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节

    日期:2009-09-2920:35:02
    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文明史当中,南海的海上航线一直是中国与西方进行沟通的重要渠道。由于中国传统的大陆思想,对于这条海上丝绸之路的研究一直不够深入。这几年由于对海权的重视,也相应加大了这方面的研究力度,最近很热的“南海一号”就是其中一例。
    我昨天说了,依古典时期的续航能力来说,航线是需要沿着陆地的边缘前行的。事实上我也是按照这个思路画出了那张《南海古代航线图》。西线为马六甲——马来半岛——越南中部(占城)——海南岛——中国大陆;东线为马六甲——马来西亚——菲律宾——台湾——中国大陆。在这条航线的终点我们可以找到两个重要的港口城市,前者为繁荣于唐朝的“广州”,后者为昌盛在宋朝的“泉州”。这两个在中国古代航海史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城市,从侧面验证了这两条航线在理论上的可形性。
    很多时候大家可能觉得地缘一类的理论研究离我们的现实生活太远,其实并非如此,这种思维的确立一样有可能为现实生活服务。比如你想去南海捞宝的话,如果能先从地缘情况着手,就可以把探宝路线锁定在南海的两侧,而不是把精力放在南海腹地的那些小岛周边。
    日期:2009-09-2921:08:30
    “占城”诚如我们所看到的,在南海航线上占有重要的位置,因此为海洋属性的民族所占据是很自然的(马来族的占人)。当然北面及南面平原上的农耕民族(京族和高棉族)出于地缘上的联系,也必然会对他进行渗透。不过由于地处长山山脉,地形相对复杂,因此占人在当地的优势得以存续千年。
    说到这里,我们需要解读一下包括占人在内的马来族的文化。马来族的主体在远离大陆的海岛上,地缘本身缺乏纵深,因此很难诞生高一级的文明。又由于地处东西方的海上交通要道,马来族又能接触吸收到东西方的文明(在南太平洋上的土著民族就没那么幸运了,比如澳洲的原住民)。
    当然这种完全依靠吸收外来文明而成长的形式,本身就带有不确定性,会随着不同外来文明的影响力变化而不断变化。就地缘位置来说,马来族可以就近接收来自印度和中国两个强势文明的影响。我们知道华夏文明整体都是属于内敛的农耕文明,因此对这些岛民影响不大。
    而印度文明虽然主要发源于西北的印度河平原及北部的恒河平原,主体属于“农耕文明”。但其中南部德干高原的两侧拥有漫长的海岸线,加之亦处于东西方的海上交通要道上,比之中国,更容易通过海洋扩张他们的文化影响力。
    这种影响力使得南洋诸岛——马来半岛——占城上的马来人最初都信仰了与印度人相同的宗教,以婆人门教为主(印度教的前身),间或有佛教等发源于南亚次大陆的宗教。不过这种纯粹的“拿来主义”终是不可靠的。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上的马来人最终又转信了更为强势的“伊斯兰教”,当然地缘上的原因是阿拉伯人及波斯人后来从陆地到海洋,全面控制了东西方的交通要道。菲律宾的马来人最终又变化了一次,这一次他们选择的是基督教中主动渗透能力最强的“天主教”。
    不管怎么样,南洋群岛及马来半岛上的马来族还能够保持他们的民族独立性。但地处中南半岛边缘的“占城”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在京族和高棉族的两面包夹下,他们最终被吸收了华夏先进文化的京族所灭,而那时他们还没来得及转变为穆斯林。
    日期:2009-09-2921:11:04
    古代南海航线图
    日期:2009-09-2921:36:51
    需要说明的是,所谓农耕属性和海洋属性都是相对的,即哪一种文化为主体。这并不代表属于农耕文化的华夏族就不会进行航海活动,最起码郑和就曾经进行过一场举世瞩目的远洋活动。不过诚如大家所看到的,华夏族并没有意愿通过这种远洋活动拓展海外领土。这其中的意义更多是在于向这些“蛮夷”之地宣示中央之国的地缘力量。
    就占城人来说,除却航海上的能力以外,他们所培育出的“占城稻”在农业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也许占城人本身并没有意识到这种早熟的籼稻有多大意义,毕竟在热带地区作物的成熟期较短是很自然的事情。不过这对中国核心区的意义却非常重大,毕竟这让稻田在一年当中出产两季粮食的可能性大为增加。
    日期:2009-09-2921:58:59
    中国在汉朝时曾经对越南进行过一次较深的渗入,这次依靠军事力量所进行的渗透越过了红河流域,将占城地区也纳入了管辖范围。不过在东汉末年,汉族已无力持续在中南半岛上的这块突出部。占城人率先摆脱中国的控制,并建立“占城国”。
    不过这并不代表占城人由此就与中国互不沟通了。事实上北部红河平原上的京族人始终对他们造成巨大的压力。因此在占城人在立国之后,仍然选择向中央之国纳贡称臣,以期得到中国的保护。
    如我们前面所说的,平原上农耕文明能够集中更多的人力资源。因此占城事实上是处于两面受敌的位置,不过南边的高棉人只是在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短暂统治过占城。对于占城人来说,最大的敌人始终上来自北方的京族人,这有纬度上的原因,也有文化上的因素。
    日期:2009-09-2922:13:37
    关于安南对占城的地缘扩张,最早从10世纪就开始了。唐帝国已经被那些来自北方的“胡人”所压跨。此后的古典时期,华夏族在北方所要面临的压力空前强大,仅在明朝前期曾经短暂的消除了这种压力。因此安南的京族得以摆脱华夏文明的束缚,进而也开始向周边扩张。当然,面对北方的华夏民族,安南人还是有自知之明的。所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何况这只骆驼远没要到“瘦死”的地步。向西和向东都有高山和大海的阻隔,因此向南扩张成了必然的选择,最起码长山山脉和海水之间,还是留有一条狭窄的滨海平原做为通道。这种地缘上的扩张首先要跨越的障碍就是“占城”了。
    日期:2009-09-2922:19:53
    安南人在向南扩张的同时,也在向西扩大他的疆土。这并非是由于那块区域有多大的经济利益,更多的是出于地缘的需要,毕竟对于处在红河平原上的京族人来说,这些处在高地上的民族对他们始终是一个威协。当然低地民族在这种纯粹的山地高原上的征服始终是十分困难的,因此这种西扩达到战略的平衡后也就没有再进行下去了。对于安南人来说,向南渗透始终是主要的方向。
    日期:2009-09-2922:37:15
    我在《越南历史地形图》上标出了越南的三个重要城市,即河内——顺化——西贡(胡志明市)。长期以来,安南的主要势力集中在红河平原周边。占城人最早也曾经向北跨越那条自然的山脉分割线,向北部的平原略加渗透。其渗透的主要区域就在“顺化”周边。不过对于立志向南扩张的安南人来说,顺化是首先要收伏的地区,迫于安南的压力,占城人在17世纪初将顺化及南边的平原地区“送”给了安南,退守到北纬16度的那条地缘平衡线上了。
    不过这并不能满足安南人的胃口,随后安南人的举动更是明白无误的表明了他们的战略意图——他们把首都迁至了“顺化”。我们知道,在东亚地区,由于需要调配全国的资源进行战争,首都往往是选择军事压力最大的边缘地区。安南人的之所以敢于把首都迁到南部边境,是因为他们已经从北部的强邻那里得到了足够的承诺。自明太祖起,中央之国就将安南列为“不征这国”了。这当然是在总结历代华夏文明军事渗入中南半岛的经验教训后得出来的意见。在朱元璋的儿子朱棣(永乐)又做出了一次失败的军事尝试后,中央之国的皇帝们彻底的对直接统治这块“蛮荒之地”失去了兴趣。当然安南人也识时务的实行“事大主义”,用称臣纳贡的形式满足着帝国皇帝们的虚荣心。
    日期:2009-09-2922:57:47
    占城人在交出顺化之后,也仅仅再坚持了不到百年,1697年沦为安南的属国;1720年占城被安南正式吞并。
    在并吞占城之后,安南人并没有停下他们的脚步,相比于占城的多山地形,南部为高棉人所占据的湄公河三角洲才是他们最想得到,也是最适合京族人生存的地区。不过在继续扩张的同时,安南人希望得到一个合适的名份,以显示他在中南半岛上的强大地位。
    鉴于中南半岛上的各个国家,名义上还都臣服于中央之国。因此安南人希望能够从帝国的皇帝那里得到一个新的国名,以从侧面试探帝国对他持续扩张行为的认可度。
    这个时候,历史已经指向1802年的冬天了。帝国当下的统治者为清.嘉庆皇帝,也就是那个“十全老人”乾隆的儿子。安南人最初希望得到的封号是“南越国”。正如朝鲜半岛上的民族一直认为自己是古“东夷”民族的继承人一样,安南人自称“越族”,也一直认为自己是“百越族”硕果仅存的一支。因此他们希望继承秦人“赵佗”在秦亡之后所建立的“南越国”的国名。这一地区不仅包含红河平原,也包含岭南地区(现两广的大部分地区)。
    这种小算盘所隐含的意思当然不能为帝国所容。于是最终的赐名从安南人所希望的“南越”变为了“越南”,简单的顺序变化所隐含的意义就大为不同了。前都代表的全体“百越”民族,后者则表示你只是“百越”民族以南的一个民族。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