    在东面,泰国和越南之间还存在两个缓冲国,即老挝和柬埔寨。在西方殖民者进入中南半岛之前,这两个国家都还在尽力向这两个国家扩张。泰国(那时还叫“暹罗”)已经将老挝变成了自己的属国并将高棉人(柬埔寨)压缩至湄公河下游地区。而越南人也已经从高棉人手中夺取了湄河三角洲,将自己的势力伸入湄公河核心地区。如果没有外部势力的介入,假已时日,这两大势力的火并似乎是不可避免的。
    不过这一切都被外来势力的入侵所打破了。这一次的威协不是来自传统的东亚地区,而是来自遥远的欧亚大陆西侧。而唱主角的正是欧洲的两个欢喜冤家——英国和法国
    日期:2009-10-0222:53:09
    说到英法两国对中南半岛的地缘影响,我们必须要解释一个地理概念,即“印度支那”。
    “印度支那”这个概念,广义上是指印度和中国中间的地区,也就是现在我们所说的“中南半岛”。对于大航海时代以前的欧洲人来说,印度和中国就是亚洲的全部。如果从文化的角度来说,这种看法倒也不无道理,毕竟亚洲的主要文化就是发源于这两个地区的。因此这个与“南亚次大陆”相比看似并无所少地缘劣势的地区,被看做这两大文化区的从属地区倒也符合历史。
    我们知道“印度支那”中的“支那”指的就是中国。关于“支那”的称谓,由于日本人的使用,中国人觉得非常不舒服。以至于在民国时期,国民政府将这一地区的称谓改为“中南半岛”,意思即“中国南部的半岛”。于是这一以中国为中心的地理名称成为华人世界的共识,当然这并不能改变西方人继续称之为“印度支那”。
    日期:2009-10-0223:14:57
    关于“支那”为什么会为中国人所耻用,主要是由于日本人将之做为对中国的称呼。当然如果日本人的这种称谓是出于善意的,并不会引起中国人的反感。
    如果出于正常的情况,日本人并无必要将“中国”的称谓改变为一个基于西方译音而产生的“支那”的称呼(也有说法是基于梵文的读音)。不过日本人最终这样做了,并将“支那”由一个中性词变为一个贬意词,却是有其政治上的目的的。
    我在分析东亚部分时曾经说过,由于华夏族在文化上的强势,使得中央之国以外的边缘民族要想入主中原的话,一般都需要为自己找到一个华夏族的出身,以证明自己亦有统治这块土地的权力。对于深受华夏文化影响的日本来说也不例外。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