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节

    日期:2009-09-2320:17:20
    大家对东亚——东南亚国家的合作前景的看法都很有想法。目前大家基本认可合作是必然的。当然一个和尚有水喝,三个和尚没水河的事是常有的。合作本来就是一件很复杂的事。就如欧盟,搞了那么久一样还是矛盾丛丛。
    这个“共同体”应该怎样搞,是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相信连中日的领导人也没有完全想好。所以会有一个较长的磨合过程。至于到底应该重视哪些细节,亦或从哪一个角度进行这种合作,这个使命并非这个帖子所能承受的。我所能做的只能是分析出这种合作的必然性,及基本的架构。
    其中各方所处的地缘位置及特点。最终的合作模式不会是10+1,也不会是10+3,而应该是10+2+1。之所以形成这种架构是由于东亚和西欧的不同特点。欧洲的地缘特点我们前面已经分析过了,不可能出现一家独大的情况。而东亚恰恰相反,无论是历史和现实,中国都不可能愿意对等处于与东亚其他两国的关系。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日本在崛起之后,最初的打算是想抓住历史的机会取中国而代之。现在这种可能性已经完全没有了,它也清楚的看到假以时日,东亚的格局又将回到历史的轨迹上。因此日本急于在现在实力尚且对等的情况下将模式定下来。只是中国心里跟明镜似的,并不急于确定这种合作的政治模式,反正时间站在中国人一边。
    日期:2009-09-2322:43:28
    关于缅北的战略意义,相信大家已经比较清楚了。说穿了缅北只是一座桥,它的重要性在于可以沟通中印。这一区域如果在印度手上,最多可以保证印度的安全,由于地势的关系,并不会对中国的西南地区造成地面威协。但如果被中国控制,则印度的东北地区,及缅甸本部都将受到极大的威协。这也就是英国人当时软硬兼施,一定要将麦克马洪线划在喜马拉雅山——高黎贡山的分水岭上的原因。有了这两条海拔在4000米以上的山脉做为天然屏障,英国人,包括他的后继者印度和缅甸才会感到安全。
    让我们先全景式的观察一下印度东北部地区的地缘位置。上图
    日期:2009-09-2323:02:02
    之前我在分析中印边境时曾经说过,即使中国占有地缘优势,并在战争中重复1962年的胜利,中国同样无法在藏南立足。印度在经受住第一波攻势后,可以依托东北部地区所积蓄的人力和资源,对进入藏南地区的中国军队进行反攻。
    当然从军事的角度,中国可以从亚东向南攻击,快速通过锡金,占领印度东北地区与恒河平原之间的那个脆弱的连接点(前提是中国通过政治手段使孟加拉保持中立)。这样似乎可以将整个印度东北地区与印度本部分离,并以此为基地与印度长期对抗。
    这个军事上的假设十分诱人,印度东北部地区的这种“亚飞地”状态也似乎表明这并非痴人说梦。但事实上在目前的情况下,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在战争初期,中国需要从内地调集大量的人员和物资才有可能消化印度东北地区,亚东、达旺这两条青藏高原上的通道,很难承担起这个重任。而在印度东北地区已经有上百万人口的情况下,中国军队有可能遇到的麻烦远比在阿克赛钦无人区要多的多,因此中国并无可能在没有稳固后防的情况下和印度本部进行对抗。当然,你也可以想象印度东北部及藏南的那些黄种人的部族会夹道欢迎解放军的到来。进行这种政治上的策反工作正是北京政府所擅长的。不过这毕竟是在一个我们完全不熟悉的环境上,北京方面并不可能象在国共内战时那样,将大部分希望寄托在政治因素上,因此军事上的考虑仍是首选。
    日期:2009-09-2323:11:53
    不过如果中国控制了缅北(不一定是直接划入国土),情况就大不相同了。从云南经密支那进入印度的路线只有数百公里,后勤保障要快速很多。而经过多年的经营,云贵高原有足够的物质、技术和人力资源以应付有可能到来的持久战(如果从青藏高原发起攻击,所有的物资要从内地先行调入)
    当然做上述分析并非认为中印之间一定要再通过一场战争来解决之间的矛盾,更多的是在谈一种战略威慑力。大家都知道“不战而屈人之兵”是上策,战略威慑力就是这“屈人之兵”的力量。
    日期:2009-09-2323:34:05
    由于在英属时期,印度东北地区——缅甸的主体民族,都与印度的主体民族有所不同(黄种人)。应该说印度东北地区的主要民族大都是从中南半岛上通过那条“南方丝绸之路”逐步渗透进去的,因此英国人在边境上获得了战略平衡点后并不能感到完全放心。英国人有理由担心中国通过对缅甸地区的渗透,同化当地的部族,并由此而影响印度东北地区。尽管由于横断山脉的阻隔,中国人长期以来未能对高黎贡山以西地区进行成功的渗透(只在清朝末年在片马地等几个西坡地区做了尝试),但随着科技的发展,穿越横断山脉在工程上已经不是大问题,随着双方交流的增多,中国对缅北的影响势必会加大。
    因此英国人试图在文化上同化缅北的部族,以让中国有力量对缅北进行主动渗透时,发现这一地区的文化已经西化了。至于用什么样的手段同化缅北的部族并不是一个需要讨论的问题,派出那些“上帝的仆人”从精神上控制那些略带原始的部族是西方殖民者不二的法门。因此你会看到,占据缅北地区的“克钦族”会以基督教而不是佛教做为主要信仰。这种渗透甚至已经影响到中国境内与之相近的民族了。
    英国人的我种做法当然不会只为了对抗中国,更多的也是用来牵制缅甸本部。分而治之永远是成本最低的管理手段。
    当然缅人本身亦对中国及周边国家抱有很强的戒意,不过缅人的文化并不比周边的民族高多少(更别说跟华夏比了)。因此英国人的做法并不会成为他们的选择。他们选择了一个更为简单的做法,给这些处在边缘地区的民族换名称。换什么样的名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不能跟周边国家里的兄弟民族取同样的名字。于是中缅边境的汉人变成了“果敢族”;掸邦高原上的泰族变成了“掸族”;而刚才提到的“克钦族”则一直坚称自己是“景颇人”(和他们在中国的兄弟一样)。当然这并不能阻止缅甸叫他们克钦人,并将他们的领地叫做“克钦邦”。
    日期:2009-09-2400:02:04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